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总结:泰皇最贵问题的最终版 上 -- 丁坎
[SIZE=3]四 对以上理由的辩驳[/SIZE]
1
三皇结构与三才结构的对应关系是未加证明的,
而同样的 三X 结构者 还有 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为什么说与三皇对应的应该是三一而不是三才呢?
首先,泰皇之泰是泰一之泰,而不是天地人之人。
这是一个简单而无法忽略的事实。
其次,从三才结构出发,人皇最贵难以理解,而从三一结构出发,与三一中最贵的泰一相对应
的泰皇理应最贵,这是最自然的理解。
再次,泰皇这样的泰X结构中,作修饰语的泰义为大,极,概莫例外,在古文献中从来没有一
个泰X的可以解释成人X的用例。
详见 尘埃落定-- 泰皇最贵,泰一也最贵 链接出处
和 九兄,燕兄,嘉木诸友请进 链接出处
2
任先生关于卦名的解释有误,我已经在 大家来猜谜 一帖中指出
同样地,吕思勉先生的说法里,丝毫没有提及三一,可见其视野有限,囿于三才结构而误判,这样
的说法,合理性最终落脚到三皇与三才的对应关系上,而这种关系的不成立已如上所述。
3
任先生最新的说法值得详细分析,他的基本思路是三人行:
司马贞--郑玄--伏生
其具体论证过程问题很多:
3.1 司马贞
任先生说:
读书人基本全都知道,所以他也就不在自己的文章中特意加以说明了。
我们今天读古籍不如古人多,很多人不知道这回事,所以这里就说明一下。首先说说,谁是“
泰皇”。其实谁是“泰皇”,司马贞在注解里说的很清楚,而《史记》的作者也很清楚。
这是需要强调指出的,三皇五帝的说法历来很多,而且从来没有获得过统一。
天皇地皇人皇之说,与具体列举人名的其他三皇之说,从来都是并列的异说,从来没有
一种天皇地皇人皇与具体人名的对应关系得到过公认。
在唐前就如此,怎么会到了司马贞的时代,竟然会有
当时的读书人基本全都知道
这种怪事出现。
而且,司马贞本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
当人皇也,意思就象今天说应该是人皇。这个当字,本身就表明了这是他的推测之辞。
注疏时用当字是非常罕见的,通常都是直截了当的 XX,XX也 句式。
只有注者实在不确定时,才会使用推测之辞-当。
随后,他明确说了,一云....。这里的一云,就是说,另一种说法是.....。
稍微熟悉一点古代注疏家的笔法就知道,
凡是用一云,都是连接与自己前面说法相异的另一种说法,而且是与己见不同的次要说法。
也就是说,司马贞这里的两种说法,泰皇即人皇,与泰皇即太昊,在他自己而言,是没有关系的歧说。
而任先生却赋予这两种说法一种承接关系,说
并用后来尚书大传的说法来证明这种承接关系。这里暂且不论这种承接关系是否成立,要指出
的是,在司马贞那里,这种承接关系是不存在的。相反,这倒是一个很强的证据--证明在司马
贞心里人皇与太昊是不相干的两个东西。
3.2 郑玄
郑玄那里,引出春秋纬和其他纬书,从而引出了伏羲与女娲的关系。而这两方面,
都问题很多。
首先由纬书我们看到,许多关于人皇九头的说法。这些说法多么荒谬且不去管他,需要指出的
是,这个说法与泰皇就是太昊完全不能兼容。
如果泰皇就是太昊伏羲,就是人皇,那么,纵观古代文献,可曾有人说过
伏羲乃九头之身?
在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中,伏羲的形象是固定的人首蛇身,如上图所示。
就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说人皇九头者,心目中想的不是伏羲。
(真正说起来,可以对应九头的应该是山海经里所说的
......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其次,关于伏羲与女娲,
如果我们对文献不加鉴别地使用,也可以轻易得出结论:
伏羲就是天皇。
----------世本
注解:
【王咼】即娲
弟:妹妹也可称弟。
上文是说,天皇把他的妹妹娲封在汝水之陽,世称女皇,女娲。
伏羲与女娲的兄妹+夫妻关系是学界到民间公认的,此处女娲之兄非伏羲莫属。
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天皇就是伏羲?
(难道日本人早就比韩国人还无耻,早就动手抢我们的伏羲了?一笑。)
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看待这一文献证据,下文会有说法。
3.3 伏生
差,重以篆隶之殊,不能无失。生终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弥缝其缺,别作章句,又特撰
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传》。刘向校书,得而上之,凡四十一篇,诠次为八十一篇”云云
。然则此《传》乃张生、欧阳生所述,特源出于胜尔,非胜自撰也。《唐志》亦作三卷,《书
录解题》则作四卷。今所传者凡二本,一为杭州三卷之本,与《隋志》合,然实杂采类书所引
,裒辑成编,漫无端绪。一为扬州四卷之本,与《书录解题》合,兼有郑康成注,校以宋仁宗
《洪范政鉴》所引郑注,一一符合,知非依托[案《洪范政鉴》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载
其全书。]二本各附《补遗》一卷,扬州本所补较备,然如《郊特牲》注引《大传》云,“宗
室有事,族人皆侍终日,大宗已待于宾奠,然后燕私。燕私者何也?已而言族人饮也”一条,
犹未采入,信乎著书之难矣!其文或说《尚书》,或不说《尚书》,大抵如《诗外传》、《春
秋繁露》,与经义在离合之间,而古训旧典往往而在,所谓六艺之支流也。其第三卷为《洪范
五行传》,首尾完具,汉代纬候之说,实由是起,然《月令》先有是义,今列为经,不必以董
仲舒、刘向、京房推说事应,穿凿支离,归咎于胜之创始。
----《四库全书总目》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这是说,伏生死后,他的弟子各自把自己听到的讲出来,并根据自己的意图去弥合其间的缝隙
。也就是说,并不可靠。
列为经,不必以董仲舒、刘向、京房推说事应,穿凿支离,归咎于胜之创始。
这里可以看到,四库全书编撰者对《洪范五行传》和由之而起的纬候之说的评价。
尚书本身从来没有三皇这个概念出现,而尚书大传名为尚书之传,却说起了三皇,这本身就是
一个不可靠的证据。
任先生强调伏生秦博士的身份,然而,由于伏生与该段引文的联系不可靠,这个博士身份并不
能为那段引文证明什么。
相反,我们在吕氏春秋里,可以看到吕氏门下一群当时学者的观点:
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氏春秋是否到了一字千金的完美程度,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但是,要夸下这样的海口,
其书中的说法必须是:要么与主流意见相同,要么填补了此前无人论及的空白。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讨论秦皇尊号的不到二十年前,秦国的主流学界承认
太昊伏羲的五帝身份。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太昊伏羲来论证泰皇即人皇,本身也是对从字义出发立论的否定。
因为太昊,太皞,始终与少昊,少皞相对应,其字义无比明确。)
综上所述,司马贞--郑玄--伏生的线路仍然是行不通的,所有将泰皇说成人皇的思路都是不成立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送花献宝 天涯无 字136 2009-02-26 18:06:27
🙂我的总结:泰皇最贵问题的最终版 下 11 丁坎 字5478 2009-02-26 01:18:31
🙂bao! 燕庐敕 字103 2009-02-26 03:43:37
🙂我的总结:泰皇最贵问题的最终版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