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奥巴马的学习期 -- 听涛

共:💬443 🌺11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奥巴马的学习期

原来这张帖子是预计在四月份完成的。因为需要看到政府报告。由于出了些事情,所以上半年可能没有时间写完整的东西了。为了保持整体的逻辑,这个帖子仅仅讨论2009年的问题(可能会有个别语句的跑到2010年去了)。

我已经尽力删除了原文中意识形态的内容,如果还有遗迹,请不要见怪,同时,恳请不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讨论。本贴仅讨论工程问题。

推荐:【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不推荐本帖。因为《经济学读书心得》是在讲述思维过程,本帖在讲述结果。

应乃力(链接出处)河友的建议(乃力:一个小建议),下面整理了本帖的相关内容:

主贴: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一)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1)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2)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三)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四)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五)

相关的讨论:

一. 西西河

首先,我要表示极度的震惊。在最开始处,我建议:‘恳请不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讨论’。迄今为止,在客观上,本帖没有出现姓社还是姓资、左还是右这样的内容。个别的文字当然也有,大胡(链接出处)河友指出:(科大胡不归:民主自由狂想曲),显然,楼主自己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听涛:我是小人)。虽然面对楼主这个小人的搅合,西西河面对这样的一个政经题材,居然可以如此默契地讨论,这说明了西西河虽然只是中华文明大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也足以傲视群魔,至于搞清楚一个小小的金融危机(乃力:也许我们有机会缕出头绪来),只是迟早的事。

二. 重要的补充

在帖子发出不久,陈经(链接出处)河友,和大胡河友就指出了帖子的一些问题:(陈经:两个问题:阴谋论,研究的问题太大,建议慢慢来)、(科大胡不归:30年翻两番需要的增长率是5%而非8%)。陈经河友指出这个帖子本质上是个急就章,以后楼主会注意的。大胡河友指出的数据问题非常重要,类似的回帖还有zouzou(链接出处)河友的(zouzou:大势不清楚,仅对细节说几句)。因为楼主在脱离数字的束缚之后,行文偶尔会出现诗化的倾向。现在连数据都有问题(听涛:抱歉抱歉),请大家务必小心。

三. 阴谋论

在陈经河友上面提到的阴谋论之后,相关的讨论很多:

正方辩友:

股疾(Badass,链接出处)河友的:(Badass:Good post, looking forward);

本嘉(链接出处)河友的:(本嘉明:加多几句本嘉明:我投听涛兄一票本嘉明:总统只是首辅,皇帝另有其人);

底望(链接出处)河友的:(井底望天:老本点名,赶紧报到);

乱翻(链接出处)河友的:(乱翻帖:换个名词也许就接受阴谋论了);

suqier(链接出处)河友的:(suqier:若非巧合...);

反方辩友:

陈经河友的:(陈经:两个问题:阴谋论,研究的问题太大,建议慢慢来);

加东(链接出处)河友的:(加东:“华尔街领袖”假说解释不了布什的8年加东:过份勇敢就是鲁莽,);

散仙(链接出处)河友的:(散仙在飞:郁金香风暴是一场阴谋,还是一场泡沫引发的闹剧...);

murongke(链接出处)河友的:(murongke:好像你文中部分论据不能支撑你的看法);

大胡河友的:(链接出处);

坐岸(链接出处)河友的:(坐岸观潮:俺的关于阴谋论的一点看法)。

总之一句话,纷纷纭纭,好像那塞北的雪,大有炸平庐山之势(外部链接:庐山),多么美的山峦啊,我们还是不要炸平它吧。想炸平庐山的河友,请点击:(【原创】阴谋论简述),其他河友请继续。

为了保卫庐山,楼主定义了阴谋论:(听涛:俺的关于阴谋论的三点看法),并且再次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可能的的观点:(听涛: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听涛:阴谋论是不好的)。

这样,其实大家讨论的就不是阴谋论(人类社会实践能力的绝对化),或者是不可知论(彻底否定人类社会实践能力)。而是人类社会实践能力的限度问题,由此,陈经河友认为:(陈经:一个复杂的系统,无人可以掌控,只能应对);楼主认为:(听涛:人类永远都试图控制复杂系统)。

再次,西西河的河友讨论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能力极限问题。

四. 娱乐调频

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动机,葡萄(链接出处)河友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葡萄:印度商工部长抨击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称印符合WTO规则)。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外部链接,阿三)。虽然这个概念本身很神奇,但是河友仍然进行了认真的探求:夜腌(链接出处)河友的(深夜腌的萝卜丝:印度很多人都这德行,例如中印战争时);葡萄河友的(葡萄:我觉得印度有非常清晰的国家定位);大胡河友的(科大胡不归:我看过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前写的自传),总之,这是个令人陶醉的概念,鲁迅先生就说:(喜欢阿三)。

五. 财

葡萄是个厚道的同学,看到小鬼(PBS(链接出处),链接出处)就心痒难搔,就是很兴奋的样子(链接出处)。这样就出现了又一个新的概念:口袋。楼主也凑热闹:(链接出处听涛:跟庄啊)。有同学(hasecui,链接出处)就不满(链接出处),于是楼主回帖:(听涛:老夫聊发少年狂 (二))。

上面最后的一个链接是关于个人理财的。我们在这里胡说些什么都没关系。但是,假如我们有妻儿,妻儿能不能吃到一口热汤面,那是有关系的。再次推荐大胡河友的:【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不是说《心得》就都对,但是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面对数字,我们是可以思考的。如何思考呢?现在正是一个可以锻练的机会,这样或许20年后就不会,也不用去听别人如何说了。

六. 明天

关于阴谋论的讨论其实很多。这里就还有一个:听涛:开天目。但是这个回帖里楼主夹带了私活。从后来的反应(AItom,链接出处链接出处;jungleford,链接出处链接出处)来看,楼主夹带私活的目的达到了:似乎说明在人民中间已经对历史的某种必然走向开始具备了某种承受能力。这种承受能力会随着事物必然的发展而发展为主动的需求。这样,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写手会大量涌现。楼主不会作出头鸟,但是也会是一名平凡的服务于该目的的写手。快则一年,慢则三年,此类文章必然急速涌现。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奥运和今年的阅兵都是胜利的美酒。但是,路还很长(链接出处链接出处),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最后,楼主抛出了一个没有完成的帖子:

听涛:扬汤止沸. 一.1

听涛:扬汤止沸. 一.2

听涛:扬汤止沸. 二

听涛:扬汤止沸. 后记

这个帖子已经足够长了吧。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五)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四)

对于美国的短期操作,就连中国都有很多人存在模糊概念,更何况一个小小的美国新总统?所以,奥巴马先生需要一个学习期,学习国民经济、学习内政外交、学习军事力量的使用,最关键的,学习服从、服务于华尔街领袖。现在看起来,奥巴马学习的很快,从去年12月‘三大不能破产’到现在敦促三大改革,否则‘将让它们从头做起’。

从现在到花旗破产,三大肯定不可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救助;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以发钞为主而不可能出现真正恢复经济的方案。从花旗破产到企业债结束,时间一定不长,强度很高。此间,欧元区必被强烈注资,乱成一团,欧元区继被俄国用能源凌辱、被中国用利益羞辱之后,又将被美国用金融侮辱,为欧元崩溃奠定坚实基础。从现在到企业债结束,美国不会出台总量在5万亿以上(以08年美元币值为准)的基建方案。如果奥巴马政府保证了这些要点顺利实施,那么这个奥巴马先生的学习就是成功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四)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三)

四. 中国的短期

很遗憾,中国没有在几年前预见到今天的金融局势,也就没有在当时制定中期方案,今天就没有短期方案,而只有短期对策。

四.1. 中国的短期问题

中国的短期问题就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这个问题肯定是政府到08年年底才开始发现的。08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说,08年是本届政府最困难的一年,同年,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在防止过热,到年底才开始踩油门。09年年初,铁道部的报告说要大力修铁路,09年开工新线是5000多公里,09和10年一共是2万。这个说明了铁路建设储备勘探、设计不足。关于农田水利,直到现在只字未提,说明这个方面完全没有准备,现在想往农田水利里面投钱也投不进去。外部需求下滑没有疑问。这样,09年的矛盾就清楚了:产能极度过剩,而政府手里有钱却没有现成的投资方向。在这个背景下,大规模的失业不可避免,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会迅速加剧。

为什么只提铁路和水利?现在看基建的几个重要方面:1,公路。美国现在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是9万公里,07年年底中国是5万的公车里程;2,铁路。美国铁路总计26万公里,一级铁路21万公里,中国在06年初是7.5万,计划到2010年超9万;3,电力。美国06年的装机容量是10.8亿千瓦,中国07年是7亿千瓦;4,水利。这个没有比较意义,因为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第一,中国只能勉强自给自足(2004年净进口最多,总量的2%)。上面这四项的意义是不同的。电力的急迫性很低。因为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大规模城网改造之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城市的中高压都是环网拓扑结构,有的还是双环。欧美现在的典型树形结构无论是容量还是安全性上都没办法比的。现在国内装机容量上的矛盾不突出,尤其是如果面临经济停滞,这个矛盾就更不突出。从近期煤炭价格下滑就可以看出一点苗头。可能电力上的投资更多会关注于结构,比如提高核电、提高高压直流干网的比例、优化负载降低无功,这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高速公路的急迫性可能也较低。因为高速公路的密度中美已经没有质的差别,真正的差别可能是使用。我07年在国内的高速上看到大量低速车辆和超重卡车(从卡车的加速上就可以判断)。这就使得中国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偏低(估计平均能有80公里/小时?),同时,超载使得路面寿命严重缩短。所以,高速公路的问题可能首先是提高社会保有车辆性能、严格高速使用标准的问题。铁路更为紧迫。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中国都必须更多依靠铁路,没有解释的必要。水利也非常紧迫。建国后的农田水利到现在大概50年,客观上改革开放后农田水利的维护可能不是太乐观,现在不作,情况只能越来越糟。所以,基建是修铁路、修水利。

那么为什么只提基建呢?因为基建是真正可以把钱送到低收入人群手里的方法,而且,这些钱在劳动中体现了价值,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这样的问题完全是短期的。还是用铁道部的报告,10年开工的新线就可以达到09年的三倍,用工量当然会迅速攀升。同理,对于农田水利的勘探、设计肯定在大规模展开,至于何时可以大规模开工,估计短则一年,长则两年。所以,如果09年撑过去,中国的问题就会迅速缓解;撑到10年年中,基本就安全了。

四.2. 中国的短期对策

中国的短期有何种对策?很遗憾,现在是想方设法花钱,但是效果可能很有限。同期,也很难指望贸易量迅速攀升。作为常识,这就需要一个外部矛盾来转移。一个可能性非常大的方向是台湾。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美实力在第一岛链的物化体现。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当中国航母舰队成军之日,就是台湾成为美方包袱之时。在当前的中美实力对比之下,台湾应该说出于力量平衡中,但是,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其背景就是中美实力迅速拉近。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很难说会有何种结局。然而,此次危机改变了一切:中方实力,至少‘看起来’突然强大;同期,金融危机的主体在美国,所以,企业债之前,美方很难主动出击,这样,台海天平倒向中方,这是近期台海局势的背景。由于前面看到的,中国很可能在09年需要一个外部矛盾来缓解内部危机,再加之实力对比有了此种操作之可能,那么如果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在09年加剧,台海就会不断取得突破。而如果台海问题没有重大进展,就说明大陆方面社会矛盾(至少在政府方面看来)并不过分严重。我倾向于认为,台海问题很可能在09年、10年上半年获得实质性解决。因为台海问题的突破是转移国内焦点的手段,所以过程必然是拉得稍微长一点,和平统一的协议不会在中国大陆方面经济真正好转之前签署。如果台湾问题在这段时间里没有本质突破,那统一的时间就比较难以确定,甚至可能拖20年。

似乎中方的意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不是的,这是基于实力对比和局势发展的。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现在的台湾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桃子了,等到中国的航母舰队成军,这个桃子就会烂掉。09年,如果中国真的需要台湾问题来缓解社会矛盾,那对美国来说这就是台湾最后的一次交易,可以讲到最好的价钱。虽然是这样,美国政府仍然可能会面临国内的政治压力。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此种压力么?有的。那就是朝鲜。

对于美国来说,台湾是遏制中国的利器,是不沉的航空母舰。如果台海统一,从地缘政治上看,只要和朝鲜建立某种军事政治关系,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这与当年中美建交遏制苏联的原理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作出此种推演:09年中国大陆方面社会矛盾激化,台海不断突破;同期,美国忙于国内短期方案的实施;10年,中国大陆方面经济好转,台海最终解决;同期,美国短期方案结束,开始大规模基建,美朝建交。

除了台湾问题,中方还有没有其它缓解矛盾的手段?不能说没有,比如中日关系、中印关系。但是对于大陆来说,显然台湾最吸引注意力;对于美国来说,还没有必要立即牺牲日本,所以,台湾问题最有可能,中印关系次之,中日关系即使出现矛盾,也是舆论性矛盾(军舰对峙什么的)。

毫无疑问,中方的困难比美方小的多。美方还面临着短期方案之后的中期方案,更是繁复无比(这也是由于中国实力这些年的迅速提升,超出了华尔街领袖几年前的预期)。中方只要挺过09年,就是光明前途(【原创】 微躯敢一言 (关于城市化))。这是因为中国自身实力的提高。

四.3. 朱公镕基

朱镕基是当世在国民经济方面第一人。今天中国的实力可以说完全不出朱公10年前的预料。朱公到底干过一些什么事情?可以说是三件大事:第一,规范中国经济运行体系;第二,加入WTO;第三,基建。

这些年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幅度超过GDP增长,也并未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就是当年朱公规范经济运行体系的效果。这件事使得在财税方面逐步完善,国家可以从经济运行中获得相应的税收;在微观单元上使得权利、义务明晰,规范成本;在市场竞争上,逐步公平国有、非国有企业的先天优势、劣势;最终,使得经济行为的主体可以对经济行为有明确的预期,运行在更稳定的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激发创造能力。

加入WTO在当年被痛斥为卖国,说是二十一条。现在看来,这是打破了中国商品输出的壁垒,从本质上开放了世界市场给中国。需要稍微回顾一下历史。改革之初的一个说法是,中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在2007年,国家统计局说中国13亿人口,7.3亿农民(56%)。就是说城市人口从2亿提高到5.7亿。还没有完,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我们看到农民工一共是2亿,其中进入城市打工的是1.2亿。注意,这2亿人口是7亿农民中最有活力的劳动人口了。所以,如果说改革之初,非农经济覆盖的人口是2亿,那么现在非农经济覆盖的人口大致可以到8亿,翻了两番。同期,非农经济覆盖的人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并未有同样的提高。所以某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奇迹,有奇迹么?没有。‘邑犬群吠,吠所怪也’。犬吠不奇怪,人听到犬吠之后,跟着一起叫,就有点怪了,也是我所不理解的。如果把改革开放30年,非农经济覆盖的人口翻了两番,把这个数据进行对数运算,就会看到8%这个数字,这就是传说中朱公当年提出的中国经济必须保证8%的增长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的来历(此处有误,请看下文回复。人口是翻三番,不是两番,因为改革之初城市就业率低、最有活力的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比例低于今天,有上山下乡的,有参军的,军队人数现在有大幅下降。另外,农民工的2亿,不能直接等同于2亿人口,因为2亿城市人口并没有提供2亿非农劳动力。当然,翻三番的主要原因还是基数。错误的原因下面有解释,谢谢大胡君。),而且,很明显这个8%是要把通涨挤掉的8%。也可以外推,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中国非农经济覆盖人口不可能再次翻番,考虑到现在城市实际失业率较高(50岁内退,不计入失业),8%的刚性增速大概(最多)只有必要再维持10年左右。此后,这种刚性约束就会迅速减弱,表现为劳动成本大幅提升,国内消费快速上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后的推论是令人震惊的:如何保证非农产出的增长有足够的市场?东西生产出来了,卖给谁?朱公的答案是WTO。这些年中国在WTO的掩护下,有效地、稳定地增长非农劳动人口,同时,通过产品输出,打击被输出国实物生产。孙子说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不尽知用兵之利’。当年加入WTO的确使得中国的商品廉价输出,劳动力价格严重扭曲,但是朱公说,‘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加入WTO’。历史自有公论。

东南亚危机给当时的亚洲各国都造成很大压力,中国挺过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作基建。似乎简单的答案,但是在客观上缓解了就业矛盾,提高了可支配收入,给这些年的重工业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毛给中国带来了绝对意义上的安全;邓基于此种安全得以开展经济建设;朱公则给未来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就是道统的传承。我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件事可以与上面的伟业相比,一是制度化规范既得利益集团(是不是叫作政治改革?);二是用藏南的水扩大北中国生存空间。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五)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三)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2)

三.短期方案的分析

上面的这个短期方案,以解决美国中长期国家竞争力下降为出发点(企业和银行系统的竞争力、整体债务比例),综合利用了现存的各种矛盾,利用危机解决危机,同时,借力打力(扰乱其它经济体短期经济秩序),使得自己可以在短期内腾出手来从容操作。不仅如此,在大胆的另一面,细节上小心翼翼,以房屋次贷为先行模型,以期对企业债进行预演。整体看来张弛有节、纲举目张。在推演这个方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巨大的工程满足和审美愉悦。但是,在审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怎么看怎么象出自我的手笔。对此,我也感到很奇怪。所以有必要对此方案进行分析。

三.1. 产生时间

这样一个方案何时产生的?我个人认为最早可能是03年。因为我曾经看到过一张图,表明了私募资金投资的信用衍生物在03年出现了飞速增长。当时没有复印这个图片,所以现在无法给出。很难说03年开始的这个增长是有意的放纵,还是自发开始的过程,因为03年美联储利率到达一个谷值,而这样一个谷值利率会不会导致金融泡沫?今天我们当然说会导致泡沫,那么03年,制定利率的人会不会作出此种判断?请自行判断。另一方面,今天看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数百万亿的量级(300~600万亿),是其GDP(2007年美国GDP是14万亿)的20~40倍。这样大的数额,本质是对赌性质的,后果需要由美国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来承担(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客观上已经波及全球)。这样大的市场的形成过程,根本用不着FBI去注意,只要不是有意忽略,美国财政部、联储局都会看到,那么它们有没有能力看到其危险?今天的问题到底是有意放纵,还是忽略?请自行判断。

下面这张图:

点看全图

这张图来自(http://currencywar.blog.hexun.com/8400771_d.html),是宋宏兵引用的关于07年下半年次贷风暴的预期。横轴是月份,从07年一月开始计算。纵轴是次贷重置金额。请注意按揭重置率在07年下半年出现的明显的峰值。注意,这是在07年初写的文章,文章正确预测了07年下半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为什么在07年下半年会产生一个峰值?

我的解释是,现在看到的,在本文前面的短期方案,实际产生于03年附近。当时的方案比现在的发动时间要整体提前一年。就是说,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应该是07年次贷危机直接触发的,原定的企业债问题应该在08年爆发。为什么?因为这样所有操作可以在同一个总统任期内完成。从03年的眼光看,由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布什的竞选连任成功的可能较大。而布什政府和华尔街的合作相对是比较好的。如果04年总统竞选换人了呢?那么至少还有05、06年的磨合期,至少华尔街不至于直接面对一个不懂规矩的菜鸟。为什么这个方案的实施延迟了一年?这就表现了经济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一个被忽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07、08年美国婴儿潮一代到达人生消费高潮,这个刚性的消费扩张舒缓了07年次贷的破坏力,打乱了原来的部署。不知道很久以后相关文档会不会披露当年的决策。

三.2. 结果判断

09年年底,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方案的整体实施结果,由此可以对美国利益主体作出一些有益的判断。在此,我把可能的结果分成三个:最好、折衷和最糟。

最好的结果。最好的结果一定有这样两个特点:花旗、摩根全部倒掉和三大全部倒掉(破产保护就好)。原因前文已述。之所以说这样的结果最好,绝不仅仅因为这个结果附和原定的方案要求,而是其表明了华尔街领袖对局面的整体控制能力。也就是美国总体上仍然服从于金融资本的中长期利益。

折衷的结果。这个结果表现为:企业债问题引爆,但是花旗、摩根没有全部倒掉,三大也没有完全倒掉。似乎有迹象表明最终可能出现此种结果:首先,花旗在拆分,分成一个‘好的银行’和一个‘坏的银行’,那么其储蓄业务和金融投资必然分属这两家,如果只是倒掉其中一部分,那么原定的目的必然无法达到;其次,福特现在的情况好于通用和克莱斯勒,如果福特真的想撑,在没有外部打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能够撑到2010年。如果最终出现此种结局,那么只能说明华尔街现在尚能对局势作出有力控制,但是在很多局部就必须妥协于割据势力。这样的结局对美国并非最好,但是对中国似乎最为有利。因为中国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能与美国摊牌,还需要发展20年。

最糟的结果。最糟的结果一定要表现为企业债问题没有引爆。由此,大量现存的金融衍生品很难冲销,美国债务问题仍是悬河,美国企业竞争力可能在短期被刺激一下,但是很快就会恢复下滑的姿态,一切问题都无法解决。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一些既得利益者手里的美元购买力不会立即大幅(数量级的)缩水,但是这些既得利益者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哪里是安全的?在没有一个针对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美国会不会在几年之内出现分裂?会不会走向军国主义?没有计划就会混乱,一切都不可预知。这样的结局是对所有人都最糟的,但是并非不可能。因为历史上王朝的末期总会表现为失控,同时,历史上还没有永恒的王朝。我们只能希望美国不要这么快失控,至少给中国放个chance,等我们20年。但是希望只能是希望,最终要看事实。

三.3. 华尔街领袖

什么是华尔街?到底有没有华尔街领袖?

华尔街是美国金融资本的灵魂,是唯一可以左右金融资本主体的存在,而银行系统也好,更广义的金融系统也好,最多不过是金融资本的代言人。

到底有没有华尔街领袖?我倾向于认为有。这个领袖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团队,但是一定要有力量对美国金融资本的主体施加绝对影响。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这实际上是一个递进式推理。首先,美国今天的利益主体是其金融资本;第二,美国相对于欧洲的优势,实质是其统一;第三,统一必然要求利益主体的统一(历史上,地方割据就是利益主体的分裂)。所以,必然存在一个可以左右金融资本主体的力量存在,这就是华尔街领袖的真身。领袖维护的是其中长期利益。

什么是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短期利益是竭泽而渔式的。从历史上看,王朝的末期,中央政府虽然也有意愿对国家的中长期利益作出种种努力,但是,地方割据力量、各级既得利益者只顾眼前,最终导致王朝崩溃。美国在过去这些年的行为不能说没有这样的表现,这条路走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中长期利益只能是解决现有矛盾、提高美国整体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前文的短期方案成功实施,那就不仅仅是华尔街领袖的成功,更是美国金融资本主体的成功。驱动该方案的是金融资本,华尔街领袖只是金融资本的物化体现。虽然我更倾向于人民史观而非英雄史观,但是英雄的作用不可完全抹杀。毕竟,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英雄就是推动历史车轮的那只手。具体到现在美国,金融资本就是美国的‘人民’,因为它是美国利益主体;而由于缺乏民主和自由,美国人民的思维能力已经局限于金融资本圈定的河道之内。英雄,就是华尔街领袖。

‘烽烟滚滚唱英雄’,其实不仅仅是人民的英雄,凡是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总会被长久关注,就象今天还有人在研究希特勒。华尔街领袖的真身也令人好奇。这里,我们讨论一下上文短期方案的制定者。这个人的身份很难确定,因为他有可能就是领袖自己,如果是这样,他有可能是某个大家族的掌门人;但是他也可能是一个高级幕僚,得到当前领袖的全力支持,因为这样大的操作,只要领袖的意志出现丝毫动摇都可能全盘失败。显然,这个方案的制定者需要对国民经济(不是当代经济学,更不是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这样的分支)、货币、金融操作的正常运行和非正常反应有深刻理解。过去几十年,最有教益的案件就是《广场协议》以及由此带来的日本金融泡沫泛滥、破裂。于此相比,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就是过家家。所以,方案制定者很可能需要亲身经历过《广场协议》案件,并不一定是签署,而是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过。该协议85年签署,当时方案制定者至少要有25岁,那么现在最少是将近50的人了。另外,我们看到,这个方案的原型很可能比现在提前一年,那么在实施中就经历了一个不断实时调整的过程。说来简单,实际上这个调整过程必然包含了大量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同时不断和主要负责人讨论、协调。是一个很消耗体力、精力的过程。所以,方案制定者的年龄不会太大,估计上限是70。这样,格林斯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另外,这个方案的制定者很可能轻视了婴儿潮消费高峰的出现,这说明此人有经济学的专业背景,但是对经济本质的理解可能不如另一位大家。虽然如此,这个人仍然是当世两位高手之一,他在5年前的方案,我要现在才有能力看清,这就叫‘不可望其项背’。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1)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一)

二. 美国的短期解决方案

局势纷繁复杂,要求苛刻无比,此前又没有先例,怎么办?眼看着美国人民步入水深火热(上面的问题不解决,或不解决大部分,美国就是死路一条)?眼看着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而无动于衷(老大完了,谁还想安生)?只要有一线生机,华尔街的领袖就会带领我们向前进。分两部分,首先看既有的模型和资源,其次看具体操作。

二.1. 既有的知识和资源

二.1.1 先遣图

少剑波同志拿到的那张先遣图中,标示了东北牡丹江300多个捻子点的活动范围和联系方式,是国共双方军特各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信息。美国的那张图只怕更为不易,是其二战后国民经济的大略。先说明一下数据来源:

美国名义GDP: 来自(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TableView.asp?SelectedTable=5&FirstYear=2007&LastYear=2008&Freq=Qtr)这个来源给出的是其名义GDP,就是以美元标价的数值。

小麦价格: 来自(http://www.ers.usda.gov/Data/Wheat/OtherData.aspx ),小麦也是直接以美元标价,就是名义价格。关于小麦价格要说明的是,其交易是跨年度的,比如起始年份是55~56年,这里使用55~56年价格为55年价格。

人口: 来自(http://www.census.gov/popest/archives/1990s/popclockest.txt ),截至到1999年。

金价: 没有找到美国官方记录,所以采用了网上的一个数据(http://www.finfacts.ie/Private/curency/goldmarketprice.htm)。注意在一些年份金价的变化很剧烈,而我使用了12月31日收盘价作为年度价格,请自行判断合理与否。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首先对图的绘制作一下解释。因为各个数据的量级差距非常大,所以进行了标准化。因为我找到的小麦的价格起始自1955年,所以取1955年为标准,其它各年份都是相对1955的数值。举例,若1955年小麦价格为1.2美元,1980年为2.4,则图中1980年相对小麦价格为2。另外,上面有两张图,其实是一个数据源,第一张图纵轴以对数表示,以观察大范围的变化,第二张图纵轴以绝对值表示,以观察变化相对小的后面三项。最后说明一下‘相对硬通GDP’。这个值用名义GDP和金价得来,表明当年GDP以黄金计价时的数值(多少吨黄金)。这个量也以1955年的值作了标准化。

下面分析此图的信息。

第一, 硬通GDP的含义。硬通GDP以黄金衡量,它反应了一个国家一年里有效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什么是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劳动时间乘生产率。比如我工作8小时,喝咖啡聊天1个小时,上网1个小时,开会1个小时,真正干活5个小时,那我一天有效的‘一般劳动’就是5个小时了。而黄金之所以天然是货币,一个原因就是黄金的生产中人类‘一般劳动’含量基本稳定。那么当我们以黄金来衡量一个国家的GDP时,这个值实际上就是“适龄劳动人口×就业率×平均有效劳动时间”。就业率和有效劳动时间的变化都不会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硬通GDP更多地表现为随人口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在中国,叫做‘人多力量大’,实际是经济学的基础,大致类似于牛顿的力学定律。(对这个量的使用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它没有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在1950年,一个工人用2小时生产一辆汽车,2000年只用一小时生产一辆汽车,那么同样的‘硬通GDP’,在2000年就创造了两倍于1950年的物质财富。所以下面不会用这个值来衡量不同时间跨度、不同国家的物质财富创造,而仅用来说明短期价值创造。)

第二, 名义GDP衡增。注意,即使是70年代的大规模滞涨期,名义GDP还是稳步上升,甚至增幅更大。

第三, 几个波动的原因。现在看第二张图,看人口和硬通GDP。1. 从1947年到1959年(越战开始),硬通GDP的增速明显高于人口增速,就是两个主要原因:a. 战后大量军事人员复员,进入正常的经济生活(就业率提高);b. 二战的实践在客观上提供了大量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材,直接提高了原有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对大型项目、大型企业的组织(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段时间的美国获得了确实的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2. 从1960年到70年代初。在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开始出问题(越战),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作了很多努力试图维系该体系(固定金价),但是实际上美元明显超发。这个时候看到的硬通GDP飞升,其实并不是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而是金价被低估了。随后的70年代初硬通GDP迅速滑落就是价格失去管制后金价复位的表现。3. 整个70年代。在这个10年,美国国内问题丛生,从意识形态到越南战场,是一个国民经济大规模下滑的年代。今天一般50岁以上的美国人,如果说到70年代,都是摇头叹息。4. 80年代。现在可以看到,所谓80年代的高速发展,实际上对70年代的弥补,多少有点中国的‘伤痕文学’什么的意思。5. 90年代中期至今。90年代中期,硬通GDP飚升,这是所谓克林顿新经济的时代。现在知道,这个新经济更多的是‘信心经济’,由于对美国、美元的信心,金价被忽悠的持续下跌,所以硬通GDP飞涨。而911后,对美国、美元的信心明显被刺破,表现为金价稳步攀升,硬通GDP下跌。

第四, 小麦价格波动更小而且滞后。小麦作为北美最重要的粮食产品,我使用它作为‘粮食’价格的评估。注意,在历次的危机、通涨中,小麦价格的波幅(最高比最低不到4)远远小于黄金的波幅(最高值比最低值在17以上),而且,似乎有滞后的倾向(我使用55~56年交易价格作为55年价格)。这是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最底层人民的最基本要求。无论是补贴还是其它什么办法,粮食的名义价格永远要尽可能稳定。

所有以上的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但是我们要得出两个非常小的推论,非常小的一步,但是是决定性的。第一,如果剔除黄金价格的‘不理性’波动(比如所谓新经济波动),硬通GDP在短期取决于就业率和平均有效劳动时间,在长期取决于人口;第二,若纸币超发而保持硬通GDP不变,名义GDP可以同步增长。现在的问题是,纸币大规模超发,会引起明显的市场混乱,那么硬通GDP的回复需要多久呢?从75~85的硬通GDP行为来看,这个时间可能需要10年左右,2~3个总统任期。

二.1.2 外部环境

10年左右只是一种算法,另一种是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那就需要20年。但是,这是静态地看待世界,今天美国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

从有利的方面看: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控制更多的资源。70、80年代还有苏联和它作对,就算它可以控制中东的石油,苏联还时不时给它插一杠子。现在至少没有任何国家象前苏联那样公然给美国造成那么多麻烦,这样它的控制成本就大大降低;第二,没有越战的拖累。当年的所谓越战,说是和越南,其实背后有中国、苏联,就是公然支持越南。这给美国在70年代的国民经济下滑带来了挥之不去的梦魇。不仅仅是战场的损失,还有长期战争给国内思想领域带来的混乱。《阿甘正传》里就有相关的叙述。今天美国也有一些冲突要面对,但是无论是伊朗也好、塔利班也好,没有大国公然站在后面。如果美国要停战,至少可能比当年越战轻松一点;第三,似乎有中国的支持。如果和日本在美国国债上的态度比较,中国明显比较倾向于支持美国,尤其要考虑到日本只是一个半独立国家,这样的行为就尤其有趣。在08年的G20上,中国没有附和欧盟,也是在客观上支持美国。最明显的证据在于,08年12月,美国财政部长在北京和中方签约,说两边一共拿出200亿美元给双边贸易提供短期周转。这个钱似乎不多,但是注意这是短期周转,一年总要转上几次才对,那能够提供帮助的就至少是双边实体贸易的10%以上。最起码两边的态度都有了。而中方在过去几个月里大规模低价吸入资源,倒也风平浪静,很难说这是完全偶然的;第四,可以更肆无忌惮地掠夺同类。当年去抢日本的时候,苏联已经明显不行了(85年签署《广场协议》,等到发作其实苏联都倒了)。更早一点,80年代初,它就不敢对日本、欧洲动手,就是还有共同的外部敌人存在。今天就没事,中国的政策是和大家都欢欢喜喜做朋友(其实更令人抓狂)。

从不利的方面看:第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失去了道德的制高点。当年仇视苏联的今天大都该行仇美了,最极端的就是撞楼的那位,也是以前美国自己培养的;第二,货币霸权受到明显挑战。不用多说,就是欧元了;第三,美国自身实体经济空洞化。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那些最优秀的人材更多地去了第三产业,比如金融、律师。原来的工业规模在缩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流失工程技术人员。如果美国要重新回复一个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那些流失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重回工作岗位,也需要熟悉业务,更需要把较优秀的学生更多地导入工程科。

综合看,似乎有利因素更主要。如果我们再次回顾70、80年代的那个巨大的波谷,是不是可以这样想:现在没有了越战的拖累,那么如果必须经历一条70年代那样的大滑坡,可能可以不用下滑10年了吧(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滑了快10年了)?

二.1.3 原理

就像牛顿的力学三定律一样,经济学中也有一些原理。就像汽油机调校点火正时一样,经济生活中也有一些参数偶尔需要调校。在这个链接中:(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5/data/Monthly/H15_FF_O.txt)可以看到美联储从1954年至今的利率。现在,09年年初,利率基本为0,但是这个利率最高到过19%。在6%以上运行的时间没有20年也差不多(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很多事不必太过当真。

那些更有适用性的原理在于其更少的假设。比如‘杀人偿命’相对于‘欠债还钱’就具有更少的假设,也就有更广的适用性。这里需要使用一个信用货币的基本原理,也是常识,就是超量发钞引起贬值。向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体中注入基础货币,经过一段时间,当货币行为回复正常,必然引起可预测的贬值。这里的货币行为包括乘数和流动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联系紧密,但是不完全等同。乘数首先取决与银行系统的放贷。而流动从概念上说,可以完全不影响乘数。比如,现在我们口袋里的现金平均一周花出去,当流动加剧,这些现金可能一天转10次手,这样,基础货币量、M1、M2都不变(乘数不变),仅通过流动就加剧了通涨。可以给出一个链接(http://currencywar.blog.hexun.com/27810209_d.html),这个链接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流动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其中的例子完全不适用于下面的讨论,请自行鉴别(该文举出魏玛共和国的通涨案例,但是该通涨在10个数量级,太大了)。现在的货币乘数大约是10,但是在危机发生时,乘数很可能会先变小,再发大,流动也会表现同样的行为。08年下半年的危机也表明了这个特点。表现为银行惜贷,企业、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乘数和流动的短期模型非常复杂,如果包含在此文中,我就是华尔街领袖之一。但是下面我们看到华尔街领袖可以如何尽量精确地获取未来企业债危机的乘数和流动模型。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2)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坐底沙发

你的章节排序真有趣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2)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1)

二.2. 短期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美联储当前政策的实质就是印钞票。”(http://www.iwep.org.cn/info/content.asp?infoId=3595)所以,如果谁看出来美国就是在印钞票,那就恭喜了,你老兄可以去做社科院政经研究所所长了(我有时候会奇怪,为什么一到政经分析,我们就必须要去听一个什么‘家’的说法?“美联储当前政策的实质就是印钞票。”这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一如吃饭睡觉)。在下面提出的短期方案中(仅为本人猜测),印钞票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如何操作?注入的基础货币中,有多少电子货币,多少纸币?为什么?向何方注入?在何时注入?会引起何种后果?是何种机理?华尔街的领袖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下面以工程推理的方式推演出09年的操作步骤。

首先,明确操作的主体必须在09年完成。因为此次操作必然引起货币环境失稳,在这样的货币环境中,后续的中期方案(见后)无法有效展开。由于只有中期方案才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失业矛盾(中期方案的主体是作基建),在无法开展的前提下,为避免失业矛盾积累而大规模爆发社会动荡,操作必须在09年完成(见前述 一.6. 节,失业人员经济能力的部分)。

其次,维持2008年总结中企业债集中爆发的判断。依据如下:1. 一定数量的企业破产重组是甩掉‘大锅饭’包袱的必然选择(中国也经历过类似阵痛);2. 企业债中的垃圾债部分数额巨大,很难找到除此而外的冲销手段;3. 企业债中垃圾债规模为房屋次贷的4倍,从现有时间看,即使放在一年的时间均匀破掉企业债,强度也是次贷级的,而短期似乎没有立即动手的迹象,那么可操作时间比一年更短,强度更为集中;4. 集中爆发有助于发钞,同时有助于减弱乘数和流动效应带来的时间上的不确定性;5. 集中爆发有助于减弱社会矛盾的积累。(此项操作有助于 一.1、一.3 和 一.4 几个问题,其中,对于 一.4 整体债务作用较小)

第三,大的商行必须倒掉,银行系统需要清洗(整个短期方案中画龙点睛之笔)。大的商行定义为三家: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银行(citi)、摩根(是“JPMORGAN CHASE BK”, 而不是“CHASE BK”)。为什么定义为这三家?就是因为名头响。为什么名头响就要倒掉?为了缓和针对华尔街的不满。请注意,不要把华尔街和银行系统等同,这一如把藏獒和肉狗等同。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人民把藏獒和肉狗等同了,所以,如果花旗倒掉,如果摩根倒掉,那么公众必然的观感就是:华尔街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现在揭示此项操作:花旗必倒,摩根玄乎(倒的可能性大),美国银行必然不倒,其它大大小小的商行自生自灭。下面分析此项操作的必然性。1. 宣泄公众不满;2. 清洗银行系统,消减冗员、轻装上阵;3. 有助于冲销巨额金融衍生品,依靠华尔街领袖的权威,在周密的组织下,把各家的对赌账目中不能短期破掉的部分集中在几个大商行手中,集中破除。有必要进行专门解释:各家银行所谓的对冲操作,实际上是既下注‘次贷不破’,同时下注‘次贷破’,这样就有可能把总量的多数汇总,大家共同冲销,原则是每家都尽量不亏不赚。破掉的金融衍生品在整个几百万亿中毕竟是小头,大头没有破(比如对赌企业债的,不可能所有垃圾企业同时倒掉),这些没有破的显然不是什么安全的东西,冲销的是这些东西的主体部分;4. 有助于控制企业债问题的发动,通过所谓‘资产互换’,可以把一些希望倒掉的垃圾企业与既定的,要倒掉的商行挂钩,当该商行倒掉,那些垃圾企业或由于信贷、或由于资产价格迅速下跌(股票被狂抛),必然大量倒掉;5. 改善基本货币注入对象的分布,仅仅给银行系统注资,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政府为了挽救银行系统导致了通涨’,如果大的商行倒掉,政府可以直接把现金注入储户手中,就导致‘政府为了挽救国民经济,为了保护储户利益而导致了通涨’。必须注意到细节,就是注资的形式,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会直接注入现金,有三个原因,第一,流通中现金必然是基础货币;第二,大规模通涨后现金需求量必然迅速加大,要提前有所准备;第三,个人储户最相信现金。

6. 可以直接打击其它‘稳定’的货币,迅速扰乱其它经济体。我把这个放到最后,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重要,是画龙点睛中的精髓之处,所以单开一段。现在假设有某个美国大型商业银行,这个银行有大量海外存贷业务。现在它突然倒掉,那么原来的外国储户呢?美国政府可以说,我给你每人承担20万的赔付(这个数目要基本保证绝大部分个人储蓄额能够被付出去),然后就在一霎那间给所有这些人美元现钞。对于这些储户来说,美元不能消费,那么只有三个选择:a. 把现金放在家里;b. 存入银行的美元户头;c. 换汇为本币。第一个选择的比例不会太大,那么无论是存入银行还是换汇实际都立即进入了银行系统。从08年次贷金融衍生品危机看,一旦发生规模相仿的衍生品危机,会立即出现美元短缺(08年底甚至出现抛售黄金以求美元的极端情况),那么这些进入银行系统的美元就会在短时间以很快的速度扩散开。接下来,当美元汇率下跌(从此次危机看,美元汇率会先升后降),储户会逐渐把户头的没有兑换的美元换成本币,这实际上就是直接以美元发行了当地的基础货币。对该操作的作用可以有两种估计:a. 美国商行在境内境外业务的比例顶天了也就是一半对一半(后面会看到具体数值),那么原则上说,给美国境内注入1万亿的现金,给境外无非也只能注入1万亿的现金,而境外的现金注入是注入到所有有储蓄业务的国家,那么对于单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注入量就比美国本土小很多,同时,此次美国境内的基础货币发行不仅仅是现金,还有给银行系统的注资,所以,通过此种操作给其它国家带来的问题远远小于美国本土;b. 对于其它经济体,尤其是欧盟,在货币政策上小心翼翼,各成员国在赤字、通涨上谨小慎微,如果突然注入千亿美元量级的基础货币,欧盟肯定晕菜,短期内内部很难协调到一个统一的口径,这样至少可以给美国几个月的时间从容操作。在08年年底的G20上,萨科奇之所以气势汹汹,就因为欧元稳定,如果欧元自己失稳,欧元区内部不吵翻天才怪,自然很难向美国逼宫。更有甚者,这是一方突然发动,另一方晕头涨脑,也会强化攻击效果。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倒掉的这个商行在境外的业务应该主要是当地的本币,那么如何给储户美元呢?抱歉,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是美国政府在承担‘额外’的义务,更何况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它也没有其它什么外汇储备。如果哪位不服,大可拎着西瓜刀去白宫、华尔街血战一场。

第四,大商行如何倒掉。需要回答两个问题,a. 何时?b. 哪家?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倾向于认为应该在企业债爆发之前,因为可以由此诱发企业债,同时增加事件的突然性,强化短期内乘数和流动的收缩效应。对于第二个问题,先看下面的表格:

点看全图

这是美联储08年9月30号(此后的还没发)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我在此列出了前10名和第20名,对于其中4个用灰底标注。这里的表格并不是以规模排名,而是以境内境外资产规模的比例排名。原则上,对于这些商行,似乎可以假设其资产比例和业务比例相仿。现在看到为什么花旗必然要倒掉而美国银行必然不会倒掉(毕竟还要留一个大型商行保证国内运转吧)。下面的这张图片是一个私人的对于大商行的亏损的估计(http://www.fortunechina.com/magazine/content/2008-10/15/content_11358_3.htm )。这个人大致有点类似于宋宏兵,在银行系统内部工作。从这个图片看,花旗、美国和摩根的亏损并没有实质的差异,那么如果我们最终看到其中是花旗倒掉、美国银行活下来,就应该知道真正的原因了。(花旗近期爆出的问题是不是有坏账转入?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如果花旗早已有高于美国银行几倍的坏账,内部员工未必会全然不知。这个链接中的惠特尼,似乎是可以接触到一些数据的。)而预期摩根也很有可能倒掉(可能性比花旗要小),其原因在于它在国外也有比较大的业务量,同时,请注意上图中规模排在20的CHASE银行,它和摩根银行同属摩根集团,这就给资产转移提供了对象。

点看全图

我用2008年9月美国境内总储蓄乘花旗银行在所有商行国内资产的比例(美联储数据,储蓄额使用的是deposit项),得到花旗在美国境内的储蓄额为6000~7000亿。其中的个人储蓄的比例有多少,我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数据。之所以强调个人储蓄,是因为大商行倒掉之后企业储蓄的偿付可能和激化企业债联系,而个人储蓄大致会全额偿付现金。虽然具体数字没有,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肯定,花旗倒掉必然会导致数千亿基础货币直接注入市场(花旗储蓄额6000~7000亿),大致会有同样规模的美元直接注入境外银行体系,而且同样在当事国起到基础货币的作用。等到一段时间以后,货币行为恢复正常,广义货币就会以10倍的规模上涨。这里有两个不确定性:a. 商行储蓄额中个人储蓄的比例以及会如何操作企业储蓄,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华尔街领袖毫无疑问地一清二楚;b. 乘数和流动的波动时间。08年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危机就是企业债衍生品危机的小型化模型。这个模型完全有可能被放大,因为企业债大约是次贷的4倍,并没有量级的差异,若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操作完成,则放大该模型在工程上完全有可能。具体如何放大这个模型,华尔街方面会有相应依据。

第五,方案总结。08年下半年,出现了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危机(暂不判断这次危机是否也是整体方案中的一部分)。这次危机在客观上提供了这样一些素材:a. 金融衍生品大规模破裂导致的资金占用规模和强度;b. 引发机理;c. 资本市场的反应,包括动作和反应时间;d. 重建流动性和稳定市场情绪需要的时间。从08年12月初到现在,道琼斯开始出现企稳的迹象,相比08年10、11月的交易,波动幅度明显缩小,但是尚未出现稳步上升的迹象。说明一方面流动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好转,另一方面,流动资金尚不足够充裕或惊慌尚未减退。估计,当道指明显上升,同时零售物价明显出现上涨势头的时候,就说明货币流动性开始重新建立,而此次注入的资金开始逐渐表达。这个时候应该开始发动企业债,因为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乘数很可能会‘超涨’,使得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存量加大(M2加大),此时再引发企业债,流动性短缺的严重性会被弱化。企业债的引发由以花旗为首的大量商行破产拉开序幕。花旗的破产不会是一个缓慢如三大破产一般的过程,而是迅速倒下。否则必然会导致储蓄流失,大幅减弱相关操作的效果。政府会迅速给境内外的相关储户注入现金(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可以注意政府是否立即拿出足够现金)。同时,这些商行手中的资产,当然包括大量企业股票,会被迅速抛售,同时与这些商行发生业务的企业必然会大规模爆发流动资金短缺,周转不灵。面对资产迅速下跌、流动资金短缺,若当事企业本身即为垃圾,此时不倒更待何时?以三大为代表的大企业倒下后,国会必然会迅速出台针对这些企业的短期救助(是在破产后才有救助),还会出于种种原因把救助范围扩大到所有破产企业。在此激励之下,垃圾企业出现破产狂潮。相关金融衍生品破裂,导致资产市场更大规模的盲目性抛售。此时,流动性极度短缺,政府不得不向银行系统注入货币。再下来,事情会迅速缓解,一如此次。

从此次危机的时间看,由雷曼兄弟在9月15号破产到道琼斯11月底强烈反弹,大致是2、3个月。从此次危机的民间反应看,这样一个时间段对一般群众可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也不至于事情过于急促而没有任何应对意外的余地。所以,下面的企业债的最强段,就是从花旗倒掉到道琼斯开始重新企稳,流动性短缺开始缓解,也应该在2、3个月左右。08年危机到现在(09年1月)余韵未绝,市场的恢复期到底要多长?这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原则上企业债似乎不应该晚于次贷的爆发,否则很可能把问题拖得太晚,导致国内失业人群失去耐心。企业债爆发的最早时间可以由三大判断。布什政府给三大短期贷款174亿(好像主要是给了通用和克莱斯勒),大概3个月是够的,4个月就有点悬。所以企业债不太可能在4月份之前爆发,5月份开始,可能性迅速增大。短则3个月,长则多半年,企业债开始发动。这段时间被用来作前期准备和观察此次危机的恢复过程,半年左右的时间大致也与市场可能的恢复期吻合(基于此前几月的观察,见前)。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三)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奥巴马的学习期 (一)

2008年的年终报告缺乏具体行动的分析。同时,还有小部分概念性错误。在此补足。开文于一月十日,以备后日查询。

一.美国的短期和长期问题

在这里,我将美国的短期和长期问题放到一起,因为个人认为它们有可能被打包解决。而中期问题有其独立的特点。此节所列出的问题是我认为有可能解决或者至少可以极大缓解的。

一.1. 大锅饭下的美国企业

美国的很多大型企业会有这样的问题:从上到下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承担过重的社会负担。看起来和我们改革开放前许多国有企业的问题几乎相同,只不过有些情况可能更严重。比如说,底层干多干少一个样,部分美国企业里由于有工会势力,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需要人工的工作,现在自动化程度提高,原有的工人就富余出来,你不但不可以裁员,而且如果那些工人不想干别的工作,他就可以不干,只不过工资略为减少。再比如,中国原来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经理即使贪污,也要提心吊胆,而美国大型企业的经理年收入可以是一般员工的百倍以上,不但合法,而且这个收入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没什么联系。大型企业负担当地公共性支出,比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并不罕见。

中国的实践证明,大锅饭没有出路。而我们知道中国那些老的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成因在于产权不明。从组织上看,很多时候部里也管你,也问你要钱,地方也可以管你,也可以问你要钱。钱的事情还好说,毕竟国税、地税都要交,但是人事的事情实在没有道理,部里也可以任免、地方也可以任免。而美国的一些企业现在恐怕是没有人管。董事会任免管理层,但是谁来监管董事会?不是所有,但是相当一部分美国的大型企业没有清晰明确的长期战略性规划,宣传材料上的规划过几年一看,什么都没有作。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美国的一些大企业现在也出现这个问题,代表就是三大。本质在于企业的组织涣散了,没有人知道这个企业是谁的。是投资者的?散户只关心短期报表、只看股票价格。大户就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也已经烂透了(下面再看),也都变成了官僚金融机构,怎么可以去监管企业?

与上面的问题相比,大规模的企业负债几乎可以忽略。试想,即使现在奥巴马上台,给三大一千亿,足够它们活上几年,之后呢?三大的老本当年曾经何其雄厚,今天也被挥霍一空。只要不打破大锅饭、不把产权明晰起来,你再注资也只能是苟延残喘。

大国间的贸易,双赢是偶然的,双输是必然的。以中美贸易为例,中国净输出实物,定价非常低,如果以美国零售物价看,绝对冤大头。但是这个输出是产能的输出,在大规模产能净输出的条件下,美国的实业空洞化被加速了。但问题是,一个大国称其为大国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国民经济的独立性。可以弃守纺织业,难道今天汽车业也可以弃守?所以,美国工业企业的大锅饭问题早晚都必须正视,不正视就是灭亡。

一.2. 不可维系的银行系统

曾经的五大投行在过去三年奖金总额是4000亿美元(请注意,这是奖金,他们普通员工的工资如何?有亲友在银行系统工作的,自然知道)。 算一下,全美截至到2008年九月有大型商业银行大约1716家(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lbr/current/default.htm)。我们说,所有这些银行系统,包括商业银行加上投行,在过去的三年中奖金是4万亿,应该是合理的。观察其债务, 现在才一共60万亿,年利能有多少?算平均年利5%,过去三年的利息才10万亿不到(务必注意,所有的金融衍生品本身不产生收益,收益只能从实体债务中来)。注意,1. 这些债务中很多为外国投资者持有,则相应的利息收入不能计入美国银行系统的收入;2. 这里的60万亿是总体债务,其中垃圾债的利率比较高 (房屋次级贷款无非是6%),良性债务的利率远远低于5%(3~3.5%就比较正常),而良性债务的比例占大部分,所以整体债务平均利率一定低于 5%;3. 银行系统可以拿到的是利息的差值,支付存款利率,收入贷款利率,这里没有计入应该支付的存款利率;4. 存款不能全额贷出,要留准备金的;5. 未计入垃圾债务可能产生的损失;6. 这个60万亿是最新的数据,前面还不到这个值。这样七七八八算下来,整个银行系统在过去三年真正的收入应该不到有5万亿。 好,再来看它的支出:1. 如果五大投行过去三年的奖金是4000亿,整个银行系统的奖金真的可以只有4万亿?2. 工资也要发的,而且原则上工资不会低于奖金(银行高层的奖金很可能比工资高,但是总体而言,银行系统的工资一定比奖金高);3. 银行系统的日常运作也要有相应支出(水、电、软件费用);4.过去三年金融衍生品大规模泛滥之后,相当多的机构(比如保险、养老金)也参与了投资(注意,这些金融衍生品自身不创造价值),那么那些机构员工的奖金从哪里来?如果定义它的奖金是‘制度性贪污’,那么仅仅这一项就占到其GDP的10%。所以,现在美国的银行系统也好,金融体系也好,已经不能维系了。

不能维系有两个原因。第一,冗员。说句比较难听的话,现在那些做衍生品业务的职员,那些作风险管理的职员,都是冗员。因为金融衍生品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而所谓的风险管理(是基于各种复杂数学模型的风险管理和评估,不是商业信贷的风险管理),更是无厘头。80年代的美国就没有这些金融风险,当然也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那个时候的美国金融也运行的很好。所以,这些人只是骗钱的工具。第二,监管。今天的美国,金融资本居高,让金融资本监管自己好像有点胡说八道,实则不然。因为物资世界的财富有其极限,参与分配的人越多,每人分到的就越少。在理想情况下,给华尔街领袖们(我也不知道是谁)上缴的税赋是必须的,不必给其它金融从业者上缴额外税赋。现在,就连富尔德(前雷曼兄弟CEO)这样的阿猫阿狗都公然宣称自己‘只拿了3亿’。可见,税(国税、地税、金融税)外加费(金融润滑费)已何等严重(银行体系的奖金就可能达到GDP的10%),美国的14万亿GDP实在不堪重负。所以,对这样的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即使保证金融领袖稳定税源的需要,也是一个关系其自身存亡的问题。

一.3. 巨额金融衍生品坏账

金融衍生品的总体规模在300~600万亿,若美国境内的坏账只有总量的10%(包括三大这样的垃圾企业产生的衍生品),也就是30万亿,也是其GDP(14万亿)的两倍。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反正都是美国银行或者说金融系统的内部账目,抹掉不就好了?话不是这样说的,亲兄弟都要明算帐,这样大规模的坏账,哪里可以轻松去除?直到现在,美国政府对这些坏账都百般遮掩,可见真相会如何丑陋。

在面对如此巨大账面数字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就是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先例的。所谓华尔街的老革命遇到了金融衍生品的新问题。教科书可能很难给出所有答案,但是没关系。原则上说,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内容,凡是二战后新加入的,绝大部分都是华尔街编撰,是人家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由此我想到当年我们高考时候的一个小玩笑。说给各科组织答题小组,政治就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计委、中宣部各派一个工作组组成。这样的一个答题小组答出的卷子,如果和所谓标准答案不同,那谁对呢?无论何种科目,正确的理论都必须来源于正确的实践,面对新问题(金融衍生品),实践居高(华尔街的工程师拿主意,而不是经济学家做主),这是更常见的。

一.4. 美国整体债务

现在美国的整体债务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已经是60万亿。这60万亿也必须作用在其GDP之上。有说法,这些债务很多是其内部债务,是否可以冲销?不行的。即使是内部债务,债务人也必须从自己的有效经济活动的收益中(GDP的一部分)拿出钱来还债。我进行了如下验证:给我的信用卡公司打电话,告诉它们说,我们之间的债务是美国内部债务,我还在美国工作,并且在美国消费,所以它们可以试图免除我一个月的账单。它们回答说,如果我再骚扰它们,就会报警。验证完。本质上来说,是由于过量的金融从业人员要靠这些债务生存,是寄生者。

债务总和利息在一起。现在估算这60万亿的债务,平均利息是2%,年利就是1.2万亿,也接近其GDP的10%。天可怜见,美国的GDP有几个10%?现在仅仅维持债务规模不扩大就要拿出去一个10%,它还活不活了?

美国不可能在币值不变(相对于黄金)的前提下有效清偿所有债务。这个没有任何值得惊讶的,然而,这样的一个债务悬河悬在美国的头顶,就是公然告诉所有投资人,美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隐患。对于今天的美国,吸收外部投资应该是其中长期的一项经济政策。在此基础上,债务悬河必须剔除,若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00%,甚至更低,那么这就会‘看起来’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

一.5. 美元的地位

美国印钞票,中国作产品。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现在美国境外的广义美元发行量大约是8万亿,其中欧洲4万亿。在这8万亿中,净流出的美元就是国外的美元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在外部银行体系中运行,会有自己的乘数,二者相乘得到这8万亿的广义发行量。在输出货币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净输出的基础货币才换回了有效的实物,所以,通过货币输出,美国并没有拿到8万亿的实物。但是它还有另一个手段,就是金融输出。以中国为例,在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其实有0.5万亿的美国国债,还有其它的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另外还有部分其它币种(比如欧元)。美国国债这样的东西,那就是完全的纸(国债)换东西(实物)了,不再有乘数的作用。可以看到,在取得实物净输入上,可以用美元货币,也可以用金融产品,但是必须建立在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的基础上。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于经济走向的把握。需要承认,国际结算货币的信贷成本(直接表现为美联储的利率)必然影响国际贸易。如果可以掌握信贷成本的主动权,自然可以从容制定经济政策。

虽然美元的结算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利益,但是在现阶段我还是真心拥护美元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国际秩序的需要。在现行的国际关系中,大国利益凌驾于小国利益之上、强国利益凌驾于弱国利益之上乃不争之事实,你不让它用美元来掠夺,就是纵容和鼓励它用其它方式掠夺,包括战争。第二,美国在客观上是一个比较自律的国家。从1947年到1995年,金价从35美元变到384美元,以此衡量,美元币值平均年贬值只有5%的样子(但是贬值的具体过程绝对不是均匀的)。之所以到1995年,是因为我倾向于认为当时的金价相对于美元发行量还不算太过低估。

一.6. 美国国内情绪

在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给金融体系的注资资金是7000亿,这是肯定直接注入金融体系的。现在有报道,说其中3500亿被侵吞,因为资金不知去向,银行系统拒绝说明。(这样的银行系统还可以维系么?)而且,布什政府2008年年底放话,要给所有需要资金的金融机构帮助,这个态度稳定市场的目的比较大。与此相对比,年初(是不是09年1月3号?不是记得太清了)给三大的短期周转资金只有174亿。三大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政府对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态度绝对就不一样。如果美国工业企业失业人数持续上升,实际现在就很不少了,那么社会积累的针对银行系统的不满情绪显然会持续高涨。这种对银行系统的不满会很容易被转化为对华尔街领袖的不满,由于美国公民可以合法拥有枪支,所以情况必须有效控制。总统被暗杀,无非是换个首辅;华尔街领袖不安全,那就是要刺杀始皇帝,就有可能收天下之兵铸铜人十二,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2008年11月美国境内非农行业新失业47.6万,12月就到了69.3万。有估计说2009年1月将达到100万。现在看来,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扭转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从2008年秋到2009年秋,新增失业人口可能很难低于5、600万。美国的很多失业人口原则上可以先拿失业保险进行缓冲,同时有的公司也有失业补偿。这个失业保险和失业补偿大致都和当事人的工龄直接相关。(以前福特有过解雇时一次性给予两年工资的例子,但是现在肯定没有了,更常见的是一年工龄给一个月的工资,然后有上限,比如最多给6个月的工资。)在概念上,我们可以估计失业人员在失业的头一年大致可以维持原来的生活支出水平,但是此后很可能就仅能维生,也就是靠失业救济(失业保险的收入是原有收入量级的,失业救济就是维生量级的)。所以,到2009年年底,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家庭数目会开始大幅度增加,到那时,如果政府还没有拿出大规模增加就业人口的具体办法,那就只怕会真的度日如年了。每天都要担心出事。如果我们说有一个时间上的操作窗口,那么这个窗口原则上就是2009年,在本年度,新增的失业人口尚有缓冲余地,华尔街和政府还可以有所动作(折腾),此后,就必须有切实办法把国民经济逐步稳定下来。

一.7. 国际情绪

过去几个月中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系统出现明显震荡。各国资本市场(股市为代表)、贸易环境(汇率和原材料价格为代表)都很不稳定。考查乱源,都在于金融衍生品的大规模偿付。这些金融衍生品都是由美元计价,汇市的动荡也反应了这个基本情况。就是各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变化相对小,但是大都相对美元贬值。这反应了在短期内从实体经济中大量抽调美元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偿付的实质。这个问题各国政府和央行肯定都完全明白了。但是为什么你美国出了事要全球买单?就算有哪一家没有去玩这些金融衍生品,汇率的迅速变化也会造成其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要你美元来结算就是要稳定,哪能这么折腾?欧盟在08年底在G20上逼宫,很大一部分就是说美元计价的金融衍生品不但已经造成币值突变,而且更大的泡沫还没有破灭,就是随时会有再次出现币值失稳的条件,对国际贸易非常不利。从客观上看,欧盟虽然资本市场也出问题,但是第一,这些问题的根源在美国,欧盟可以假装很无辜;第二,它的币值没有那么大规模的变化。所以说欧洲人现在多少有点主动,你美元的币值还有可能大幅度波动,这是你的存量(金融衍生品的大头,企业债还没有破掉)决定了的,而我欧洲客观上没有这个存量,自然也就比较没有币值大幅波动的物质基础。

从历史上看,逼宫一般都是在老大最困难的时候,等到老大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腾出手来了,逼宫就只能退化成妥协。而欧盟逼宫的一个大的资本就是你乱,我不乱。

一.8. 总结

从第6节看到,美国国内的失业状况和现有的失业政策决定了它接下来采取大规模行动的时间窗口只有一年左右,也就是09年年内。

而在这短短一年,它所有的行动必须去努力:1. 尽量减弱‘大锅饭’企业的比例以较长期地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其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2. 尽量有效消除既有的金融衍生品坏账;3. 精简并重组银行系统,消减银行系统的制度性贪污、寄生规模;4. 缩水整体债务;5. 维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地位;6. 缓和国内针对金融业的不满情绪;7. 在美元币值剧烈失稳的时候努力使得其它主要竞争货币(就是欧元了)同期失稳。(华尔街容易么?)

听涛:奥巴马的学习期 (二.1)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老大风格独特,一上来就是炮兵连急促射火力覆盖。嘿嘿,让俺拾个漏坐个板凳

家园 涛兄出手必是精品!谢谢
家园 老兄目光如炬

所见与小本如此暗合!

小本只会开”神仙会”,没有兄台如此强悍的严密论证。

但有些细节(如解决台湾,藏南水源等),小本不尽苟同。

美国制定这个绵密计划的,小本认为是“兄弟连”,是一帮人(至少是个执行委员会)。

且看小小寰宇,如何转动。

敬赠对联一付:

上联: 天下大势

下联: 不过如此

横批: 且喝水去

逐篇敬花。

家园 回复坐家具的

河里要都这样排版,俺这样的学生总结起来就方便了

家园 两个问题:阴谋论,研究的问题太大,建议慢慢来

你收集了很多的数据,这是不错的资料。使用数据,是为了逻辑,对已经发生的事提出解释,对未发生的事作出预测。所以,数据是从属于逻辑推理的。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设想,就是从2003年起,“华尔街领袖”就开始策划这场阴谋,然后现在要让美国大银行例如花旗倒掉,奥巴马要实施“领袖”们的阴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而且人们不容易想到。对于这种推想,就需要非常过硬的证据。

另外,对于美国这场危机,是有通俗解释的。美国人为了化解网络泡沫破灭的影响,就炒上了房地产透支消费,因为靠进口压低通胀,就放松了银根,金融从业人员为了短期利益开发垃圾产品瞎折腾,大企业高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好好搞企业。这个解释非常自然,你提出一个阴谋论,和这个自然解释相比,是不是显得逻辑上不必要?

你提供的这些数据很好,说明了美国问题的严重。但这些数据并不能证明你的阴谋论观察是正确的,这一点是你整套体系的大问题。你这个阴谋论的提出,非常突然,不太自然,象是个外加变量,不是推出来的。也就是说,逻辑根基不稳固。观察逻辑根基稳不稳,一个办法就是看能不能说服人。如果你发现相信阴谋论的人不多,就要想想这个逻辑根基问题了,不能说我是对的,只是你们不相信。

我在两年前写《都等着中国买单》提出上面的通俗解释时,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所以逻辑根基是稳固的,预测了不少东西,后来都验证了,也有很多人直接使用了这类型的解释。而你这个“华尔街领袖”的解释,别人如何使用呢?虽然啥事都可以说是“领袖”的阴谋,也许是自洽的,但就难于堂堂正正说服人。

我认为一个大部头文章的基础就在于稳固的逻辑根基,数据也很重要,但是不如“基本假设”重要。你有很多很好的数据,但要解决这个逻辑根基问题。

另外一个,你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从货币体系根本开始的大问题,里面有很多次级的小问题,牵涉到非常多的数据。也就是说,这需要对整个体系有一个融汇贯通的理解,才能恰当地运用这些数据。我认为在一些小问题上,你有成功的运用,例如说明了美国金融问题很严重,高层们贪得太多,不可持续。但你在整体推理上的运用,我认为还不成熟,可能对整个体系还没有完全的掌握。我肯定也没有掌握,这个实在太难。井底望天的理解程度应该比我们好。

你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就是收集了很多数据,这很厉害。我相信你如果注意了逻辑的稳固性,先从一些小问题开始研究预测,一定会有不少不错的结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阴谋论是不好的

我一直厌恶阴谋论,因为我没有能力定义什么是阴谋。现在网上流行阴谋论,但是没有清晰定义,在搞明白之前,我不会赞同任何阴谋论的讨论。

以本案为例。

首先,我们看看当年朱公争取WTO时的理解,朱公当年有没有认识到进入WTO是打开世界市场的大门?是提供了中国非农经济增长的空间?可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可以打击它国制造业?如果有人认为朱公当年认识到这些,请继续;否则,请跳出。

其次,与此相比,美国金融资本会不会有权威人士?中国制造业都有行业会议,美国金融资本可以没有一、两个有威信的人?那么,如果朱公可以认识到WTO的效果,美国的金融专家会不会认识到:放松信贷、放松监管带来的金融泡沫?会不会认识到此种泡沫破灭时产生的后果?如果有人认为美国金融专家(不是媒体专家)可以认识到此种后果,请继续;否则,请跳出。

第三,会不会有人说,中美这两个案例不能相比,因为一个是阳谋,一个是阴谋?这个说法我无从判断。但是借用陈经河友的帖子,中国是官办经济,那么此种经济由政府总理去理解、影响经济可能比较合理。美国呢?是‘市场经济’,主体是不是金融资本?那么金融资本来理解、影响经济是否合理?认为是的请继续;否则,请跳出。

第四,美国短期方案‘突兀’。这是由于金融资本不是政府,没有必要向人民群众作工作报告。它们也可能会有自己的工作报告,但是我没有听到,大家也可能没有听到,所以‘突兀’。对于我们更经常看到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切都不突兀,因为在政府掌控下很自然。对于美国金融资本,利用利率、监管,使人性的贪婪自发的运作,这个可能也是有点自然的。

我在06年初就看到美国经济、美元在08~09年出事,06、07、08年的主要特征也列出来了。陈君也可以提前看出,如果我们都是菜鸟等级,那么老鸟06年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考虑?会不会更早于此?

数据的意义可能更在于总结经验用于未来,但是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什么。所以,我分析那些数据也是无意义的。

河里还有人公然讨论毛主席呢,我说说华尔街,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吧。

我对09年可能发生的事件前因后果都有说明,时间都卡死了,我们等等吧。

我始终使用数据进行推理,从来不会让数据服从服务于任何预设逻辑,这可能是我们使用数据的一个小小区别?

陈君的:把中国的钱算清楚(一)很好啊,学习到很多。我们之间可能没有根本分歧,只是对人类能力的极限有不同的估计,无所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章,就是图看不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