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您和楼主各自举了70年左右的例子,都认为自己的例子更能代表当时的普通百姓。一个认为是蓬勃向上的,另一个则认为今不如昔,还不如解放前。俺是个“经验主义”者,以俺个人的当时的经历,俺更认同楼主的的蓬勃向上一说。
本来,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时代的认同有差异是正常的。可是,您帖子中所给出的例子,一点也不支持您的结论,甚至和您的结论可真是够“南辕北辙”的。再看到还有几位兄弟姐妹竟然给您的帖子送了花,俺觉得有必要跟他们掰活几句数据统计和数据代表性的问题,俺尽量少用统计学术语。
用统计数据来表示经济的状况或产品的质量,对现代社会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你看那华尔街,股市每天都在跟着着数据的到来而升降,大到全社会增长率、失业率、小到某个公司的季报或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量等等。要想使统计数据有代表性,最好是有总体统计,即把每一个个体都统计到。全国的粮食产量就是这么统计上来的。
有些时候,总体统计是不可能的(譬如子弹哑火率)或是太麻烦。因而就用抽样调查来代替。抽样调查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抽样必须要随机,比如你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计算北京成年男人平均身高的话,你既不能到国家男篮去量,也不能到体操队去量,就要到大街上,胡同里,逮一个算一个。二是抽样样本数量越大,得出的数据和全统计数据靠近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回到你们两个的例子上,首先俺相信你俩的举例是真实的,也相信你所说的五个没有变是真实的。从抽样调查方法上讲,他的例子的缺点是样本数量小,仅代表女知青个人及她几百个知青同伴的情况,用来代表全社会的话,可能会有误差。你的例子的问题是抽样不随机,因为调查的范围已经讲明是“20个落后“生产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所以用来代表全社会普通人的状况的话,绝无可能正确。73年搞这样的调查,估计是为了分析这些大队落后的原因的。
以上只是从统计方法上的分析,下来再看看哪一位的调查结论更符合实际全统计数据。本人偷懒,用西西河友找来的全国统计数据,单比较粮食增产幅度:
全国 40656 40067 42646 44529 43055 43310 万吨
----------------------------------------------------
全国 76-78总产 79-81总产 79-81/76-78增产率
123369 130894 万吨 1.061 (6.1%)
总结一下计算结果:
66---70年 (文革最乱5年) 五年平均年增长 4.5%
76---80年 (联产承包78年开始) 五年平均年增长 1.3%
79-81/76-78 增产率 6.1% 三年平均年增长 2.0%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楼主是85后,哪里上山下乡去。 燕庐敕 字0 2010-09-20 20:17:07
🙂通过这样的知青去了解“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 17 野芹 字599 2010-07-11 06:36:54
🙂开发新种子和生产足够的化肥是需要时间的. 8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4077 2010-09-24 20:12:10
🙂你提到的这个调查从统计学来说更不能代表普通老百姓
🙂您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 liupang 字86 2010-09-21 00:28:55
🙂您的数据我都没有意见,花! 4 野芹 字255 2010-07-21 09:29:37
🙂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看法 2 老拖 字456 2010-07-11 01:29:31
🙂有道理,基层组织我感觉城市里也许可以从现在五十岁左右这代 1 酥油茶 字54 2010-07-11 05: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