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癌症村的社会调查报告——0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 方解石

共:💬38 🌺1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个人总结汇集

暑期社会调查个人报告

一、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渊源,近水而居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铸就文明的辉煌。而如今正当我们为经济的空前发展、财富的急剧积累而洋洋自得的时候,中国内陆的江河湖泊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那些曾经哺育人类文明的生命之水,由清澈变得乌黑;那些曾经见证地球历史的古老河流,正在污染的漩涡中挣扎。同时,河流附近的其他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那么,那些曾受河流恩泽的人们,面对这样的局面是怎样的心理,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我生活在淮河流域,对于这条中国五大河流之一的淮河污染问题是感同身受,那些世世代代缘河而居的老百姓们,面对混浊乌黑的河水和不再舒适宜人的环境,更是时时刻刻感到锥心之痛。2003 年夏天,我积极参加到赴淮河流域暑期实践团之中,希望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和家庭住址的优势,壮大我们的团体,从而为保护淮河水资源,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尽一分微薄之力。

我主要负责河南省商丘市的问卷调查和对调查总结果的法律分析。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市区内教育程度较高,工作、收入都相对稳定的市民,目的在于了解淮河流域中等城市环境保护的进展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情况。

由于这些年商丘市正在大搞城市规划建设,人们的住宅环境、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所以调查问卷显示出群众较高的满意度、对环境较大的关注和对今后环保工作的信心。很多人都提到以前商丘市境内有一条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叫清水沟,“臭名远扬”,如今几经治理情况大为好转;以前每个住宅区附近总有一个大的垃圾堆,近河居住的居民就把垃圾堆放在河堤上,严重影响环境。现在市里建了垃圾处理厂,住家按月交一定费用通过垃圾中转站交垃圾,然后集中处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在调查中,我还到市环保局走访了相关工作人员,与我们组员在某些基层环保部门的经历有很大不同。商丘市政府部门都集中在一个大院里共同办公,便于各部门之间联系和协调工作。环保局在市政府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其他单位并没有地位悬殊差别。我去的那天,办公室里工作气氛很浓,工作人员都在电脑前或办公桌前忙着看文件,我看了一下大部分是下属各个县环境污染方面等待批复的问题报告。屋子四周叠放着一些环保展板,据说此前一天还在某广场展出。我先后和几位在场人员聊了聊,其中一位是已经退休的区环保站站长杨女士,另一位是现任环保局副局长的吕先生。据我了解,这两位对于环保都是相当专业的。其中吕局长毕业于北大,当年通过政府的公开招聘,进入环保局工作。了解到我的来意后他相当耐心的说明了商丘市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些进步、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其专业性和事业心,叫人心生感动。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以前由于城市范围扩大,原处城郊的商丘市老火力发电厂被包在市中心附近,工厂产生的大量粉尘使得周围空气质量很差。现在政府作了整体规划,考虑到城区建设和上下风向的问题又建了新发电厂,原来的厂区已基本停产,等新厂建成之后将拆除。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城市扬尘的问题。商丘市环保局和教育部门合办了一个绿色环保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下基层到群众中进行环保宣讲工作,或者组织游行、万人签名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为了减少污水排放,政府强行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小造纸”,投资给一个大型的造纸公司,并派人支持其研究出一套污水处理方案,从污水中提取出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这些成绩都是政府部门有计划地为环保事业努力的结果。

当然,现在城市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商丘为例,所有过境河流都是乌黑混浊,有异味,有一些其情况严重更是让居民怨声载道。市里曾经花巨资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是只完成了厂区建设,而并没有能够配备完备的污水输送网管,也就是下水道里的水不能运送到处理厂中去。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止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在城市里大规模铺设管道,牵涉到拆迁,成本很大,是个难题。

还有,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城市有关部门和居民对于环保已经相当重视并有良好举措,但基层环保工作部门工作状态还是令人堪忧,我们组有些组员在基层环保部门的见闻就让人气愤。这说明中国环保事业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环保已相当重视。可越是在需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环保均衡发展的基层,工作越是涣散不正轨,而其中牵涉到的地方立法、行政干预、执法问题也处于同样的状况。

既然这种局面已经形成,相关部门就不应听任事态发展。其中最需解决的就是资金及其利用的问题,有资金城市建设中的一些遗留困难才能顺利解决,基层工作不规范的人员配备状况才能够结束。在国家财政拨款有困难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通过法律给定义务或其他手段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环保事业?比如3 月12 日,法定每人植树一棵一样,规定有固定收入的人缴纳少部分金钱以利环保,或者像我们其他组员说的,发行环保彩票来博得全社会关注。这些意见都是值得考虑和衡量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主题,环保工作的地位会日益重要。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本人对于环境事业是充满了信心的。当然作为知识分子我不能丧失审慎之心,希望我们这次的活动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建议和想法能引发世人的思考。

二、暑期社会实践随想

社会实践申请立项的经历也是难忘的,带着盛满信心的身体去答辩,临上场时对胜利结果的信心就只剩七分,更可怕的是,当校团委给予立项和部分资金支持的消息冲进我的耳朵时,我一点都不高兴,反而更觉得信心不足,毕竟担心得不到预期完满的结果,“重在参与”似乎已经不能担当做一件事情的理由。我们已经长大,路虽然还很长,坑洼肯定还很多,但成熟的灵魂和理性的思考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懵懵懂懂去做一件事情,走完这条路,所有现实都要求我们谨慎避开坑洼,寻找一种坦荡荡,也许就是这种心理在作怪,让我面对社会实践中的“社会”变得不够释然,这个社会算是一种自然的永恒,白驹过隙,人哪里能跟这种永恒抗衡?

一切都已成定局,我肩背着八十份调查问卷和一封介绍信回到了河南省周口市的家里。睡足了在火车上缺的觉,坐在床上拼命理了理头绪,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向。突然觉得滂沱的沙河水在冲刷我脑子里所有的坏东西,让它变得很澄清。我是不是傻了,沙河水是那么肮脏,怎么能使脑变得清晰,或许是在心里深深打上烙印的青岛波光诡谲的海洋在让心变得清澈。于是我勇敢地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很不熟悉的地方,很小心,很随机地跟那里的陌生人谈话。我的样子——很十足的学生气,别人不会怀疑我是什么“江湖骗子”,何况是穿着印有“**大学”字样的黄色T恤衫。大多数被我走访的人都首先对我的学校和专业感兴趣。等我大肆宣扬了一番之后,他们才把话题转移到环境保护问题和淮河水污染问题。

有签名的调查问卷回收了七十份,除了认识我的,已经了解我所在学校和专业的人士之外,我把那番介绍大学和大专业的话说了不下四十遍,充分起到宣传的作用,同时我也已经能把这些话倒背如流了。

记得在走访中,周口市画家协会的陈先生在我给他的调查问卷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孕育了地球的生生不息;而人类却在以一种急躁、轻率的步伐践踏着这个蓝色星球。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所有蓝色都变成黑色……

另外几位对环境污染有深刻认识的人士跟我谈了很多关于淮河水污染的问题,他们的话大多涉及国家和历史,沉重而悠长。让我感觉自己的思考细胞加重了分量,也让我找到了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属于我的心的东西。

以上只是听觉接触的现状,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痛彻心扉地明白淮河水污染的悲哀。今年暑假的周口可以说是大雨不绝,小雨不断,太阳神肯定是在雨神面前做了亏心事,把位子让出来,让雨神当道,——我想。可想而知部分用泥堆积的河岸会是什么样一种情景。为了看清楚放水后,闸口两岸河底的淤泥情况,简直是一片泥沼。我在一个刚刚放晴的阴雨天后,和同学来到周口市小闸岸,两个人都脱了鞋跳进了那片令我们后悔不已的泥滩里,还没靠近河水,就已经有回不了岸的危险了。他说:“撤吧,呆会儿被吸进淤泥死也不暝目了!”我骂他乌鸦嘴,说:“苍天有好生之德,哪像你整天心术不正!”虽然表现得不以为然,还是跟他一起撤离了那片泥滩,没有能够实地勘察可谓之惋惜,但想确实后怕。“我曾那么接近幸福……”——歌词应该改成“我曾那么接近危险……”。没几天,我发现自己的脚开始起一种小白皮,而且面积越来越大,感觉很郁闷。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什么“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医生解释后我才明白——都是那滩淤泥惹的祸。涂了一个星期药膏终于好了。打电话给我那位仁兄,天呀!比我还惨,由于重量比我大,陷得比我深,连小腿上都长了小白皮,幸亏他没告诉爸妈是跟我一起去,不然……

获得一些资料当然要去权威部门——环境监测站和水文局,由于关系,接待我的是他们的业务站长和业务局长,这两处都很顺利,不得不感慨“人间处处有真情”这句话了。当然,我还不能预知结果是否成功,与日俱增大家都尽力了,通过这次实践我也有的明白“有激情,一切有可能!”的真谛了!

三、大沙河水质实地调查报告

水污染在国内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

市更是严重。在这些地方,许多人的环保意识

极差,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法规、执法力度不

够,导致污染物大量肆意排放,长期得不到治

理,环境不断恶化。作者在河南省大沙河商丘

段某县城的实地调查得到下面的资料,以图文

显示如下: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县城,没有大都市的豪华,

却也不像小农村那般朴素。满街都是各样的生活垃

圾、工业品废弃物、塑料袋之类的东西。现在正是

夏天,许多卖水果的把废弃物扔到一旁,腐败的果

屑散发出一阵阵的臭味。来往的机动车掀起许多尘土,在外面走一会就会感觉到嗓子不舒服,衣服很快变脏了,脸上积满一层灰……从海边来到这里,你只能用地狱来形容它。在县高中的前面有一条小河,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清水河。这条河宽不足十米,距离高中不到200 米,穿过大半个县城。据了解,两年前政府整理了河道,并修葺了水泥岸,将河名由以前的人们习惯了的称呼——“臭水河”更名为现在的“清水河”,当地报纸也声称以前的“臭水河”将不复存在,可是名字改了河依然臭,很远就可以闻到熏天的臭气(见图1、2)。我询问了住在河边的一些居民,他们一致反映每到这个季节,每天只能关紧门窗呆在家里,外面的气味根本无法忍受,但是谈到治理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却没几个人有什么见解和看法,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已经习惯了吧。

顺着小河往前走,可以看到河内很少能看到透明的水。奇黑或是煞白的河水,泛着白腻的泡沫,漂着好多的废塑料袋,散发着阵阵恶臭。河的两侧有好多生活污水排污口(见图3),排出的全是未经处理的各色污水。沿着小河,我走到了尽头,看到了源是什么样的“活水”。原来这条小河发源于从酒厂和其它的几个企业引出的几个管道,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排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

往回走,这条小河直通大沙河,河里的水全部泻入大沙河,在入河口可以明显看到与大沙河里的颜色不同(见图4),大沙河水也由此起了很大的变化。

大沙河位于市郊东侧,随着市区的扩展,两岸已有不少的居民。在未经县城的上游,河水依然清澈,两岸郁郁葱葱,水里长满了水草,在这里还经常有人划船游泳。可是仅仅是这座小县城,像“清水河”那样汇入大沙河的支流就有两条,并且另外一条的水以工业废水为主,污染情况比清水河还要严重。另外还有许多直接排放到河水中的排污口。听当地的居民讲:“再往前走还有一个磷肥厂,每到生产季节就会有大量的污水排放。”这些污水口带来的不仅仅是废水,还有大量的固体垃圾,使河水不堪入目。有一年旱时,河水干涸的地方能看到的河底全是黑色的淤泥,上面的一层还形成了胶块。

与河交界的一条公路处有一座新修的桥,单看这座桥倒挺漂亮:汉白玉的栏杆,庄重而又典雅的花纹装饰,可是,就在这样的栏杆之间,我看到的竟是乳白色的河水,水上面全是泡沫、塑料袋、生活垃圾(见图5)……看了之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样的河水里面,还生长着鱼,我还看到一些渔民在河边打鱼(见图6)。我不知道,然适应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但它们是否还保留着可食的功能——不知道有没有人对这些鱼的“体质”作一下检查。

在这个小县城里,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我找了一些相关的环保部门,却得不到一点儿相关的资料。在这里,在许许多多和这里一样的小城镇里,人们忽视了环境,人们背叛了自然……

四、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我们会做得更好

活动日志:2003.07.18 编制调查问卷并印刷,下发给各个组员2003.08.18 发放调查问卷,完成25%

2003.08.19 继续发放调查问卷,找村支书准备做疾病发生率的调查2003.08.20 再次去找村支书,查找本村人口基本情况的资料,以做疾病发生率的调查,得至村支书处无,须到乡计生办去查,准备第二天去计生办查找资料

2003.08.21 去乡计生办查找资料,受到热情接待,查到资料的同时向相关领导做了若干份问卷调查。归途中去了彭庄小学向老师做了约十份问卷调查

2003.08.25 委托亲戚在市三中做了若干份调查问卷,于25 日全部收回至此,共带回调查问卷60 份,全部完成,回收100% ,假期返校后处理出结果。

几点感想:

理想与现实

这次实践调查我们是分开行动的,原则是每位组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调查中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次回家,我主要是有两方面的任务:①发放调查问卷:②做本村关于疾病发生率的数据调查。早在我们做计划时,我们就打算做好多事情,方方面面,记得有一位老师还给我们说,其实,你们能做到1/3 已经不错了。我们没有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只是觉得凭自己的一腔热情,一定能做得很好的。回到家实际去做时,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我拿着调查问卷在村里分发时,首先讲一下我是要做什么,然后说一下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但是看到好多村民说自己没有文化,不愿意填。我原来的斗志昂扬似乎受到了打击,原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没有灰心,调整了心态,我充分发挥我同学,好友多的优势,让他们跟一块我做这件事。有了同伴,似乎塌实了许多。刚回家的几天里,走到哪儿都带上几份问卷,碰到人们就邀他们填,就这样调查问卷发到了村里、学校、乡政府、乡计生办等多处,顺利完成了任务。

方式态度我在家呆的时间比较短,回家前,我一直在想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最好,一直没有答案。到家后跟爸妈说了一下我们的这次调查的大体情况,他们都很支持,对我说,不用急,慢慢去做吧。我听了很感动,而且有时候需要到政府去查些资料,妈妈早早地为我做好了饭菜。于是我采取了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调查问卷一张一张地分发了下去,每次他们有什么问题我都认真地讲解。然后一张一张地回收过来,就这样把调查问卷做好了,而且回收率100% 。在做疾病发生率的调查时遇到了点麻烦,去村支书家查资料时,却发现他搬家了,一直找了几次都没有结果。我想放弃,却不能,我不想因为我个人的工作不力而时团队的工作陷于困境。于是,继续找。见到村支书后,却发现那儿没有我要的数据,他们推荐我去计生办看看。我又去了计生办,那时什么也没想,只是想查到我需要的数据。还算顺利,就这样,得到了需要的数据。

团队协作早在团队组建时,因为要准备学校的答辩,我们组员就一直在一起做计划,查资料,以及准备答辩的课件。返校后,又紧着时间处理调查结果,做论文,每位组员发挥各自的优势,一起把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好。这之中我们的沟通就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互相告知自己的工作进度,做好的文章发给大家一起修改。因此可以说,最终的成果是大家的成果的组合,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协作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五、前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之冰山一角

——写在淮河调查之后

如果没有亲历此次的暑期“淮河调查”活动,我不会对以下这番话有益加深刻的感触: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等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

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同时也是每一个愿把这个信念变成现实的人努力实现的诺言。

在1992 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宣言》的第10 个原则是这样写的:“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我们不妨以此作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蓝图来参照。

我国的相关法律即环境法,自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至今,其法律体系已大致形成,包括6 部环境保护法律,13 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30 余件环境保护行政法规,90 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1100余件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6件环境保护军事法规,已经缔结和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30 项,环境标准439 项。法律规范是我国政府环境决策最主要的形势和手段,其作用也是持久和有效的。相当程度的呼吁加上领导者的注意力倾斜,我国的环境立法也称得上一个时期一个台阶,又欣欣向荣之势了!虽然难比得上美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庞大,门类繁多,能够触动生态环境的每一根主干神经,我们也应该看到快中国好几个工业化的美国,其实也是早受害,早警醒,又受到“寂静的春天”的启发,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生产法律规范至今。

其实,我们不用查多少资料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放之七大洲皆准的道理,“环境意识的上升,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宣传以及民间组织的参与推动,但是正面的倡导常常不像反面的教训那样那样具有震撼警醒效应”,我们的环境法制意识亦不例外。当那些骇人听闻的污染事件,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米糠油事件”打碎人们建立的“工业天堂”的美梦,当政者恍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走一条致使政权不保、功名尽毁的决策道路。由此催生了许多后来作用不可估量的政策和法律。之于中国,1994年7月淮河发生的特大的污染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发了领导者十二分的关注,终于有了“九七”达标项目,淮河才得以初步改善面貌,而1998 年的世纪大水,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面积地改善了环境意识,如果只就这一点来看,我们是否还会应该感到庆幸呢?

可是大自然毕竟不是总能如此宽大地饶恕人类对她犯下的罪行。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最终还得人类自己解决。环境问题最好不是必须在人民大众的参与下处理。“淮河调查”是一次很普通的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目前还看不到它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作为一个刚刚学习法律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几点疑问,略作说明:

首先,从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来看,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显然要优于农村,严重污染的农村地区人们对环境关注程度要胜过轻度污染的农村地区。这其中有经济水平的差异,更有知识层次的不同!两者的比较自不待言,对后两者来说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地方上的百姓自发的追根求援,寻找出路解决困境。这一过程伴随着向上级反映、跑主管部门、奔走呼吁,渐渐的便形成了意识启蒙,包括环保法律,许多村民便会走法律诉讼这条他们认为很“了不得”的路。可是如果我们仅仅让这些常常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如此充满坎坷的寻找法律武器,又于中心工作有何益呢?宣传环保意识要与切实解决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老百姓看重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法者,越是基层越是如此。

我们的个别基层和中上层官员,总是拿政绩来衡量职责轻重。虽然有政府任期环保目标责任制的约束,但法令由政出的现状却可以使个别人在工作中疏忽懈怠。《淮河治理十五目标计划》要求建立一大批用于集中处理污水的处理厂,可是调查中却看到个别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竟然没有连通污染源的管道,这样只有躯干没有四肢的处理厂恐怕只能处理雨水了。既然已经有规模相当大的工程,就应随之产生对应的专门立法,规范这些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和收费。

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法律完全采用行政执法,政府过多、过细的掌握这方面的权力,对于特大的破坏环境和严重污染环境事件,仅仅依靠法律的直接干预显得势单力薄,而仅仅只要行政发威,恶人便会立即绳之以法;政府的包揽并非可以一劳永逸,恰恰相反一些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小私营厂主,他们经营着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厂,小印染厂,即使对法规心存顾忌,也可以枕着污水高枕而卧,地方政府的权柄在此变得软弱无力,法律也成为空头文书。

而先污染后治理在经济上也是得不偿失的。仅以淮河为例:淮河流域污染小企业近十几年来产值不过60 亿,而淮河治理费用却至少需要300 亿。其实,很多地方为了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谓经济增长值,由于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远非其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弥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污染屡禁不止的情况呢?

我们从几个角度分析一下可以发现:

1、乡镇企业排污控制力度不够。

环境执法力度不够。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环境立法工作,也加强了环保执法。但是这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我们的法规体系很完善,然而可操作性却存在缺陷,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处罚亦过轻,导致法律责任追究不到位。二是其他方面的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环保执法的公正严格也存在一定难度。例如,一家化工企业因污染严重,已被环保部门限期关闭多年,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至今仍在生产、仍在排污,并且还开出了一家分厂。同时,环保部门有限的工作人员,面对众多分散的乡镇企业,又缺乏先进的排污监测手段,加强监管力度实在不易。

一是许多乡镇企业当初是因陋就简起家,根本没有考虑到排污、治污,如今要上排污设施,或许其产值还不够治污成本;又想在关门前再捞一把,其战术只能是想方设法与环保部门周旋下去。二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缺乏对区域布局、产业布局的整体规划,加上中小企业仍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使得集中治污不能成为现实,“谁排污、谁治理”成本又太高,经济利益更是使乡镇企业“老板”缺乏治污的自觉性。因此,乡镇企业的超标排污、超量排污的现象就始终不能减少。三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公平竞争的影响。污染防治需要花费大量财物,必然提高生产成本,坚持治理的企业,产品成本要比不治理的企业高得多,相应的约束机制又不完善,便造成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使企业治污积极性大打折扣。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进行存在目标定位偏失和战略脱节。无论是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环境严重污染的历史教训中,还是从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状况来看,环境保护都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时同时追求的目标。然而,一方面,受区价优势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持盲目乐观的偏执己见;另一方面,缺乏对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后果的深刻认识,也就缺乏对自然环境内在价值的切身体认,因而在现代化发展目标中,经济建设、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远非同等对待的三极,而是成为严重失衡的不等边三角形,也就更难让保护环境这一理论目标,通过有效的传导达到所有公众,并形成观念、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形成自觉行动。

同时,与经济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相比,与我们经济发展的详实指标相比,环境保护与发展战略要模糊得多,其实质是未能形成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系统发展战略,仍在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主体利益上存在冲突。正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般地谈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生活的价值,是不难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时,人们常常会牺牲前者而选择后者。这种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利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牺牲生态利益去换取经济效益。有些部门为完成经济指标,无视环保部门一票否决权,放任甚至保护重污染企业和“五小”企业,不该上的项目上了,不能发展的发展了,主张所谓“富起来再说”。二是自身的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牺牲别人的生态利益去获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将污水排入下游地区,但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来自其他地区的污染转移之苦,最后不得不接受环境整体恶化的后果。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主体的利益冲突是长期存在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环境意识与全面的发展观,环境也走不出日益恶化的困境,有效治理就将是一句空话。

4、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内在规律限制。现代化初期环境污染是一种历史现象,对污染问题的认识也需要一定时间,由保护治理为主转变为环境改善为主的战略,亦需要有认识过程,这里,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和重要。同时,环境改善不能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工艺,在经济发展初期,这亦有一定难度。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变消极为积极的方法,那就是发展绿色产业,同时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废物资源。我国财政、税务部门等为了扶持进行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 年;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 年;为处理利用其它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引导下,很多企业开始了变废为宝的工程,垃圾的转化和利用,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已开始形成。精明的企业家们正从丰富的垃圾资源中寻找新的商机。许多公司正在为大量废旧的铝、钢、木材、塑料、纸张、陶瓷,以及随处可见的各种垃圾寻找重新利用的途径。

自2003 年1 月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一条规定:“为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本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组织、实施清洁生产。

自2003 年9 月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为了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

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两部法律的实施对生产建设中有害环境的环节进行了有力的限制,但还要在实施中产生效果。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之冰山建设既可以指我们的“淮河调查”,也可以形容目前我国环境法体系在法制理想蓝图中的地位。共同实现我们的国际宣言需要好长一段路要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