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开发新种子和生产足够的化肥是需要时间的.

有人显然也很少看批文革的资料,看了也不上心,前些天在天涯,有人贴了个专家写的批文革的贴,漏洞百出.

文革所谓经济不好的一大罪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怎么不合理哪?工业比重增加,并在发展中有破坏环境的情况,.

基本是瞪眼说瞎话的产物,发展工业增加其在经济中的比重,并把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当作不可避免的代价,不是一直在作的么?前面作就是错的,后面一样作,就是成绩.

还有一个搞笑的是,有些资料把人均粮食少(一般不谈同期人口增加),和在农产中粮食生产比副食生产更受重视,作为文革经济不好的理由,一起批.

作为农业方面不合理的罪状,而其中的前后矛盾,一点都不在乎,

喜欢谈文革,那就先多看看批文革的资料,看时再顺便用点脑子.

另外还有一个搞笑的是上山下乡,上山下乡,事先说的就是叫知青去农村搞农业建设,结果叫他们去了,也是在搞农业建设,可搞建设是好事阿,所以就要花大力气,把上山下乡,论证成刻意迫害,以证明,虽然说的是叫他们在农村建设,做的也是在农村建设,但真相是毛泽东要迫害这些人,当然这个思维过程是他们替毛作的,虽然当年的宣传也好,实际工作也好,都摆在那里,但真相一定是他们认为的那样,你不认他想象的真相,认客观摆在那里的东西,就是坏人.或被洗脑了.

说个有趣的事,当年文革完,号称是家家吃螃蟹大庆,都是三公一母.

  

  

  说来有趣,不过有没有人想过,当时中国十亿人,上亿的家庭,

  

  

  那来的那么多螃蟹?

  

  

  

  还一定要三公一母,要知道这种东西,一向是母的多,公的相对少,专按这个比例,就更难搞了.

  

  

  吃螃蟹的肯定有,不过,其码不会比当时的螃蟹更多.

  

  

  至于当年有多少螃蟹,

  

  

  那位对当年水产产量有了解的,给普及一下.

  

有关票的问题,请参考在生产过程同时,人口的增加.

  

  是人口增涨,超过生产增长,造成的物资虽然增加,但却越来越紧张.

  

  

  有关计生问题,也不是一个政策就能解决的,最简单来说,

  

  

  你用套,要有相应的橡胶工业,用药,要有相应的药业,这都是要一步步建的.

  

  

  想想吧,一亿对夫妻,一周如三次,一年所需的计生用品,超过一千亿份.

  

  

  当时中国不止一亿对夫妻,

  

  

  但橡胶和药业,要保证一年几千亿用量,可不是发展个三年两年就能行的.

  

  

作者:断臂残刀疲败兵 回复日期:2010-06-01 15:11:36 

    

    

    

    毛计划的肯定和邓不一样,这是肯定的,但说毛不打算开放的人,数学一定不及格.

    

    

    因为他不知道,1972是排在1976前面的.

  

  

  

  作者:大三元字一色 回复日期:2010-06-01 18:04:43 

    早在70年代初就有投入巨资的“四三方案”了,不过这些项目投入产出比较慢,恰好邓上台后开始大规模产生收益,于是功劳都归邓了。

    

    比如【引进的四个大型化纤厂1982年全部建成投产后,中国从1984年起就宣布取消使用了长达30年的布票,敞开供应纺织品。引进设备建成南京烷苯基厂后,用石油生产肥皂、洗衣粉,能够满足全国市场的需要,取消了凭证供应】

    

    实际上设备是毛时代投资建设的,但产出的效果,取消布票、肥皂票的功劳是邓的

  

http://www.ceco.cc/articleinfo/detail_cn_38_256_6951.html

156项重点工程列表

 156项工程企业现状

http://mememevvv.blog.163.com/blog/static/24821352010122111431988/

[转载]“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成套设备项目

好好看看,这两个列表吧,这比文人的顾左右而言他,东绕西绕的瞎扯,有说服力多了.

建国初的情况是,西方技术比较好且全,但他们从不作亏本买卖,也不轻易帮人,特别是有大国潜质的.

苏东重工和军工比较强,虽然不是最高端的,但全,且相对等级虽不是最高,也可算高端.

不过说实在的,斯大林也不是个爱作亏本买卖的人,且对中国说实在的,是不大看的上的,并不觉的比其它小弟有什么特别的.

朝鲜一战,叫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份量,这份量是用血换来的,而不是那个文人的口水,清朝到民国,会喷口水的文人从不缺,从来没换来过这份份量.

这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为中国打下了基本的重工和军工的底子,但苏轻工弱,是一贯的.

所以靠这些东西,中国虽然大发展,但民生方面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人口在和平环境下大增涨,人均情况更是增加不大,事实上为了保证基层,特别是在人口增涨中占主力的基层民众的生存,还把原本生活相对高的人,的生活质量也高度压缩了.

这也是为什么所谓JY普遍骂毛,同时基层生活也并不特别好的原因.

当然,除了固有资源与人的矛盾外,持政操作中,因失误造成的浪费,也是存在的,这也是现在右派主要拿来攻的位置.

七二年转西后,

中国从西方引进的,主要就是对应苏不足的轻工,也就是民生产品.

不过建成周期较长,所以,毛布下了局,但并没看到结果的那一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