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共:💬2898 🌺24009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竺可桢的结论是他50年的心血,相当可靠

红梅

王安石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梅花傲雪是近代文学作品里再常见不过的比喻了。可在王安石时代(1021年—1086),确是”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而北方人(淮河以北)根本就见不到梅花。

至于为什么多报,细节可能需要懂行的人分析宋朝税制。 但参考我们之前的农业税,农业税并不多,但三统五提之类的搭车收费更可怕。确定户头,以户为单位收税,就有可能让地方官做大户头数。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记得王安石变法中的一条就是三丁抽一,这样民间分户的动力可能就很强烈。也许百姓大量搞假离婚弄出大量名义上的一人一户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公司里有几对要买房的同事就在商量假离婚,面对买二套房要多花几万块钱的法律,假离婚就成了很多人切实考虑的选择。我相信宋朝人估计和今天人没大的差别,如果分户能逃税逃兵役,那么故意分户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北宋史书记户不记口是特例。其他历朝历代史书,都是记户又记口的。也可能北宋2088万户对应人口只有5500万左右,是制度造成的特例。

竺可桢的气候研究非常严谨,这是竺老50年艰辛收集,光笔记就超过900万字。关于北宋部分,你看看竺老原文吧。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纪中期,气候变得和暖了。公元65

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八世纪初和九世纪的初和中期

,西安的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池都种有梅花,而且还种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宫中柑桔

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

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

梅树了。宋朝诗人苏轼(公元1036—1101年)有“关中幸无梅”的诗句。王安

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不

识,浑作杏花看”的句子。从这种物候的常识,就可知道唐宋两朝温寒的不同。十二世

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还可以通车。太湖和

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落雪频繁,而且延到暮春。根据南宋的历史记载,

从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4月9日,比十二世纪以前

十年的最晚春雪约推迟一个月。公元1153—1155年,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

冰。公元1170年阳历10月,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现在,这种现象是罕见的了。福

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

110年,另一次在1178年,均在十二世纪。

日本的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日本的樱花盛开,从公元九世纪至十九世纪,均

有日期的记载,从而保留了一份物候记录。这个樱花开放时期,以第九世纪为最早,第

十二世纪为最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