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在日本念大学一 -- 冰排冻骨

共:💬672 🌺663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日本念大学 四十三

“排骨老兄啊,你拿到大三的成绩单了么?”2007年3月的一天晚上,正在家里翻着就职周刊的排骨接到了大米的问候电话。

“嗯,唉,别提了。我单位掉了不少,虽然还不至于留年,但我大四日子难过了。”排骨最后一年居然还留了31个单位,其中12个必修。也就是说,如果排骨修不到31个单位以上,或者必修单位掉一个的话那排骨就要悲惨的留级了。

“呵呵,放心,老师们不会怎么刁难大四学生的。对了,我想问问你修的几个课,海洋法好修么?”

“很容易呀,就看出勤率和一篇论文。其实去不去都无所谓,你招人代签,最后交一篇论文就行了。”排骨的海洋法是拿了A,这在排骨的成绩里算是非常不错了。为了写最后的海洋法论文,排骨把在网上的抱扑仙人的海洋权益漫谈看了好几遍,凑了其中的几段写了一篇报告交了上去,拿到了这大三唯一的一个A。

“哦,是么?我明白了,那我今年也选这个课。我只剩下6个单位了,有这一门课再修2门,我就可以确保毕业了。”

“真幸福。”排骨羡慕道,大米是好学生,因为成绩优秀连续4年拿到文部省的私费留学奖学金,光这一点就让大家羡慕不已。“对了,毕业之后的出路你想好了么?”

“我想好了,我去念大学院。拿到修士学位之后再看看有没有出路,现在就职我觉得有点还是学的太浅。”

“你是好学生,又还年轻,去读大学院挺合适。我是不想再念书了,念完修士我就30岁了,还是早点就职吧。”

“嗯,今年就职形式很不错,我们学校在日本好歹也有点名气,相信就职会很容易的。”

“但愿如此吧,要不然这个大学可算白读了。”排骨笑道。

“那下下周你去学校吧?”

“去,我还要选31个单位的课呢,我当然要去。”

“那我们下下周在学校见吧!”

“OK!”

排骨放下电话,继续看着自己手中的就职周刊。

--------------------------------------

日本的就职很有意思,值得好好讲讲。

1952年,日本企业和日本的大学以及短期大学签订了一个就职协定,规定了企业要想采用学生必须等到大四秋季以后才行。这是因为当时借着朝战的特需东风,日本企业需要大量人手。虽然今天日本大学人人能进,但那时候能上大学的都是一流人才了,为了能确保人才企业经常在大三的时候就去学校招人了。这让学校非常恼火,因为企业过早接触学生会影响学生剩下的学业。为此,学校和企业扯了好久,最后坐下来签了一个协议,这就是这个就职协定诞生的由来。

就职协定一签就是45年,因为只是日本的经济界和教育界的书面协议,没有什么法律效益。所以即使违反了这个协定,日本的教育界最多也就是在自己办的报纸上骂两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并不遵守就职协定,在大四之前就去偷偷得接触学生给出内定的事时有发生,这种方式在日本叫做“拔青苗”或者“买青田”。

到了1996年,就职协定已经名存实亡,就干脆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日本经团连签订的伦理宪章,规定了企业要给出内定必须要等到学生大四开学,也就是4月份。

这个伦理宪章也只是一个约定,不具备什么法律效益。但因为是日本经团连自己带头签的,所以各个企业多多少少要顾忌一下。所以,现在日本的就职活动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这时候主要是各种说明会,学生在说明会上看中自己心仪的公司了,就会投简历写entry-sheet参加笔试,然后是公司的书类选考。如果书类选考合格的话,就会参加下一轮面试,这样的面试多则5、6次,少则2、3次,遵守伦理宪章的公司最快会在4月1号以后给出内定,剩下的一年时间就是快乐的后学生时代了。

当然,日本很多外资企业并不遵守这个联合宪章,所以外资系的投行一般是最早给出内定的,想去外资投行的学生必须很早就要进行就职活动了。

如果你想去大公司,那就要看看你够不够身段了。一般日本大公司会收到成千上万的entry-sheet,大部分的entry-sheet都会被扔进垃圾箱,这时候能够留下来的就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了。某些大学在这些大公司的前辈们会给后辈们一些照顾,比如看到有自己学校出身的学生的entry-sheet就会约出来喝喝茶,谈谈心,觉得值得培养就给予一些指点,告诉后辈该怎么对付下一轮的面试,在他们认为在这个公司里多一个自己学校的后辈是对他有利的事情。

庆应大学也就是因为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所以一直都是就职的热门大学。

2007年日本的就职战线也是一片大好,报纸媒体都在一个劲的宣传, 尤其是金融行业,三大银行招聘5000人,排名前20名的银行总共招3万人,这是十几年来没有的状况。很多就职专家都感叹道:自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已经快20年没有这样的火爆就职场面了。

都经济萧条17年了,总该有好转的迹象了吧? 谁让日本高龄少子化呢,到了这种时代还不是抢着要人么?这种气氛也无形的影响着学校,学校里的同学见了面都在互相交谈着自己今天去了什么公司面谈,哪个公司的气氛不错,哪个公司的奖金丰厚,哪个公司的美女帅哥多。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样的繁荣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惜,一片大好的就职场面只是昙花一现。

排骨也和大家一样,是这就职大军中的一员。天天参加说明会,看就职四季报,坐在学校和家里的电脑前写着entry-sheet。不错的年代,不错的学校,也让排骨觉得,自己的就职最多2个月就能搞定了。

4月初,排骨和大米又坐在了学校里的食堂里。

“今年课选好了?”大米问排骨。

“恩,选好了,我选了48个单位。”

“啊?这么多?”大米有点吃惊。

“你以为我想选这么多单位呀?我要今年拿到31个单位才能毕业,我不得多修几个?万一落几个也好补充呀。”

“倒也是,我就轻松了,今年差6个单位,其中我的研究会和毕业论文占4个单位,剩下2个单位随便选一门课就搞定了,我就选你说的那个海洋法了,确实挺轻松的,今年我每周只要有一天来学校就行了。”大米的最后一年非常轻松,基本上就只要准备一篇毕业论文就行了。

“你就别在我面前说这些了,我辛苦死了。上午8点钟爬起来赶通勤电车去一家公司听了说明会,刚刚结束就赶回来上课了。我最后一限还有课。”

“啥课?”

“德国法演习。”

“哦~!!那个奥斯坦老师的课?”奥斯坦是法学部里少见的外国教授,上课很风趣,人也长的帅气,还不到40岁,给单位也很容易,所以在庆应很受学生的欢迎。排骨也是听同学说“奥斯坦的课只要你去了就能拿到单位。”才选修了奥斯坦老师的课。

但没想到奥斯坦却是最让排骨头疼的一个老师。

第一天上课,全班有大约30多个人。奥斯坦一进教室,看看人也不多,就说我也不站上面讲课了,大家围坐成一个圈子吧,这样感觉亲切些。大家没有意见,一起动手把桌子围起来了。然后奥斯坦就开始点名了,别人都没啥问题,念到排骨名字的时候犹豫了一下:

“gei桑!谁是gei桑呀。”

排骨举手:“是我。”

“哦,我没见过你呀,你咋选了我的课呢?”

“我听同学介绍的,说奥斯坦老师的课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很有人格魅力,所以我就选了。”

“哦~,我说gei桑呀,你学过德语么?”

排骨一皱眉,总觉得听着别扭。排骨本姓Ge,日文汉字念katu,在填学籍卡的时候排骨没有填日文汉字而是填的中文拼音。所以奥斯坦拿到排骨名字的不知道怎么念。就用德语的发音念了出来,发的是gei,可排骨怎么听怎么像是英语的gay。

“没有。”

“那你上这个课就吃力了呀,这里大部分人都有德语基础的,我这个课主要是看德国的文献然后讲解,大家轮流发表的,你不懂德语怎么办呢?”

“我会努力的,您放心吧,奥斯坦老师。”排骨自信满满,心里却暗暗叫苦。排骨的法语是刚刚脱离苦海,美加子老师格外开恩,才让排骨在二、三年级拿到了法语单位,终于修完了必要的外语课程。还没喘口气呢,又要开始德语的煎熬了。但是不选也不行,因为课程已经定下来了,虽然可以改,但演习单位最容易拿的就是这个老师的课,可不能轻易放弃,现在的排骨是每单位必争,再说了,30多人轮流发表,估计三个月以后才能轮到排骨,怎么都会有办法的。

“那好吧,那刘桑,你也是中国人帮帮gei桑吧。”奥斯坦让一个姓刘的中国人坐到排骨边上,没事帮帮排骨。小刘人很不错,和排骨一样也是南京人,现在是大学院二年级研究的是刑法。有小刘的帮助,排骨的德国法演习还算学的凑合。

白天在学校里上课,空闲时间里排满了各个公司的说明会和面试,晚上,排骨在家里看看各个公司的情报,考虑着下面该投哪个公司简历,该怎么对付公司人事的面试,日本大四学生的生活大都如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