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所大学五十多年来的零星琐事1 -- 东张西望

共:💬52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一所大学五十多年来的零星琐事2

二,从无到有的五十年代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这是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十年。到了五十年代末,学校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一所完备的工科大学。

又是一个夏天,一个年轻人背着铺盖卷向学校大门走去。提起这个人可是大大的有名,他不是旁人,正是我爸。这所学校是他填的第十七个志愿,也就是倒数第二个。我爸年轻时立志这辈子为国防科技做点贡献,所以他的第一志愿是哈工大,按他以后的说法,分数肯定是到了,可他当时被美好的憧憬冲昏了头脑,忘了(其实是他当时根本不懂)家里是什么成分,能让你读上大学就不错了。我倒是要感谢这个政策,如果我爸去了东北,别的不知道,肯定是遇不上我妈了,那也就不会有我了。人的一生很大程度是由很多不能预测的小事所决定的,其中有很多个人不论多努力都控制不了,也无从选择。既然这样,那就无论什么结果都开开心心地接受吧,毕竟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可惜我爸很久以后才想通这个道理(比我差多了)。但不管怎么说,他开始了大学生活。

其实那时候学校已经通了公交车,我家虽然和那时大多数人家一样,都很艰苦,倒还不至于需要徒步从家里走到学校。问题是这票价设计得不尽合理,从终点站到学校的前一站一毛钱,而到学校这站就要一毛五。因此,包括我爸在内的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选择了走这一站路。

都说上海人精明、会算计,可这也是让没钱给闹的。当年的老师学生们心安理得地在前一站跳下车,结伴走向学校,根本不用不好意思,因为大家都一样,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可是现在,同样是这些人,当年热衷于锻炼身体的教师们出门拦起出租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也是那样的心安理得。

这站路我爸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先是和同学同事一起,后来和我妈,再后来抱着我走,最后改成搀着我走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二十多年物价没有变动过,当然了,工资也没长过,大家都和原来一样的穷。

忘了从哪一天开始大家渐渐不在乎这五分钱了,而路两边残存的坟地也慢慢变成了高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