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河风吹老少年人——沅江河上的排古佬(十三) -- 大叶茶

共:💬7 🌺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河风吹老少年人——沅江河上的排古佬(十四)

十四、老一辈

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我们扯起放排的一些事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觉得排古佬们是些了不起的人物。

年纪稍大一点,便很是注意与放排有关的人和事。所以,小时候见到的一些事情与场景,至今仍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1953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后,长江下游的一些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原先的人力运输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从55年起,沅水河里便开始使用轮船拖运了。

打这之后,便再也看不到沿袭了上千年的传统放排的方法啰。

我却有幸亲眼见识过,这一套已经失传了的方法。便是我同时代的伙伴,也不见得还存留有一星半点的记忆。

如今把它记下来,也算是留给后人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记得那时,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父亲又要出批了。

父亲运送的木排泊在屋旁的河边,挨着家的。我目送父亲上了排,站在河边的大柳树下,注视着排上发生的一切。

木排的棚子上,几只船的头尾和前后排的擂上,棚子上都披着红,挂着彩。

棚子旁边,用木板铺就了好大的一块坪子。坪子上,好些人正忙着杀猪羊,宰鸡鸭。

头排的平台上,搁放着崭新的供桌,有人把刚刚刮洗得干干净净的猪头,羊头,牛头,还有鸡鸭等,用木制的托盘端上了供桌。

一切准备就绪后,有人请出了打鼓佬。

这回的打鼓佬是个白胡子老头。上穿一身老兰色对襟布褂,下身是同一颜色的肥大裤子。排古佬称这裤子为“蛮裆裤”头上缠裹着同一颜色的老兰色包头。

排上的人看见打鼓佬换了衣着,也便放下手里的活儿,纷纷进了棚子去换装。

管事先生一看所有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便同打鼓佬商量。俩人交谈了一阵,然后,吆喝大家都上头排去。

此刻,排上所有排古佬的穿着打扮,都是一个样子:头上缠着兰色包头,上身是兰色对襟布褂儿,圆领,紧口扎袖,下身穿着肥大的蛮裆裤。

不明就里的人乍一见,可能以为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因为排古佬的那身穿着的确是太别致,太有特点哪!我父亲曾有两套一模一样的排古佬衣服,所以,对于排古佬的穿着,印象特别的深刻。

我曾经听父亲说过,这衣服的样式,包括颜色,从古直今,祖祖辈辈一直是这样,不许改变,也不能改变。

说那衣服别致,太有特点,是因为那衣服的制作太繁琐,太精致了。那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放在如今,可能裁缝不愿意接手,也可能做不出来。那得需要相当的时日,才能制作出来的!用机器制作绝对是达不到那种效果的。

对襟褂的胸前,蛮裆裤的腰以及两边的裤线和裤脚,统统用手工耐耐烦烦地,折叠成一缀一缀的交叉线。然后,又用白线,按对角线一个角,一个角地纽起来,形成网格状的花纹。这种风格的装饰效果,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落入眼底,是那么的养眼,那么的舒服,那么的惬意!

你想,当一大群的人,穿着统一的服装,站成阵列,如同军队,是不是有些特点!

当所有的排古佬齐齐聚集在头排上,打鼓佬高声宣布:祭奠江神,河神的仪典开始!

首先,由管事先生主持祭典。

管事先生是读书人,念祭文用的是吟唱的方式。老先生吟唱得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让听的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然后,呜放鞭炮。此时,头排,棚排,梢排,包括岸上送别的亲朋好友,都开始点燃鞭炮。顿时,河上,岸上,噼哩叭啦,炸得是烟雾弥漫,响声震耳欲聋。

这鞭炮是一萝筐,一萝筐地放,要炸好一气的功夫才会停止。

老一辈的人说:鞭炮炸得越多,生意越发的兴隆发达;鞭炮炸得越响,预兆前程一帆风顺,万事大吉。

如果这天的鞭炮炸得不响或者是中途有间歇,俗称“断气”的话,那天参加仪典的所有排古佬,肯定会心怀忐忑的。尤其是领头的打鼓佬,心里头的阴影,会郁积成砣,酿成一块心病,久久挥之不去!

鞭炮响过之后,排上所有的人齐唰唰地跪了下去。

在主持人的唱礼声中,众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随着众人行大礼,打鼓佬亲自出马,双手托着礼盘,伴随主持人的唱礼声,将一盘盘的供品抛入河中,作为牺牲品,祭奠河神,江神,湖神和风神以及各路的菩萨,神仙。

祭奠仪典结束后,便是丰盛的开头餐。

因为是本批次离开本地码头的第一餐饭,故而,有菜有饭也有酒。由于吃过饭后就要开工,喝酒不能尽兴,只是点到为止,不能超量。

到了事先选定的吉时,打鼓佬便在头排的平台上就位。

从这个时候起,排筏上便没有言语上的吩咐了,所有人的行动,都得听从打鼓佬的鼓点子指挥。

第一通鼓敲过后,船头船尾披红掛彩的仗船出发了。仗船共二只,前后各一。余下的船叫“撇子”,共三只。这是排筏上用作交通或采办物资的。

仗船上一共八个人,中间有六个人划桨,这六个人全是年青力壮的后生。仗船的指挥员叫作“拿泥头”。仗船上所有的人,听从站立在船头“拿泥头”的号子,动作整齐划一地使劲,因此,船儿的速度像箭一般地彪。

“拿泥头”用宏亮的嗓音唱着号子:

“喂!喂呀衣!嘿啰嗬嘿呀嗨!嗨呀歪歪呀嗨!。。。。”,

一边在船头用木板铺就搭起的平台上,随着仗船前进形成的节奏,跳着优美的舞蹈。

划船的六个人也跟随“拿泥头”的舞蹈动作,一起一伏地,前屈后仰地划浆。仗船也一起一伏地击打着涌起的波浪,颠簸着前行。

那情景真的是吸引人,只要你见过一次,定会终身不忘!

仗船的后面也是一个高高的,用木板铺就搭成的平台。平台上站立着一个舵手。

他的舵是用一根长约八至十米,很端直的杉木做成。因为这舵很长,使用起来也就省力。逢有转弯的需要,舵手只须轻轻地一拨,仗船便可迅速地掉转方向。

仗船的最前面,也就是“拿泥头”站立的平台前,依着船头的倾斜,往前斜升出去一个形似楼梯的架子,一丈多长,比船头高七八尺。和楼梯不同的是,这两根支架的中间,安装有几个木制的滚筒。滚筒形似杂技节目中的“空竹”。两边大,中间小。这东西是专门用来放锚和扯锚的。安装滚筒为的是省力和保护缆索不致磨损。

木排行江大多是在湖区或江面上,这些地方水域宽阔。为了稳住木排运行的势态,或是要将木排泊定,必须也只能用锚才行。

木排上的锚和船上的锚,是名同形不同的两种器物。

船上的锚一般用钢铁制成。而木排上的锚是用沉实硬朗的木材制成。它的形状像英文大字字母“y”,又有点像耕地的犁。只不过这锚不是弯的,是直的。

同时,它比犁多一个横担。横担的两头各套有一个篾制的篓子,篓子里塞满了鹅卵石。沉实的木质加上卵石的重量,使它能快速地沉入水底。当锚受劲的时候,它的犁尖便随着拉力深深地扎入河底,或者湖底的泥巴中,起到稳定坐标的作用,将木排吊正或者稳定木排的位置。

连结木排和锚,依靠的是竹缆。这竹缆便是前面说过的“五皮”,“三花”之类的。仗船上扯锚用的也是竹缆,这是特制的一种极其柔韧的缆绳,排古佬称之为“毛缆索”。“毛缆索”与其他篾缆的制法不同。它是先把竹篾放入窖坑用石灰水浸渍,泡至竹篾非常柔韧后,再来编扎缆索的。这是专用于仗船扯锚的篾缆。

打鼓佬凭自己的经验和感知,认为有必要摆它一锚时,便把自己的意图,用鼓点子打出曲排,指挥仗船按自己的想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时候,打鼓佬需要朝向上游的头排掉头往下。鼓点一打出,“拿泥头”就心中有数了。他指挥仗船开到河对岸,然后停篙住桨,等候下一步的指示。

打鼓佬眼见得仗船到了对岸,又敲出一阵鼓点。“拿泥头”则按鼓声的要求,将毛缆索的拴扣打开,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木锚沉入了河底。船儿泊住不动了,静待打鼓佬的下一步号令。

这边厢头排上负责绞车的所有人,早就等候着的。听到打鼓佬的鼓声再次响起后,便一齐发了威,在班头的指挥下,几十个人合力推动着绞杠。

为着大家能同心协力,班头也是用排号统一大家的行动:

“呃啰啰嗬嗬嗨!

[众]呃啰哟呵!

呃啰啰嗬嗬嗨

![众]嗨呀歪歪子嗨!。。。。。。

日出东方哟!。。。。。。

[众]嘿啰嗬嗨!。。。一点那个。。红喂!

[众]嘿啰嗬嗨!。。。。。”。

这绞车是用檀木,柞木之类的硬木头制成的。中间用作传动的竖轴是一根很坚实的檀木,这檀木的直径有一尺多,显得很粗壮。檀木的中间钻了四个对开眼的孔洞,以便穿进结实的木棒搁置缆索。这个位置有一人多高,以不妨碍人工推绞车为准。

竖轴的下部在齐人胸部的下面,错落有致地钻了好多的对穿孔,这是插绞棒用的。

稳定绞车的竖轴,全靠四根大木头绑扎牢固后,树立起来的八字架[排古佬谓之人字架]。

每根绞车棒有三四个人,一盘绞车有十来根。木排在河里或江里的行进,就全靠这推动绞车的几十个人。因为这工作吃累,所以,还备有二十来人随时替换。

推绞车的几十人跟随班头抑扬顿挫,起落有致的号子声,身体向前倾斜,双手用力地推着绞棒,绕着竖轴打圈子。

当排筏产生惯性力以后,绞车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这时,班头的号子也由慢转快:

“过来的了走哇!

[众]走喂!呃唉喂!

呃哩喂!耶歪嗬!

[众]咳呀!咳歪嗨!

咳哩歪!。。。。。。 。

此刻,木排的后梢部位,还用篾缆固定在河岸的大柳树上。而头排因为人力的绞动,排的头部开始渐渐地往对河岸伸出去。

当排头越过河的中心后,打鼓佬又开始敲起鼓点来。一直停泊在对河仗船上的人,听到鼓声后,闻风而动。

拿泥头在船头的平台上又开始跳起舞来。一边跳,一边有板有眼地喊着号子“嘿咗!”,中舱划船的六个人双手拉住毛缆索,口中和道,“嘿呀咗!”,一齐使劲往上扯起沉在河底的木锚。

“嘿呀咗!”,嘿咗!“嘿咗!”,嘿呀咗!。。。。。。 。在简短有力的号子声中,这锚迅即被扯了起来。

当锚一扯出水,划船的六个人立即丢了手,立马划起桨来。仗船又往下游划去。这当儿,绞车上面插的那些棍棒,早已去除干净,有人则负责“回车”,把原先绞上来的篾缆慢慢地倒出来。随着仗船的前行,这篾缆也渐渐地被拖走远去。

仗船渐行渐远,打鼓佬的鼓声再次响起来。

打鼓佬的鼓声一停止,拿泥头又迅速地打开了拴扣。这锚,便蹼通的一声,又沉入了河底。

然后,拿泥头在平台上翻了个空心跟头,意思是告知打鼓佬:锚已沉了入江底。

打鼓佬看到“拿泥头”在仗船的平台上翻的空心跟头后,手中的鼓点子如急风暴雨般地敲打起来。

绞车旁早已等候多时的人群,立即围绕绞车飞快地打起圈子来。随着缆绳的拉直,眼见得,头排开始扭头向下转了向。

当大部分的木排顺直身子,折向下游方向时,打鼓佬便用鼓点通知岸上守候的人:解开梢排上系着的固定竹缆。岸上的人一解开,等候在梢排上的人便开始收竹缆。

这个时候,木排在河里的姿势是斜线形的。

于是,打鼓佬又开始击鼓,通知梢排边的仗船出击,在对河方向摆它一锚。

跟头排仗船的形式差不多,也是跳舞喊号子那一套。不同的是,梢排上没有绞车,竹缆系在木锚上,锚沉入河底后,梢排上等候着人,便把竹缆搭在擂上,牢牢地系紧起,借助排的惯性力,拖着这口锚在河底慢慢地把排吊正起。

几个回合下来,木排渐渐远去了。

这便是我们的老祖宗,沿袭了几千年的水运木材的方法。我有幸见过这么一回。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江里,湖里,河里的轮船,一天天多了起来。

到底还是轮船的优点多,又经济,又快捷,又省力,又安全,于是乎,老祖宗的法子也就不起作用了。

从那时候起,沅江河里便再也看不到人工运排的情景。

这一晃荡,便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儿啰!

通宝推:龙驹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