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再次抨击李二卖国。 -- johny
共:💬48 🌺3
复 议和
从战争开始,美国就坚决站在日本一边。美国拒绝英国政府关于“联合仲裁”的建议,就是为了单独操纵中日间的和谈,以便从中渔利。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国担心日本势力过于膨胀会引起欧洲列强的干涉。因此,美国政府通过驻华公使田贝和驻日公使谭恩,积极进行斡旋。对于美国政府的良苦用心,日本政府心领神会,不但没有象拒绝英国“联合仲裁”建议那样,公然拒绝美国斡旋,而且希望美国从中交换中日双方的意见。为了避免第三国干涉,表面上由美国充当“中介”的角色,而不直接插手。
12月20日,清政府通过美国驻中日两国公使致电日本:“为商订和议,中国政府以尚书衔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及一品顶戴兵部右侍郎署理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委员,派往日本国,令其与日本全权委员会商议。”“中国希望日本国立即任命全权委员,迅速决定会议日期,且望日本国于任命全权委员之日,须决定两国休战开始之日期。中国建议(会谈)于长崎举行。”
12月26日,日本政府责成外务次官林董,向美国公使谭恩递交答复清政府的备忘录:“日本国政府选定广岛为全权委员会晤之地,而上述会晤应于中国政府之全权委员到达广岛40小时内举行。”“即或日本政府许诺停战,但非于两国全权委员会晤之后,日本国政府决不阐明关于上述休战条件。”日本政府把议和地点选在日本大本营所在地广岛,显然是为了对中国代表进行要胁;对停战条件秘而不宣,则反映了日本政府对议和毫无诚意。
1895年1月6日,张荫桓等人从北京出发,11日出塘沽,13日到达上海与邵友濂会晤。这时,上海各界对清政府派使乞和,纷纷表示抗议。“匿名揭贴,遍布通衢”,反对妥协投降,要求坚持抵抗。由于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当时的形势,使清政府犹豫不决。直到1月24日,张荫桓才接到总理衙门转来的电报,令克日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