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惊彩一跳,万古流芳 -- 纤纤淑语

共:💬97 🌺4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问题是,屈原干了啥?

屈原投江当然是其个人的悲剧。尤其是这个悲剧是发生在楚国战败,国王被俘的情况下。

然而,太史公在屈原传里说了半天,我们只看到了屈原的文采横溢,却没有看到屈原的政治举措。

文采横溢,并不代表其人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更不代表其政治主张能够强国。在太史公的煽情文字下,失宠的屈原俨然成了楚国兴衰的关键人物。虽然我们实在不知道他到底干了哪些富国强兵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又给楚国带来了那些影响。但太史公轻轻点出其劝阻怀王出访秦国,怀王不听,最后被秦国扣留,于是通过这类“比兴”手法,读者自然而然就认为屈原是个能臣。而楚国被秦国打败,国王被扣都是不用屈原的缘故。虽然在实际上这和屈原能不能治国,能把国家治理得多好根本没有关系。

太史公接下去又写了《贾谊传》,用了完全相同的手法。如果不是《汉书》中的《贾谊传》比《史记》详细得多,并且说到了贾谊的真正功绩。那么贾谊不过是另一个失意文人罢了。

中国人往往有个“忠臣+失意文人”情结:忠臣必是好的。而忠臣必定等同于能臣。忠臣必然不能见容于奸臣。国君被奸臣蒙蔽,疏远、迫害忠臣,导致忠臣失意。于是反推回来,失意文人必然是忠臣。国君不听失意文人的,就要倒大霉。

这个情结虽然未必是从太史公开始,但太史公是第一个在其文字中完整表述这个情节的。而老百姓受了影响,又逐步演变成了“清官”情结。

呵呵。忠臣、清官固然是必须的。但忠臣清官可未必就是能臣。至于失意文人就不过一群不得志的酸包罢了。

通宝推:南加菜帮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