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评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体系 -- 任爱杰

共:💬57 🌺1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一下逻辑学在中国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中国的逻辑学的发展高峰是战国后期的名家、墨家,集大成于《公孙龙子》和《墨经》。事实上,《荀子》、《韩非子》中也有很多逻辑性强的文章。但却最终没能迈出形式逻辑的关键一步,已落后于古希腊逻辑学(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提出大概相当于战国中期)。形式逻辑的落后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对造成这一落后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极端的说法归咎为古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这恐怕可以看作近来大行于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逆向民族主义的临终症状。但如果缩小范畴,强调古汉语语法学的严重滞后,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语言学研究传统上有三大方向: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小学)在前两个方向高度(如果不是过度)发达,但在最后一个方向,却不可思议的留白。《马氏文通》,中国的第一部汉语语法专著,是清末引入西方语法体系后才出现的。而语法研究,则是形式逻辑产生的一个重要(如果不是必要)条件。古希腊语法学宗于柏拉图,由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导出了三段论这一形式逻辑中的奠基性成果。

而古汉语语法学又为什么落后呢?我认为,这正是因为古汉语是一个有几千年的历史连续性(从东周到清末,近三千年),高度发达的语言。古汉语不需要语法,更甚者,古汉语不囿于语法。先说前一点,语法作用最大的时候,是一个语言的形成期,当还没有足够的约定俗成来规范语言时,由语法来提供一个规范。作为类比,我们都会觉得学英语时学语法很有用,但很少有人会觉得学中文时语法有任何帮助。古汉语形成较早,孔子已是经典整理者。而后先秦文献定型为古汉语的成规,一代代的读书人,就是通过诵读这些范文来传承发扬中国文明的。对于古汉语的“超语法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随着一个语言的发展,约定俗成逐渐积累,不合语法的例外越来越多。古希腊语言学,就有自然--惯例之争,类推--异常之争。对于古汉语,这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古汉语语法,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长期争议的问题。对《马氏文通》的主要批评,就在它硬套拉丁文法,胶柱鼓瑟。古汉语语法自发产生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更进一步而言,语法实际上是一个语言在发展中有大断层的产物,是衍生文明的标志(可以理解为伤痕。字母也是同理。西方文明,从古希腊文明开始,就已是一个衍生文明)。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可以说,古汉语语法学的落后,是由中国文明的高度连续性和独立性所决定的(事实上,在现存文明中,中国文明是唯一具有这些特征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