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拜山贴兼拜年贴:闲话日本汉学家之内藤湖南 -- 萧让

共:💬33 🌺3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三、文化中心转移论(上)

三、文化中心转移论

据内藤本人陈述,他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是受了清人赵翼 “長安地气说”的启发。赵翼在他的《廿二史劄記》中指出唐代的开元、天宝之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性时期,地气渐渐从西北转移到东北,由安史之乱发其兆。唐末长安城的焚毁,标志着西北地气已竭。女真、满洲兴起,两度灭亡中原政权,是王气聚结于东北的证明。燕京取代了长安,成为新的政治中心。

“地气”一词,也屡屡出现在内藤湖南的著述中。他遍游北京京城、郊县、皇陵、长城之后,认为北京“规模宏壮,不愧大帝国之都城”,可是观其郊野,“旁近之山,皆为光秃,地气之尽,于是见其实状”。民众也无心维护,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面,已经不是一时的政局得失所能改变的,并且断言,就算之后世易时移,中国也不会再以北京为都城。这个他当然料错了^_^

这里所说的“地气”,类似于中国人常说的“王气”,展现出内藤湖南旧式学者的一面。不过,正如,内藤湖南的“文化中心转移论”和赵翼的“长安地气说”仍有不同之处,前者着眼于人文的兴替,而后者只是看重帝业的兴衰。燕京虽然是帝国之都,足称形胜,但还当不起文化中心这个词,起码在内藤看来是这样。

内藤湖南有关“文化中心转移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地势臆说》、《学变臆说》和《日本的天职与学者》等文中,概括起来有以下三重含意:

1. 文化中心将随着时势、地势的推移而变动;

2. 在不同的时间段,掌握文化的人群阶层、以及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中;

3. 文化的传播会产生类似“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现象,后起的民族和地区会以不同的方式反过来对原有的文化中心施加影响。

如前所述,内藤的主要学术观点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他向来反对“中国文明停滞论”,在《学变臆说》一文中,他重申立场。当时有一种说法,指西洋文明是直线发展的,而中国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一直是王朝更迭兴盛衰亡,既无进步,也无变革,就像一个首尾相接的圆,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这就是“环线循环说”。(这说法现在貌似也很流行。)对此,内藤提出了“天运螺旋形循环说”。这名字听起来很玄,内藤阐述得更玄,扯了一大堆“天运”“循环”“宗教”“进化论”乃至“星雾”和“天体”,很容易让人发晕。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文明虽然看似在原地转圈,其实是在螺旋式前进。这是内藤从时间的角度描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

与之对应,中国文化的传播也不是呈直线形的,而是以点及线,向四周辐射,“形成无数支流,缠绕着、螺旋型向前推移”。(内藤湖南:<学变臆说>)这涡状星云核心处的人文荟萃之地,就是内藤所说的文化中心。这是内藤从空间的角度描述中国文化的传播路径。

“中国自古以来,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移动、前进。”从上古时代起至战国末为止,文化中心在洛阳。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文化中心随之移动到长安,汉唐发展到极盛。之后由于地理关系和人力作用,“例如开凿大运河,文化中心的移动也受到影响。……南宋以后,中国文化日益往东南发展,近来大致是沿着大运河流域形成文化中心。”(内藤湖南:<新支那论>)运河的两端,北方的燕京为政治中心,南方的江南为文化中心。

这些地方的文化过于成熟时,就会开发以前尚未开发的地区。“过去的文化中心渐趋衰退,而一些文化未开之地却开化起来,有些还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内藤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值江浙文化的全盛时期,而在上古时期,江浙还是蛮夷之地。内藤预言,中国文化的中心还会继续南移,“将来必有广东地方文化全盛的时代。”这个他倒是说中了^_^

“以时为经,以地为纬,在此错综变化中形成的文化史,可谓美丽璀璨。”内藤以这样诗意的预言描绘出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周代初期完备礼制,春秋战国时纵横家辈出。汉代文献学、训诂学日益精密,六朝流行清谈和美文。唐代的诗歌,宋代的儒学,明清则是类书编撰及朴学盛行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成就,令内藤湖南赞叹不已。难怪儿子会揶揄他:“凡是中国的东西,他都喜欢”了。

除了地势的移动和表现方式的变化,中国的文化中心还有一个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移的趋势,即文化越来越掌握在老百姓手中。从东汉到唐代,文化历来为门阀士族所占有。唐末士族灭亡,科举寒士掌握了朝政,文化中心随之转移到了士大夫手中。元代异族入侵,不设科举,上层官僚多为蒙古人、色目人把持,在野的处士随即成为文艺创作的主导阶层。明清以降,就连市井商贩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文化阶层的扩大,使得传统学术与艺术、科学彼此影响,渐有交融的趋势。

内藤写到这里,仍觉意犹未尽。在之后的研究中,他把文化中心移动说放到世界文化的背景下,认为也同样适用:

“希腊的哲人多在埃及、腓尼基学习。罗马的学者和法律制定者多游学于希腊。……由此看来,在文化中心移动的过程中,后起的中心在继承之前文化中心的同时,也必然会有所损益。前者的特色或有失去,为后者的特色所取代,这都是合乎时宜的。正因为如此,人道与文明的系统才能够万世永存。”

(未完待续)

通宝推:大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