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黎阳:为肖传国说句公道话(一个海归的杯具) -- 迷途笨狼
有道词典
人家的意思很明确,翻译成写作报道不如翻译成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是不可接受的。
但不要忘了原因,原因是
方的这篇文章发表于南方周末
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用实验对这个“感情说”进行了验证。
他们让试验对象对60个难题做出决定,并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技术”监测大脑
功能区的变化。大脑功能区被激活后,那里的血流和脑氧代谢都增加,用磁共振
对大脑进行扫描就可以形象地展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活动情况。这60个难题分为
三组:一组是与人身密切相关(也即可能会调动感情)的道德难题,包括“天桥
难题”和其他类似的道德难题(像偷了一个人的内脏器官去拯救五个人,是否应
该?在救生艇因超载面临沉没时,是否应该把某个人扔到海里?等等);一组是
与人身关系不密切或无关的非人化的道德难题,包括“电车难题”和类似的道德
难题(例如捡到了钱,该不该还给失主?);还有一组做为空白对照,是与道德
无关的难题(例如出门旅行,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好?)。
结果表明,人们在判断人身化道德难题时,与判断非人化道德难题和非道德
难题相比,大脑中与感情有关的区域明显变得活跃,而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则活跃
程度明显降低(以前的研究已表明,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大脑记忆区域受到
抑制)。少数人对“天桥难题”这类问题做出了“应该”的回答,而他们花的时
间要比那些回答“不应该”的人长得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要花更多的时
间思考,让理智战胜感情。而对非人化道德难题和非道德难题,回答“应该”和
“不应该”所用的时间没有差别。
这个实验结果,对主流哲学家是个打击,他们向来主张道德判断是纯理性的,
而现在却必须考虑其中的感情因素。但是,这个实验其实并没有解决这些道德难
题。它并没有告诉人们,把一个人推下天桥救其他人是对是错,而是告诉人们,
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是对是错的选择。换句话说,它只是揭示了人们做道德判断时
的一个心理机制。有一个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在我们对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有了
更好的理解之后,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决定?如果会的话,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们知道对“天桥难题”的选择原来是受情绪影响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人狠下
心来理智地选择“应该”?是否应该选择“应该”?哲学家们不必担心失业。
2001.9.20.
(原始论文见Science, 293, 2105-2108)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TMD,笑S我了 红霄帐底 字27 2010-09-28 01:03:06
🙂《科学》杂志自己都不认为是抄袭。 njyd 字0 2010-09-28 00:45:57
🙂科学杂志原文,附翻译 2 陈王奋起 字1343 2010-09-28 06:27:56
🙂原来可以这样啊
🙂在美国公司里面说"你的行为是not acceptable 陈王奋起 字70 2010-09-28 18:44:53
🙂您又在偷换概念 史节 字206 2010-09-28 20:57:08
🙂为了不道德的方,浪费2铢, 最后一贴! 陈王奋起 字494 2010-09-29 03:46:25
🙂您是科学杂志编辑肚子里面的蛔虫? 史节 字395 2010-09-29 17: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