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感于乌市对于被针刺人员的“随访”--有些被动。 -- 老乐

共:💬219 🌺3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看法如下

对于hiv的传播,目前您说的很多问题,在人类身上是无法得到具体答案的。例如你说的“其他任何方式的传播效率小于0.5”。这个本人不认同的。

因为我们刚刚完成一个实验:50个左右的活病毒,给动物进行阴道黏膜接种,接种了4组,每组6个动物。每个接种组当中,都有1-2个动物被确切感染了。

美国人在医院内部被针头误伤的感染概率,我在主贴原文当中有论述的。医院误伤,那个针头可以立即化验吗。风险评估是有效的。社会上面的恶意误伤,风险评估的难度就比较大,因为你未必找得到那个针头了。

你所说的“直接输HIV的感染者血液”云云,这个恐怕低估了病毒的传染效率。我给你一个例子,切实发表的学术个案报道:

美国某警察在抓捕嫌疑犯的时候搏斗,拳头打松了嫌疑人的牙齿,自己拳头也破了一点皮,双方都见了“一点血”。后来警察感染了HIV。经过严格的化验和追访,这个警察就是在抓捕嫌疑人搏斗的时候感染的--HIV传播方面,如此严格的发现不多。所以这个个案发表了。

其他的数字概率,相当多的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面。军事医学科学院目前对于乌市针头的化验,我在美国看到的新闻是如此报道的:

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两家医院接诊的217例既往针扎病例分析......初步判断,上述“针扎”案例中,排除使用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炭疽等烈性病原微生物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关样本正送往北京做进一步检测。

---我个人很满意这个新闻的行文,记者比较了解学术界写字说话的“规矩”。也就是:在我检测的范围内,我排除XXX。

通俗的说:我检测的针头,我负责;我化验过的病原/毒物,没有就是没有;我还需要进一步检测那些初步化验当中没有筛查过的病原...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