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推荐一本川菜的书——《我的川菜生活》 -- nedask

共:💬41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江湖夜雨一尾鱼(上)

江湖夜雨一尾鱼

岁春,初六,有雨。

土青用时,天星斜,

宜出行,顺水而南,吉。

1

人是吃着鱼进化到今天的,在猪牛羊鸡鸭鹅鱼这些最基本肉食中,最早被人类大规模吃掉的,就是鱼。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也吃果实,吃其他人类惹得起的飞禽走兽,但是,吃得最多的,还是鱼。因为,其他动物,在一个较小空间里的种群数量远远没有鱼多,而且,要么能跑,要么能钻洞,要么能飞,要么比人还凶,有可能被吃掉的,反而是人。人类能够从动物世界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灵长,有一条是很根本的,那就是人比其他动物,更懂得怎么样用最少的劳动投入,得到最多的东西,所以,人做生意,动物不做;所以,人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把主要的精力,用来捕鱼,因为,捕鱼肯定比捉兔子容易。

由此想到两个非学术性的假说:一个是人类为什么总是要临水而居,除了为了临近水源,便于饮水、洗涤之外,就是因为水中有鱼,江河湖泊,对于人类,最早就是天然的食品库,至于交通和灌溉,那都是人类穿上衣服以后的事情;二是为什么船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交通工具,很多万年以前,就有了独木舟、树皮船、木筏子,但是,它们的主要用途,不是交通,那时的人类,没有多少地方要去,种群之间的交流很少,而且不旅游,人要上船,为的是捕获更多的鱼。

捕鱼当然要用工具,一是鱼叉,后来发展成了武器(另一种最早的工具——箭,也发展成了武器。)二是网,这是更厉害的东西。如果说武器只是一部分人对付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手段,那么,在网中,就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天网是网,法网是网,情网也是网,现在还有互联网,都是恢恢之网,所有的人都被一网打尽。中国人把人世间最厉害的东西叫做网,可见当时人们就是这样认为,什么东西能捕到更多的鱼,什么东西就最厉害。中国远古的先皇羲,就是因为教人民结网捕鱼,得到了天下的景仰。结绳以记事,结网以捕鱼,我们的祖先在万年以前,把捕鱼放到了与结绳记事同等重要的、这种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

现在的营养学家和健康学家都说,吃动物,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又不如没有腿的。没有腿的,主要就是鱼了。因为,它为人类准备好了无比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各种高营养物质,而且,让人发胖的脂肪,让人血压高、血脂高、该高的不高、不该高的都高的胆固醇还很少。我想,最早进化成人的猴子,肯定是喜欢吃鱼的那一拨,营养丰富,有利于身体强健,才能够在严酷的大自然中与风霜雪雨、猛禽怪兽进行大无畏的进化斗争,也因为营养丰富,有利于大脑发育,才能够在无休止的斗争中胜多败少,最终在这个茫茫的地球上,发出“地球人类终于站起来了”这个伟大的欢呼声。如果不是吃鱼,只吃四条腿的动物,猴到中年,全得上什么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而且没有特效药,猴子能进化成人类吗?这决不是文人的幽默,英国科学家迈克尔.克罗夫的研究,就证明了鱼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早期的进化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0多万年前,人类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贝类残骸,证明了鱼对人类的发展,功莫大焉。“如果不是遇见鱼/我们将会在哪里?”所以,中国古人才会说:“鱼,我所欲也。”才会在珍贵的熊掌和普通的鱼之间感到选择的两难,而不是在熊掌和鸡鸭鹅、或者和猪牛羊之间。况且,鱼是那样的细嫩鲜美,现在,生吃鸡鸭鹅猪牛羊都很少了,生鱼片仍然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美味。中国汉字把鱼和地上的羊子加在一起,就叫鲜,真正是很有见地。

2

日本只是一个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的岛国,现在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古代靠着中国文化、近现代靠着西方文化滋养起来的国家,使很多人都在探究,是什么让这个在千年岁月中默默无闻的海岛民族,在近现代短短二三百年间,异军突起,令世界刮目相看。当然,研究这个问题的著作,汗牛充栋,研究这个问题的角度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人文科学,但是,有一个看法是共同的,那就是日本人特别的聪明,人小脑花子大,狡猾狡猾的。为什么他们那么聪明?上帝不会特别照顾他们,因为上帝是公平的,而且,日本人并不信奉上帝。对于我这个喜欢吃东西的人来说,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吃鱼的民族。在全世界都因为环境问题和海洋资源问题禁止或者限制捕鱼的时候,日本人的船队,仍然在大海上铺天盖地地撒网,为此,全世界不知道和日本扯了多少皮,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大打横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海洋资源,因为,海里有日本人离不开的鱼。一个日本人一生要吃掉多少鱼,可能没有人统计过,只要看看任何一个日本料理馆的主菜单,就会知道,离开鱼,就没有日本料理。据那些搞过脑瓜子研究和调查的专家证明,日本人大脑发育的速度和成熟度,都大大高于西方人,似乎说明了一个结论,日本人在全世界吃鱼第一,大脑发育第一。

看来,吃不吃鱼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猴子能不能变成人,而且,还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生存能力能不能更快提高。吃鱼问题,民族大计,难怪中国古人对食物中的鱼如此重视,可惜,我们这些后人,很少体会到祖先的智慧,体会到那些微言大义中的良苦用心。

3

全天下的生物中,没有任何一种的种类有叫鱼的这样多。江河湖海,溪涧塘潭,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没有谁能说清楚,这个地球上有多少鱼。生命是从水中诞生的,就是进化得如此精美的人,在娘胎里的最初形状,也是一条鱼形。鱼是生命之本,按中国人吃啥补啥的说法,吃鱼,就是固本养元,就是壮大和保护生命的基础。

肉食之中,吃鱼的方法之多,无物可比。从成千上万一条鱼,到几毛几元一条鱼,鱼的贵贱悬殊,犹如人世。古人说:烹鱼之法,见艺之高低;吃鱼之异,见人之奢简。可以说,什么人吃什么鱼,什么性情吃什么鱼。雅人吃鱼,要有文化,有说法,有诗兴,要见景现情。于是古人诗中咏叹过的鱼,就是雅士们的口舌喜好,如鲥鲤鲈鲂,味道是否鲜美,已在其次,为的是要在吃食之间,悠然而生的怀古之思。李后主词中所唱:“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就是这样一种境界。胆子大的人吃鱼,要算是拼死吃河豚,为了一口美味,连性命也豁出去,这种人可以说是美食中的敢死队员了。我曾经吃过一次河豚,第一筷子进嘴,心里说,横了,但是,自己感觉得到拿筷子的手有些发抖。我想过,像我这种胆小怕死的人,如果敌人一定要用河豚来逼我投降,肯定是管用的,像美人计一样管用。还有一些人吃鱼,是为了滋阴壮阳补身子,为了一条小命长些长些再长些,那经常吃的,就该是鲫鱼、鳗鱼、花鲷子了,当然,甲鱼吃得更多,只是甲鱼是否算鱼,我总是有些犹豫,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人是否算人,我也总是很犹豫。

不管吃什么鱼,用什么方法吃,吃鱼的根本之道,就是两句话:食得其时,食得其鲜。一条鱼在它的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是最肥美的,会吃鱼的人,总是在这个时候大吃特吃;不论吃什么样的鱼,根本就是要吃它的鲜味,所以,人们说:死肉活鱼。吃鱼一定要吃个鲜活,活杀现吃,即使是刚死的鱼,也无法与活鱼相比,嘴灵的人,做好的鱼端上来,一搭口,就知道是死鱼还是活鱼。而一些吃得非常挑剔的嘴巴,就是连从江河中捕钓起来、养得过久的鱼也不肯吃,他们说,这样的鱼活气虽然还有,但是魂魄已失,叫失魂鱼。当然,这样的吃法对海鱼是无用的,没几个人听说过现杀大白鲨、鲜烧大带鱼,非活不吃,就只有把渔民饿死。

鱼是一年四季都要吃的,但是,春鱼秋蟹,春江水暖,经过一季寒水的鱼儿,肥嫩鲜美,大地上桃花盛开,正是吃鱼的好时候。有烟波钓徒之称的张志和,在他的《渔歌子》中唱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的鳜鱼,就是现在白话一些的桂鱼。但是,中国人习惯上把这个时候的江河水,叫做桃花水,把这个时候的鱼,叫做桃花鱼。

关于桃花鱼,有一个美丽缠绵的传说,有一个神妙奇异的地方,那是关于王昭君的,那是在即将消失的三峡姊归。

湖北姊归县的香溪,地处巫峡,在长江北岸,这里正是王昭君的故里。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香溪河中就会出现成群的桃花鱼,每一条都通体透明,漂浮在水面,有玉白、乳黄、粉红三色,触手多达200多条,散开后酷似缤纷灿烂的桃花瓣。

相传,当汉元帝决定让昭君远嫁匈奴和番前,恩准她返回故里,探望父母、乡亲。昭君省亲日短,恋恋不舍地别去那天,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昭君登上江中的龙舟,抱起心爱的琵琶,弹起哀婉动人的《别离由》。 此时盛开的桃花犹如她的知音,听到感人处,竟纷纷飘落,有的落在船上,有的落在她身上,昭君不禁黯然泪下,泪水洒落在桃花瓣上,又漂入江中。这些沾满昭君泪水的桃花瓣纷纷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鱼,追随龙舟游动。当哀怨的琵琶声嘎然而止时,船工们也都洒下同情的泪水。有位船工随手摸起一条小鱼献给昭君,昭君含泪赐给它们一个美丽的名字——桃花鱼。

从此,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鱼便在香溪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好像和故乡的亲人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至今香溪的老人们还说:在桃花盛开,明月当空的深夜,有时还能听到古代妇女衣服上金玉饰物的撞击声,难怪杜甫到昭君故里凭吊后,会苍凉地吟咏到“环佩空归月夜魂” 。老人们都说,那是昭君因思念故乡,一缕香魂伴月归来。

很久以来,香溪桃花鱼景,就是三峡的一道奇观,鸡泥桃花鱼,就是湖北的一道名菜。可惜,高峡要出平湖,水淹姊归以后,后人还能不能看到那美丽而且漂浮着千载幽思的桃花鱼景,还能不能吃到那道名传天下的美味,我已不得而知。人类的每一种进步,总是要湮灭一些让我们心动的诗意,不知道活在进步时代的我们,还有没有梦想和能力,把更美丽的诗意创造出来?

其实,香溪的桃花鱼,并不是鱼,而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叫水母,距今已经15亿年的生存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因为形似桃花,所以命名为桃花水母。绝大部分水母都生活在海水里,只有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之中,是极其珍贵的种群。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并定名的有5类,目前仅剩下湖北秭归桃花水母一类,其余已经灭绝。过去,我国许多地方曾发现过桃花水母的踪迹,但大都仅出现一次或存在很短的时间,人们经常用“神出鬼没”来形容它。而惟独秭归鸭子潭、卧牛潭中的桃花水母年年出现,而且数量非常多,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自然奇观”。但是,桃花水母为何能在湖北秭归常年繁衍生息,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自然之谜。

“昭君泪化桃花鱼”,虽然令美景和美食都诗意无穷,但是,食得其时的桃花鱼,说的却不是它。虽然,确有一种是鱼、又叫桃花鱼的,它的身纹红绿相间,人们又叫花式鱼,春暮夏初时最为肥美,体重不过二三两,肉质却非常鲜嫩,是高档宴席中的常菜,“茄汁桃花鱼”就是其中的一道名肴。

4

对于好吃鱼者,踏青入暮,在人面桃花笑春风之后,于江河之滨唤一船家,乘舟于春月之下、春水之上,或钓,或网,得几尾桃花水中的鲜鱼,在船头木板上置一红泥小火炉,有好友二三,有春风拂面,有浆撸咿呀之声,有江山秀翠之色,把酒品鱼,可言诗,可及艳,可笑谈天下,可忆少年轻狂,如此食鱼者,人生几何也。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偻一轻钩。”春风伴舟,临波钓鱼,是雅士、隐士、闲士的逍遥;快意人生,豪气干云的江湖儿女,既在江湖中,自吃江湖鱼,《水浒》里写阮氏兄弟、写浪里白条张顺和兄弟张横,写得笔墨淋漓,直叫人三呼快哉,一生神往。只是我辈既不是能雅可隐的高古之人,又不敢拿把刀在江湖上横来竖去,有幸在春雨之夜食鱼于舟,实在是偷得人生半日闲罢了。既是偷得的好事,就更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珍惜。

因是春夜,天气乍暖还寒,江河上仍是抖抖瑟瑟的凉风,虽说是冷皮不冷骨,但手寒脚凉地偷闲,不免会败了兴致、煞了风景,所以,这时的鱼,不仅要在火红锅热之中,还要一种辣意,把鱼的鲜味彻彻底底地激发出来,川江渝水上船家的做法,大多都正合了此意。泡椒烧鱼、酸菜鱼、辣锅鱼,无论是整鱼、鱼块,还是鱼片,都在辣中见鲜。船家久在水上,需要辛辣火热的东西来驱寒去湿,而江河中的鲜鱼活吃,也需要辣椒姜蒜来压住水腥泥臊,生存的需要与饮食的奥妙天然暗合,这正是烹饪的不二法门。江湖船家因为很少田地,所以少食果蔬,但是在船上,大都有一个很大的泡菜坛子,坛中常有的酸菜是他们一年四季的主要菜品,而坛中几乎永远不缺的泡辣椒、泡姜,即可直接下饭,又是做鱼的最好作料。坛中的盐水,自然是江河中的活水腌泡而成,加上整日随着船在水上摇荡,坛水活气盎然,十分鲜香。另外,干红辣椒、花椒、生姜、大葱这类生香生辣的作料,也是常有的,而长年在船上的人,自然好酒,所以,到了船上,虽无美酒佳酿,但是,醇正干烈的白酒,总是够的。如果遇上吃食讲究一点的船家,还有用鱼在岸上换来蔬菜,这样,一锅辣鱼,几盘小菜,浓烈香辣与清爽恬淡在春夜向着我们的胃口、我们的心胸、我们的恍然之间徐徐而来,即便有人生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三千烦恼,也都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若嫌船家的手艺粗糙大块了些,也可自己动手,船上野炊,自是另一番风味。

钓上的鲜活鱼儿,或青波、或岩鲤、或河鲶、或白甲鱼,如果是黄腊丁、石爬子、水密子,那就更有口福了;其实,只要是野鱼,即使只是平常的鲤鱼、花鲢、草鱼,也一样叫人欢喜。接下来的活路,自然是刮鳞剪腮,去尽肚腹内脏,最要紧的是要把肚腹肉壁上的黑膜扯洗干净,那东西腥臭味重,最坏鱼鲜。若在家中,善烹者当然备有料酒,船上的渔家一般没有那么讲究,但是,现在踏青休闲的人,上了船,啤酒应该是有的,所以,可用啤酒、拍破的姜葱、盐,将鱼码味,若吃整鱼,码味约要20分钟,若吃鱼块、鱼片,有一半的时间就够了。码味是为了去腥,也是让即将烹制的鱼有一个底味,使烹制时的鱼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能入味,又保持鲜嫩。要吃鱼片,则需用蛋清和水淀粉码味挂浆,这样,鱼片不失水嫩,又能保持片形不散,但挂浆宜薄,挂浆时间不能长,这是烫吃鲜鱼片的关键。

鲜鱼码好底味,炉上起锅,锅烫八分、油熟四成,将泡椒节子、鲜泡姜片、蒜片、花椒、大葱段入锅炒香,加汤水、盐烧开。船上吃鱼,没法讲究到汤汁,若在家中,自然是要用肉汤或者更好的鲜汤烹烧汤底,但是,江河之上,只要水质尚好,用江河活水烧鱼,更见其天然趣味,我曾在山中溪边吃鱼,就是用清冽的溪水鲜烧的,味道果然清鲜无比。所谓鱼儿离不开水,就是做鱼,也是原鱼原水最好。遗憾的是,现在江河大多污染得厉害,鱼鲜水也清醇的地方,只怕是要费些时间和脚力,远游到大山之中,才能寻到了。无家中之鲜汤,无山中之秀水,只好在底料炒香后,加一瓢清水罢了。可惜船家没有那分心思,把江河水沉淀过滤至清,用来烧鱼,终日风来雨去劳作的苦人,哪来这份闲人的风雅呢?只是现在那些以船卖鱼的鱼馆子,也是一瓢烧开的自来水了事,真真是对不起那一尾天生的活鱼,活生生叫我这种好吃的人空望无尽的流水。

至于胡椒粉、白糖、料酒这些作料,在船上都显得奢侈,但如果要滋味更香辣,炒料时,还可放入豆瓣、朝天椒,略加一些豆豉,汤中加些酱油,这些东西,常接游客的船上也有。等到料汤滚沸,即可下入码好底味的鱼,只要几分钟,冷落多时的筷子,垂涎已久的口舌,等待良苦的肠胃,就都有了与鱼俱进的用武之地了。以鱼佐酒,以酒敬风月,以风月涤荡心胸,满船皆是鱼香,满座都是兄弟,一盏春夜江上的气死风灯,就这样为你照亮人生中的一夜。此夜何其短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