-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论史不可势利兼谈郭沫若 -- 丁坎
1.郭这个人,热情洋溢,——我说他得亦如此,失亦如此。不是这样,写不出《女神》、《天狗》,另外,不是这样,也不会如此毁誉参半。——我们的国民性还是比较内敛的,像鲁迅这样文风深沉的,像胡适这样胸有城府的,像梁实秋这样会摆pose的,第一观感上就不像郭吃亏。
郭的性情,语言,——到今天都不是主流。抗战时期,他功名很好,劝周作人,能写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你能南下,换我千百个都值——他和周作人还没啥交情,你再读胡适怎么劝老朋友的,胡适绝不会如此“低到尘埃里去”,不管学术圈混还是政治圈混,如此不矜持的人,那真是少见的。多是收敛自重的人。杨绛在《我们仨》里写到胡乔木,知识分子和高层交往的人,不少;不过大家都是善于曲笔、收敛的人,郭沫若的语言、性情,却容易沦为话柄。一叹。就品格上,梁实秋是绝对比不上郭沫若的。大约只有李敖这样的狠主,才能说出:他先靠胡适,好像有些胆量,后靠张君劢,能讲几句话,然后到了台湾,就乖得不行了。——历史上的彰显和隐形,有时也是无奈的事情。:)
2.(我喜欢把重要的放在后面讲。)你没有注意到历史学家们的遭遇?
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是新史学三家。这三个人,史观都是倾向马列,但尚不能符合“整合”背景的。毛公要改造思想,改造史观,——无此不能改变国民精神,可是这必然也是残酷的事业。这些人首当其冲,压力非同一般。
《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刘潞、崔永华编,自印本)中收了“文革”初范文澜的两封信。“文革”之初,范文澜受到康生和陈伯达的批评后,他在给刘大年的一封信中说:“请你助黎澍同志加强批评。愈过头愈好,不过头,别人会来补的,那就麻烦了。”(224页)同时在另一封给刘大年和黎谢的信中又说“请毫不容情地加上自我批评的文字,愈过头愈好。请你站在敌对者的方面,尽量抨击,不大大抨击,将来自有人出来抨击,那就被动了。这一点务请采纳为幸!”(235页)——范文澜果然是通史者,吴晗可不就是受害于此?唉。吴晗之死,亦陪于政治。毛让彭真处理吴晗一事,彭真若骂上几句,吴晗的命可能也就留住了。这本来就是给彭机会,让彭选择站队,——彭是刘派大将,还很坚定,不肯批吴晗,吴晗就惨了。
范文澜死于1969年。
毛公一向不主张消灭对手肉体的,主张思想教育的。俞平伯(-1990)的“红楼”,马寅初(-1982)的人口政策,梁漱溟(-1988)这些挨批抬杠的,都挺长寿,——我得说一声,既然毛立志改造人精神,那么“历史学家”就是高危行业了。这批左派历史学家,其实是最危险的。那些“资产阶级专家”还可能放松些,——这些人连“落伍”的借口都没有了。
翦伯赞死于1968年。通史者便不会很傻很天真,章伯钧很佩服地说过,“翦伯赞在应对现实政治方面,表现出燮理阴阳的智慧”,“说老翦是个历史学家,那是低估了他!”——说实话,翦伯赞就深度就政治意识而言,肯定高于章。然而翦却死了——“历史专家”那时可是高危区,文学家画家经济学家甚至章这样所谓玩政治的,都没这么危险。翦伯赞之死,好奇的不妨去搜。唉。翦伯赞自杀,倒帮了冯友兰诸人一把。从监禁中被放回家中了,其原因“也许是怕我们也自杀吧”。随即毛泽东委托谢静宜向冯友兰致意,冯友兰赶紧“写了一封信,还作了一首诗,托谢静宜转达。”这首诗说:“善救物者无弃物,善救人者无弃人。若有东风勤着力,朽株也要绿成荫。”周一良也回忆说:“红卫兵把我们身边的剪子、小刀以至剃须保险刀都收缴了去……”
在这样的史观整合中,写过《十批判书》的郭沫若怎会没有压力呢?
郭沫若人到中年,对人物的理解便比较到位了。他在给宗白华的信中说:“孔子这位大天才要说他是政治家,他也有他的‘大同’底主义;要说他是哲学家,他也有他的‘泛神论’底思想;要说他是教育家,他也有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底动态的教育原则;要说他是科学家,他本是个博物学者,数理的通人;要说他是艺术家,他本是精通音乐的;要说他是文学家,便单就他文学上的功绩而言,孔子的存在,便是难推倒的:他删《诗》、《书》,笔削《春秋》,使我国古代文化有系统的存在,我看他这种事业,非是有绝伦的精力,审美的情操,艺术批评的妙腕,那是不能企冀得到的……要说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主’,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的‘罪魁’、‘盗丘’,那是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
《十批判书》中的某些观点:
“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级中的先驱者”,“孔子的立场是顺乎时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奴隶制的回光返照”。
……呵呵。要重塑国民,毛便会尊法批孔。——那郭,就很不妙了。
1958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我跟民主人士辩论过,你们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他们说得不够,往往还要我们加以补充。
1964年6月,毛泽东又说: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我这个人有点偏向,不那么喜欢孔夫子。赞成说他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的观点,不赞成说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因此郭老的《十批判书》崇儒反法,我也不那么赞成。”
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对王洪文和张春桥说:“郭老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
1974年1月25日召开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江青作了发挥:“对郭老,主席是肯定的多,大多数是肯定的,郭老功大于过,郭老对分期,就是奴隶制和封建社会的分期,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他有一本书,《奴隶制时代》。郭老对纣王的翻案、郭老对曹操的翻案,这都是对的,而且最近还立了一个大功,就是考证出李白是碎叶人。碎叶在哪儿呢?就在阿拉木图,就是说,那些地方原来是我们的。郭老的功勋是很大的,这点应该同志们知道。他这个《十批判书》是不对的。”“他对待孔子的态度,同林彪一样。”
1973年5月,毛泽东写了一首五言诗:
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
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8月5日,毛泽东又让江青记录下他的七律《读〈封建论〉赠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首诗挺有名的,郭沫若的处境如何,放在怎样的火上烤,我们今日不妨好好想想。郭沫若求做干校钱钟书,恐也不可得。
范文澜替人出主意,“自污”才能保全。——郭沫若,这位史学大家,不会不知。丁侃兄所说的“自污”可能,确有几分合理之处。
说实话,他也感受到毛这位新法家及其事业的魅力,——恐怕他对毛、对秦始皇的观点后来确和40年代不同。
四人帮都倒了,——1977年他对毛的评价却是:
形象思维第一流,文章经纬冠千秋。
素笺画出新天地,赤县翻成极乐洲。
四匹跳梁潜社鼠,九旬承教认孔丘。
群英继起完遗志,永为生民祛隐忧。
有些事情真的很复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唉,这中间有些隐情——兄台还不知道啊。
🙂九旬承教认孔丘,这个怎么解? 天涯无 字18 2009-06-28 00:46:04
🙂花好文 随性自在 字0 2008-11-06 19:10:22
🙂陈mm有空可不可以说说黎澎这个人? 4 燕庐敕 字308 2008-11-06 18:24:09
🙂有篇有意思的东西,兄台不妨一看。 61 陈郢客 字9329 2008-11-06 2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