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论】争议贴汇总(去掉了针对网友个人的争论部分)。 -- 阿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 张学良尊老蒋令,不战而让东北从战略上看无大错

@ www.cchere.com 西西河 中文文化网

1排 张学良尊老蒋令,不战而让东北从战略上看无大错,但具体如何执行却费思量.请看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点击:108--不爱吱声 发表: 2003-07-22 13:37:50 楼主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解析】

敌方已占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为了避免与敌人决战,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也是一半失败,而撤退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还可以诱敌,调动敌人,制造有利的战机。总之退是为进。

何时走?怎样走?这里要随机应变,学问大得很。按语中讲的毕再通用缚羊击鼓蒙蔽金人,从容撤走的故事,就显出毕再遇运用“走为上计”的高超本领。

【探源】

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

【故事】

再说一个城濮大战之前,楚国吞并周围小国日益强盛的故事。

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人人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象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应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

2排 莫非东北抗联抗日义举和烈士??的牺牲是没有意义的?--老政委 发表: 第2

抗联能坚持,小张却跑了,还跑到陕北撞了个鼻青脸肿.

我想夸奖他,可让我怎么夸奖他?!

――――――――

3排 当然有意义,但是张学良作为国民政府体系内的关键人物--阿康 发表: 第3

他不可能直接去做这样的事情。

他必须配合整个国家的政策,比如开始时国家向国联投诉,你就不好去扩大冲突,

后来国家直接同日本交涉,以争取时间,也就不好去激化矛盾。

日本早就在说中国不成其为一个统一的国民国家,因为中央的政策,命令从来没有人听,

这种话在国际上是很容易混小视听的。

其实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回南京,也是有这个考虑的,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国际威信。一个混乱的国家,如何能够赢得国际信誉?而信誉又同贷款,支援等事情息息相关。

张学良支持抗日义勇军都是暗中支持的。也就是说,在配合整个国家“和”的表面上,他还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3排 我敬重抗联的英雄们(脱帽),从全国抗战的角度,张又没大错(不是汉奸!!!).--不爱吱声 发表: 第4

这正是我写的,东北有很多优秀儿女不会让小日本舒舒服服养肥膘的.可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东北军在明知不胜的情况下与小日本拼光了(不是我悲观,事实而已),再到山里打游击呀.

――――――――

3排 有意义呀,拖了小日本的后腿,为大前方换来了宝贵时间--宁子 发表: 第5

――――――――

2排 蒋委员长和毛主席就象三国火烧赤壁前的周俞诸葛亮,研究对日战略时,--宁子 发表: 第6

各自在手心上写好字,然后一对,都哈哈大笑,老蒋写的是“以空间换时间”,老毛写的是“论持久战”。其实毛主席更高兴,因为“汉奸”,“不抵抗”的帽子都让老蒋戴了去了。老蒋心里明白,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让他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呢?这就是抗战结束后,为什么老蒋非要把老毛灭了不可,这口气出不来啊。

――――――――

2排 问题在于张学良的撤退不是任何一种--香山居士 发表: 第7

日本人在东北舒舒服服地养膘,壮了以后在侵略华北。

――――――――

3排 这不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而是政略问题--阿康 发表: 第8

――――――――

3排 如果东北军出个毛泽东,或林彪,玩玩四渡辽河的把戏,或地道战什么的--不爱吱声 发表: 第9

是不是管用的.可惜小日本好象没什么派系之争可用.

――――――――

3排 同意,这是我为什么说,他的撤退方式有问题.但就此认为他卖国有点过了.--不爱吱声 发表: 第10

――――――――

2排 Re:张学良尊老蒋令,不战而让东北从战略上看无大错,但具体如何执行却费思量.请看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不爱吱声 发表: 第11

具体说来,当时国军却是实力不如日军,而且内有共产党牵制.我以为老蒋原是想先让出东北,诱敌深入,不然会过早与日军决战,而明显装备士气都是日军占优,决战对抗战不利,而迟久战对中国有利(与毛观点同?!),因为后勤上日本不可能支持太久,即便他们占据东北,建立满洲国,但别忘了,有中国政府在,有张领导的东北军在,东北人民不会痛痛快快地让他们利用所有资源的.然后就是日本得寸近尺,想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继而整个中国,但蒋就是不垮,跑到重庆继续指挥全国抗战,因此最终小日本也没击败中国.中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教育经济(四个现代化)在继续.但是怎么跑确实有待研究,我们只能做事后诸葛.

我的意识是看张学良让东北还是应该终合起来看,不能过与简单认为,不战就是投降或是卖国.

――――――――

3排 你也要看到另外一点--阿康 发表: 第12

日本占据了东北,占有了东北丰富的资源,幸亏当时东北还没有发现石油,

否则日本真的不必南下东南亚了。

沈阳兵工厂也供给了日本大量的军工需要。1930 年东北兵工厂就能够造的重炮,到了1942年中国还没有那一个兵工厂能造。

中国,日本,到底谁的准备更多一些呢?

东北军不离开华北,日本就要进攻长城以内的地区,国民政府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只能把东北军调开,甚至中央军和国民党部也被迫离开华北。

后来松沪战场进攻的日军里面就已经有伪满的军队,全中国的伪军里面,伪满洲国军队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1931-1937有七年时间了,原来8-9岁的学龄儿童,已经到了可以征兵的年龄,再拖下去,真的是满洲国的青年会穿着日军的军装来征服中国了。

――――――――

2排 华北是不是也可以不战呢?反正山东老韩是让老蒋给毙了.--老政委 发表: 第13

――――――――

3排 局部抵抗中国是打不过日本的 ,华北已经是全面战争了--阿康 发表: 第14

中国只有打持久战,消耗战,耗日本的国力,人力,苦守待援,

促使,等待国际局势变化,才是胜利之道。

――――――――

3排 我就是抛砖引玉,实际自己对兵法也不太懂(但有点兴趣)--不爱吱声 发表: 第15

但总觉得当是老蒋或张学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

4排 当时中国的内外部环境确实非常险恶--阿康 发表: 第16

西方因为3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袖手旁观,苏联对新疆,外蒙虎视眈眈,

中国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国,甚至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心采购武器的地方。

而国内国共内战不止,军阀时时叛乱,宁粤纷争不以,918事发的当年中共在江西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一个正式的国家, 1931/5 粤系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中国可以说是散沙一块。

别看大家叫唤抗日都很响,热河抗战的时候,

(1933年1月17日) 张电蒋:

“热军一部防守,而各军杂,意见分歧,统率无人,所有一切布置亦未能臻于巩固, 日军俏由各处乘虚进攻,则前途变化洵属在在可虑,现正调孙魁元部开往热北,并拟派张委员作相即日前往统属冯占海所部作为中心势力,并联络其他各部一体防御,惟该处情形极为复杂,仓卒整理,亦难期其于事有济,良为末雨绸绍,力图周密计,拟请迅赐电调中央军及晋军即日开赴热东一带,以增实力,而备万一,否则战端一起,深恐局部稍有不支,全局大受影响,事机迫切,间不容发,职部军队实不足分配,热边之战,恐即在日前,万乞迅赐裁夺,即日实行,不胜企祷之至。”

(1933年2月8日) 张电蒋:

热边风云日益紧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间固早已派军布

防,积极工作,已先后陈明。然白杨关北至开鲁,西至平津,在

在均须设防,原有军队实属不敷分配,早在洞鉴之中。......

但蒋推三阻四,不但自己不肯北上,调动中央军也推三阻四,两个师的军队到达时,热河已经沦陷。

但蒋也有他的难处,他的大部分军队在围剿正试图趁机扩大地盘的中共军队,蒋曾派人去同粤系协商,是否可以调动一部分粤系军队北上,或者抗日,或者去围剿共军,但遭到断然干脆的拒绝。

――――――――

5排 宋末和明末内外部环境也非常险恶,尤其投降派占了上风!--老政委 发表: 第17

完颜康,这伪军比起当年是不是还不算多呀?

最起码张少??没去当伪军,还不错,值得钦佩.

――――――――

6排 中国没有象明末一样亡国,国民政府没有象明朝,南明一样--阿康 发表: 第18

对入侵者和农民起义军两线作战,是不是应该至少部分归功于张少帅呢?

――――――――

7排 你对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要求标准是不是太低了?--老政委 发表: 第19

――――――――

8排 国共由内战到合作,这可是大事!--阿康 发表: 第20

――――――――

9排 无论如何他是主导这一变化的最关键人物--阿康 发表: 第21

而且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国共合作,当然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历史上的任何事情不都是这样?

――――――――

9排 可是没有张的西安事变,何来第一次国共合作.--不爱吱声 发表: 第22

――――――――

10排 友情提醒一下:第一次国共合作?--老政委 发表: 第23

下面引用由不爱吱声发表的内容:可是没有张的西安事变,何来第一次国共合作.

cchere.com ◆不爱吱声 发表于:2003-07-22 16

――――――――

11排 言多必失呀,还是不吱声好啊.--不爱吱声 发表: 第24

――――――――

9排 杨,毛,蒋,周....都有功劳,帐不能只记在张头上.--老政委 发表: 第25

――――――――

9排 至少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部分实现了.--不爱吱声 发表: 第26

至少国民党军队知道该打小日本了,至少国际社会开始援助中国了.至少中国是个统一的国家了.

――――――――

6排 老政委忠于承认张学良不是投降派了,我算没白墨迹.--不爱吱声 发表: 第27

――――――――

7排 【爆笑】张学良至少比吴三桂强嘛!--老政委 发表: 第28

[SHADOW=255,RED,2]很明显的[/SHADOW]

――――――――

8排 没啥好笑的呀,张学良为共和国功臣,吴三桂一变换无偿的小人尔.--不爱吱声 发表: 第29

――――――――

9排 张还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尽职尽责尽本分了吗?--老政委 发表: 第30

――――――――

10排 我认为他,尽职尽责了--不爱吱声 发表: 第31

他用自己的一生自由换取国共合作,而没使国家分裂.如果西安事变后,他换种方式对待蒋,国家真的要分裂了,还谈何对抗日本.西安事变的处理已经证明张那时已经成为敢作敢为的汉子,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六子了.我认为,做为副司令,他已经为民族做了最大的努力与牺牲了!还能如何呢,如果你认为,张只有成为抗日烈士才为尽职,那么比较他最终对民族的贡献,哪个更重一些呢.比较与战死,他的一生被囚,最后终老异乡,哪个更另人叹息呢.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忠孝仁义,他为了忠而不能尽孝,我门后人不能把他的仁义也抹杀了吧.

――――――――

11排 【注意】国共合作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张一人的功劳.--老政委 发表: 第32

――――――――

11排 不爱吱声说得好!--走走看看 发表: 第33

――――――――

10排 问的好,小张不搞西安事变,共匪早就完蛋了--大军西征 发表: 第34

问的好,小张不搞西安事变,共匪早就完蛋了,中华民国也就不会被打到小岛上去了,

也不会有今天台独的问题,小张对不起老蒋,也对不起中华民国。

老蒋当年说我不杀你,让你看看你的行为的后果,小张被老蒋关了那么多年,

而后一无怨言,为什么,委员长是对的,小张心服口服。

――――――――

11排 不搞西安事变,国共也会合作--自向荒郊寂寞红 发表: 第35

李敖的《蒋介石研究》里讲过老蒋派人和共产党接触的事情,陈公博的《寒风集》里《我与共产党》也说过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汪蒋合作时期,陈本来是表示傲气不理蒋介石的,有一次却被蒋介石叫上了牯岭,蒋介石问陈共产党里都认识些什么人,陈答毛泽东比较熟,后来的陈绍禹(王明)等人就不认识了。陈公博在他的文章里写道,当时听蒋这么问就明白蒋是不堪两线作战想联共,但是他自己绝不相信共产党,不愿意帮蒋促成这一件事。

――――――――

12排 中共和国民党的秘密接触,瞒了所有的人,唯独没有瞒住张学良--阿康 发表: 第36

下面引用由自向荒郊寂寞红发表的内容:

李敖的《蒋介石研究》里讲过老蒋派人和共产党接触的事情,陈公博的《寒风集》里《我与共产党》也说过当时南...

建议你杨奎松的<<西安事变初探>>,他的一些文我转到了这里。

中共和国民党的秘密接触,瞒了所有的人,唯独没有瞒住张学良,这是蒋的一个重大失误。这也是李敖立论中最大的错误,张学良不但对这一切知之甚详,而且还向中共表示要向蒋进言。

如果不是知道国共秘密谈判已经彻底破裂,大规模内战迫在眉睫,张学良是不会冒这么大的危险扣蒋的。

――――――――

13排 2位可不要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呀.--老政委 发表: 第37

――――――――

10排 中原大战,张学良不入关,中华民国就完蛋了--阿康 发表: 第38

――――――――

11排 【爆笑】蛋完不了!又越扯越远了.嘿嘿.--老政委 发表: 第39

www。cchere。com @西西河 中文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