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奥巴马的学习期 -- 听涛
一.3.2 其它版本
虽然我的性格使我偏爱03版,并以此为基准勾画了我自认为合理的过去十余年里美国经济的脉络,但是,其它各版也自有其形成的内在因素。
07:07版针对的控制对象是07的次贷风波。产生时间可以是04年附近。这个时间是按揭重置率的时间跨度决定的,再晚就无法作出07年的尖峰。这个版本的内生合理性在于,它充分表达了经济运动的无序。03年联储利率到达低点,由此引发衍生品泛滥,而泛滥速度过快,当政策制定者试图制止这种泛滥的时候,规模已经失控。那么,发现问题的无论是不是联储,联储都必然参与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因为此时,问题至少已经部分是联储的了。美国政府在这个方案中的角色更可能是个被胁迫者。这个说法的美妙使得我们可以部分相信美国政府的解释:监管失误,尽管这个失误是04年就出现了。相信美国政府的一个推论是:我们并非完全被饲养。但是,这个版本的不合理之处也显而易见,就是其无法解释2000~2003年衍生品的规模。如果我们承认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认识到衍生品是要‘分散风险’,那么一个显然的推论就是,必须控制其在美国国内的规模。这个推论和2003年之前衍生品没有急剧泛滥(虽然格林斯潘打了广告)的事实吻合。但是,如果2000~2003一直刻意控制衍生品规模,何以2003年衍生品突然泛滥,直到04年才开始注意?
08: 05年初的时候制定。这个版本认为,到2005年初,由于缺乏监管,市场自发地形成按揭重置率在07年出现的尖峰,或是这个尖峰的雏形。所以这个版本最早可以追溯到05年。那么2005年认识到次贷风波不可避免和到2007年年底看到次贷风波出现已经区别不大,因为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的措施都很少了。如果是05年才意识到衍生品的问题,那么当时衍生品规模很可能已经过100万亿。就是比美国GDP高了一个量级,此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已经是严重的失职,无论是对于联储还是政府。所以,这个计划中联储和政府都一定是参与者,并且很可能是制定者。这种说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解释了我们喜闻乐见的假设:资本是邪恶而不负责任的;政府、监管是麻木迟钝的。由此带来的推论是,政策的制定者必然有政府,金融资本更可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里的政府、监管的迟钝在历史上恐怕只有晚清政府可以比拟,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在鸦片战争后200年,发起一场针对美国的‘海洛因战争’。
没有方案:它的制定时间是08年年中。特点是认识到了08年年底的次贷金融衍生品危机的不可避免,从而顺势为之。09年企业债引发的衍生品危机的时间和强度是其控制对象。到这里,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08年年中才制定方案,就是必然的急就章。但是,这也很好解释了美国政府在雷曼倒掉之后表现的惊慌。不过,这时谁可以制定方案?难道真的要去假设数十倍于GDP的衍生品是失误?是在8年前就认识到衍生品是 ‘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基础之上的失误?
从一些信息分析,表明中共已经最晚在06年有意识地利用了衍生品扩张、收缩计划。
一.4. 一个微弱的信号
在对企业债引发顺序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得出了花旗必倒,摩根也悬的结论。但是,花旗的拆分是一个不可索解的信号。如果我们回到2008年,我在股市上的失败,就会认识到,静态而孤立地分析往往是一切合理分析最终失败的根源。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分析花旗的倒闭。
从目的上来说,花旗倒掉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注资,二是催发企业债。注资可以缓解国内不满,更重要的是向境外的经济体迅速注入基础货币。催发企业债则是由于企业债是长期积累而成,很难象次贷一样形成尖峰,这就必须要有外部的强烈作用。如果花旗倒,与花旗有存贷业务的企业会立即发生资金链断裂,更重要的是,花旗手中必然大量持有企业债卷、股票,直接抛售可以立即把相关企业的资本价格打入地狱,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相关企业进行任何商业融资的迷梦。在此分析基础上,花旗并没有必要拆分,甚至不拆分的效果更好,那么现在的行为就非常有趣。
近日,对于欧元区问题的报道和分析有力地说明了花旗拆分的物理意义。也就是说,若欧元先于美国企业债爆发失稳,则花旗传统的信贷业务倒掉的必要性会大大减弱。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关注这样两个现象和数字:第一,CDS赔率,我不知道这个数字的正式名称,但是,它是对赌某个经济单位倒或不倒的衍生品,赔率高则说明资本市场认为其更可能倒掉,否则相反。关注美国、花旗(假设花旗还没有拆分完成,还是一个赔率)、摩根的赔率,如果美国和摩根的赔率都低,花旗高,说明花旗必倒,摩根不倒;若摩根也高,说明整体分析正确性的可能大大增加;若三个都高或是都低,那就邪了门了。第二,关于任何三大的援助报道,三大(至少通用和克莱斯勒)在企业债之初倒掉是必然的,那么原来给的174亿应该很难撑过4、5月份。考虑到企业债爆发不得晚于9月,由此如果美国政府近期给三大一笔钱,足以使得其可以撑到6月之后,则很可能说明欧元会早于6月失稳,由此,花旗的拆分必然进展神速,其传统信贷业务不倒;若是政府的维持费只能维持1、2个月,说明美国政府尚没有完全把握使欧元先期失稳,但是仍在努力;若政府没有给三大维持费,6月之前一定有结果,要么欧元先期失稳,要么花旗传统信贷分部先倒掉。其实,已经给的174亿的维持费透露的信息可能远远超出我的分析能力,就是说,那时美国还没有完全把握使得欧元失稳,这样企业债时间就不好确定,所以才是174亿,先混过一季度再说。关于欧元失稳的广告投放量暂时无法预期,所以,对于信号可能要尤其敏锐。
一.5. 钱归何处
一个无法避免的疑问是:如果08年的金融危机中,人人都赔了,谁赚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抛离这个问题,一如我们必须放弃对自身利益的思考。在这个链接里(科大胡不归:【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二)若为自由故),我们可以看到机会成本的概念。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我们选取4个节点:1992年年底的小石城会晤;2001年911之前;2003年衍生品大规模泛滥开始;3~5年之后。我判断,这几个时间节点有如下特征:92年,经济是真实的;911之前,已经充满了资产泡沫,但还是可以挽救的(至少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通过‘分散风险’,可以不必走到今天);2003年,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3~5年之后,美国还是第一强国,而且还可以维系这个地位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考查2003年至今,除了衍生品泛滥,美国没有作其它可以如此影响综合国力的努力。那么剔除衍生品的泛滥,美国凭什么可以保持其第一强国的地位?这个问题可以演化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在美国工作,每天喝咖啡一个小时,上网一个小时,聊天一个小时,开会一个小时,午饭一个小时,干活三个小时。一共八个小时,得到的收入可以购买中国大陆兄弟姐妹40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不会更少了吧),我们是否希望维持这种生活状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美国以今天的生活方式,能否维持其综合国力的答案。
较高的生产成本、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是温暖而舒适的。几乎没有人有意愿去改变。这样下去就是死路一条。现在的选择是两个,一个是死路一条,一个是凤凰涅盘。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回顾机会成本,就可以看到‘到底是谁赚了’。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提高,凡是在这个提高中获益的,都赚了。能够跟上这个过程的,不说小赚,至少不赔。对抗这个过程的,就要看它是不是美国的对手。‘钱’,在这里实在是比较不重要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你仔细分析他们的观点 实际上是相互呼应的 菠萝水 字67 2009-02-25 20:55:03
🙂扬汤止沸. 一.1 31 听涛 字10102 2009-02-22 15:59:45
🙂送宝 3 兔象 字150 2009-02-22 20:05:08
🙂扬汤止沸. 一.2
🙂谁赚了?谁赔了?赚和赔是时空分离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4 培生 字443 2009-02-22 17:55:40
🙂是啊,很简单的道理。 乖不乖 字18 2009-02-23 12:49:08
🙂过山车 水獭 字68 2009-02-22 18:14:17
🙂只是一个简化的情景假设而已,呵呵 培生 字0 2009-02-22 18: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