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惜秦皇汉武 -- 上庄步校

共:💬800 🌺5054 🌵2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

你说的这些我很认同, 只是在细节上, 相信还有拓展的余地. 例如,

我自己感觉,毛泽东时期对农村有相当的返还措施,但的确不是产品返还,而是知青下乡以及赤脚医生下乡等等,事实上对农村实施了大范围的和几乎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不过很多人不认可,反而当作其的罪状。

知青下乡, 可以看成国家以极低的代价征用了这些人, 然后让他们服务于农村建设. 这里面, 知青们总体而言有所付出和牺牲, 而农村和农民则从中获益. 这笔帐如果只算一头, 肯定会有所偏颇. 也许在现在, 由于各种原因, 公平合理的衡量其中得失还不太可能. 我们所能做的, 也不过是平衡而冷静的把整件事描绘出来. 从这一点也能理解, 为什么无论左边还是右边的群众, 对于某些叙事(官方, 媒体, 偏激网站)中仅仅是有意无意的忽略, 都十分敏感, 进而愤怒.

第三,毛泽东时代的基建和当时的国民经济规模对比极为庞大,但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基建投资很容易导致的通货膨胀。对比一下当初朱镕基为了控制通胀实现“软着陆”停建了多少基建项目,这次的四万亿已经导致有人在谈论通胀的危险但是能干的事情能有多少还是个悬念,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经济失调的不利后果在计划经济中同样存在. 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胀, 可能会以短缺的形式出现. 对于生活用品, 则是商店货物缺少, 排队增多. 有人认为三年饥荒的粮产下降, 部分原因是有些地方征用农村劳动力建设水利过频过密, 以至于耕种季节投入不足. 那么粮荒同样也是隐形通胀的表现之一. 生产资料例如钢铁水泥, 其供需受计划控制更强, 加上固有的工业规律, 增产不易. 这样一来, 基建的扩大可能会挤占其他工业部门的正常建材需求, 政府和工厂也可能为了满足需求盲目扩大生产, 以至于成本暴涨. 而这些现象, 相信我们都看到了很多.

很多人都试图理解那个时代, 只是努力方向不一样; 而且在经济学里面, 这种努力也不太引人注目. 葡萄的工作偏向决策方面, 他要寻求的未必都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时候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理由就够了; 而这在理论工作者看来, 可能还少点什么. 其中并不存在谁天生比谁高明的问题. 同样, 刑部大人的理解, 相比较高朋满座所引述的论点, 在我看来是另一种角度, 所用的假设和理论工具都不太一样. 所以, 要想推翻那个论点, 在您的体系内部好像是办不到的, 只能诉诸于其他的手段, 例如从数据出发做实证研究, 看看这两种机制哪个效果更明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