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双翼的兀鹰:德军全才凯塞林元帅 -- 顾剑
2。航空队司令
1937年,凯塞林辞去总参谋长职务,同时向戈林打报告申请退役,结果被戈林任命为驻德累斯顿的空军第3军区司令,负责西里西亚,萨克森,波兰方向。1938年4月,改称第1航空队司令,驻柏林。第1航空队成立的时候,下辖两个航空师,仍然负责德国东部从易北河到图林根森林一线,包括东普鲁士和对东欧作战。这样,做了多年的参谋军官之后,凯塞林第一次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开始了自己的统帅生涯。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波兰战役中,凯塞林的第1航空队支援冯。博克上将的北方集团军群,首先切断并占领但泽走廊,然后南下向华沙总方向进攻。按照当时的指挥系统,各航空队并不直接隶属于集团军群,换句话说,凯塞林的直接上司是德国空军统帅部,而非北方集团军群。但是陆军出身的凯塞林早就是“飞行炮兵”学说的热心支持者,开战伊始就把航空队司令部和博克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建在一起,并主动把自己置于博克的指挥之下。这样做的结果,地面部队和空中支援的配合无比紧密,陆军遇到顽强的地面抵抗时,俯冲轰炸机很快就会飞来提供空中支援。一般的二战通史会提到,德国空军在刚开战的几天之内已经击毁了波兰空军主力,取得压倒性的制空权。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开战那天,波兰北部覆盖低云,德军并没有有效地将波兰空军摧毁于地面。之后的十天左右时间,德国飞机在波兰上空并未遭遇顽强抵抗,但是波兰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主力也没有遭遇致命打击。凯塞林是在没有摧毁敌空军的情况下,提前将作战重点转向对地支援的,应该说,稍微有一点冒险。在凯的回忆录中,认为波兰空军战斗机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错,弱点是轰炸机部队太弱。直到9月14日,德军才抓住机会,给予波兰空军轰炸机部队毁灭性的打击。而波兰战斗机的抵抗极为微弱,主要是因为陆军在地面推进速度过快,占领了大批波兰机场,后退的波兰空军转场之间喘息都来不及,更遑论出击呢?从波兰战役开始,德国空军还有一个创举,就是把全军的近一万门各种口径高射炮整编成师军级大单位,集中使用,无论是遂行防空任务还是突击地面目标,都能发挥巨大威力。
德军合围华沙之后,胜局已定,大批陆军和空军部队开始撤出战场转用于西线,波兰的德国空军重新编组,第1航空队主力退出战场,但航空队司令凯塞林留下来全权负责东线德国空军,因此华沙大轰炸的直接指挥者,虽然是里希特霍芬少将(属於南方的第4航空队),但作为里希特霍芬的直接上司,凯塞林也是有责任的。凯在回忆录中辩解说德军仍然力图精确轰炸,只是由於地面的硝烟和尘埃,才造成失误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但是事实上,德军当时曾使用容克52运输机装满燃烧弹,由两个人在敞开的机身门里用铁锹向下推燃烧弹,这样的轰炸,有何“精确” 可言?(华沙轰炸的情况,可以参见拙作“德国空军元帅里希特霍芬” 的有关部分) 。在波兰战役后期的德国国防军高级指挥官中,凯塞林可能是唯一没有公开抗议过后方对待波兰平民暴行的。陆军留守波兰的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茨(Blaskowitz) 不但对纳粹的暴行提出抗议,而且命令逮捕党卫军“希特勒警卫” 旗队队长迪特里希(后来的党卫军上将,详见拙作) ,并且派一位空军上校参谋去柏林,向希特勒汇报迫害平民的资料,结果派去汇报的军官被米尔希拦了下来,迪特里希也放了。从此布拉斯科维茨将军失宠于希特勒,他是波兰战役时期集团军司令里面,唯一没有晋升元帅军衔的,庆幸的是,他后来在西线一直担任集团军群司令,也没有受到什么人身迫害。不过凯塞林的回忆录还记载了另一个希特勒厌恶布拉斯科维茨的原因:华沙战役期间,希特勒视察前线,事先打招呼不要搞任何接待仪式,吃饭就在士兵食堂。但是布拉斯科维茨觉得太简陋,就在希特勒到达的机场摆个桌子,进餐时铺上桌布和塑料鲜花,结果希特勒看见以后勃然大怒,头也不回就离开了饭桌。
波兰战局之后,凯塞林留守东线,本来轮不到在西线施展身手。但是因为德国空军的两名少校误降比利时,导致法国战役计划泄密,希特勒大发雷霆,撤了西线第2航空队司令Felmy将军的职,凯塞林调任第2航空队司令,仍然和博克上将的B集团军群配合,穿越比利时荷兰,进攻法国北部。第2航空队的作战序列包括:Grauert将军的第1航空军,Keller的第4航空军,Koeler的第9航空师(直辖),里希特霍芬第8航空军则在开战之初隶属于凯塞林,开战后3天改隶施佩勒的第3航空队。另外,凯塞林手下还有Dessloch的第2高射炮兵军,和空降军。说句题外话,德国伞兵奇袭比利时和荷兰的创举,尽管发生在凯塞林的战区,但却是由德军最高统帅部OKW直接计划和指挥的,凯塞林本人只有协调之责,在其中并无直接的功劳。直接遂行空降行动的陆军(机降)22步兵师和空军第7伞兵师,作战上都直属于OKW。第7师师长施图登特Student(兼空降军军长)是德国伞兵部队的创始人,等我有空打算以后再专门写篇关于此人的文章。第22步兵师的师长,少将斯波内克伯爵(Sponeck),后来在东线1941年底的苏军刻赤半岛大反攻时,是曼施泰因的第11集团军42步兵军军长,他用一个46步兵师,顶住了两个苏军集团军的进攻(51集团军和44集团军),却因为后退而被解职并受到军法审判,关押两年多以后于1944年7月被枪决。他还有一个表弟,也叫斯波内克伯爵中将,是隆美尔非洲军的90轻装甲师师长,北非战役结束时被俘,战后一直活到1982年。大家不要把两个人弄混了。
虽然凯塞林没有直接指挥奇袭比利时马斯河要塞的战术行动,但是整个荷兰比利时的大规模空降,凯塞林仍然参与了计划的修改完善阶段,并且负责协调空降跟整个西线作战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误袭鹿特丹当然有他的责任。虽说取消轰炸行动的信号弹没有被已经起飞的一半轰炸机部队看到,鹿特丹的命运可以算是一个悲剧,但是凯塞林对轰炸计划本身是负有责任的。整个西线战役期间,凯塞林和博克再度紧密合作,陆空配合无间,本来担任助攻任务的B集团军群在北方的进攻势如破竹,其进展比起中央主攻的A集团军群居然毫不逊色。在战役接近全胜的关键时刻,戈林说服希特勒,让空军来承担消灭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的任务,凯塞林作为前线指挥官,和时任空军参谋长耶舒恩内克都是强烈反对的,理由是他的航空队作战损失已经太大,以现有实力无法单独完成任务。敦刻尔克的结局,证实了凯塞林的看法。法国战役和不列颠战役的间隙,1940年7月,希特勒大赏众将,一口气授予了一打元帅军衔。凯塞林以卓越战功,越过四星上将阶级,从三星航空兵将军直接晋升元帅。
在接下来的不列颠战役中,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又担任主力,其战果,也比施佩勒的第3航空队更大,至於驻挪威的施通普夫第5航空队,本来就是配角。在不列颠战役之前,凯塞林不止一次亲自起飞,驾机侦察海峡对岸英军实力。1940年8月8日到9月6日,战役第一阶段,凯塞林用小编队轰炸机群引诱皇家空军战斗机出击,收到过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登陆英国的整体战略上,凯塞林的看法跟德军统帅部和多数后世历史学家都不同。凯塞林在回忆录里始终坚持,完全压制皇家空军不应该是发起登陆作战的必要条件。如果希特勒真的想渡海侵英的话,那么只要德国空军能够在海峡上空取得一段时间制空权,就应该登陆,德国海军过於谨慎,而希特勒本人对攻英其实也是半心半意。凯塞林一贯是乐观派,属於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主儿。按照他的设想,根本没有必要要求空军打掉英国所有的海岸炮台,只要控制海峡上空一段时间,强渡海峡的时候,给渡船装上88毫米炮,就可以胜任保护登陆船队的任务。这种做法,9年以后韩先楚攻打海南岛的时候,倒是实现了。凯塞林疑问,如果侵英的计划当真,为什么没有安排同时用几个空降师登陆?(盟军后来在西西里和诺曼底实现了) ,为什么OKW从来没有召开过一次三军协调会议?实际上凯塞林相信,即使在海狮计划最紧要的关头,希特勒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始终在犹豫,他在等待德国空军取得全胜的消息才敢下作战决心。从1940年9月6日到1941年6月东线开战之前,不列颠战役进入第2阶段,德军放弃海狮计划,改为轰炸英国,第2航空队又担任空袭伦敦的主力。著名的11月14日考文垂大轰炸,也由凯塞林的航空队实施。凯塞林本人驾机升空,亲临考文垂上空指挥。
凯塞林从1941年初参与制定东线空军作战方案,但是为了迷惑英国人和苏联人,他本人直到6月中旬,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两周,还在海峡指挥所。东线作战,凯塞林和博克两元帅的黄金搭档仍然不离不弃,被放在战线中央主攻方向。但开战第一天的进攻时间上,凯塞林和博克元帅少有地意见不一致:博克坚持拂晓进攻,而这意味着德国空军必须黑夜起飞,没有多少飞行员能在夜暗条件下找到目标。凯塞林起初不同意,但他不是个本位主义的人,始终还是把陆军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他想了个折衷办法:选有经验的飞行骨干组成小编队夜袭苏军前线战斗机机场,先来个“外科手术” ,打瘫他的自卫能力,其它机场留待白天大编队出动再收拾。东线开战以后,德军出奇地顺利,凯塞林的航空队编有第2和第8两个航空军(Loerzer和里希特霍芬),第1高射炮兵军(Axthelm) ,总共1180架各型飞机(包括侦察机和运输机),占东线总实力(2840架)的百分之四十。一周之内,连地面带空中,第2航空队上报击毁了2千5百架敌机,连戈林都拒绝相信,下令严格复核战果,复核出来,空军总部认为凯塞林还少算了200-300架敌机的战果。(事实上,德军当时统计战果,虽然态度严肃,但不可避免地还是有水分,据得到战后苏方资料印证的“黑十字红星”,开战第一周,整个德国空军最终正式宣称的战果,是击落1千架以上,地面击毁1千7百架。苏联资料证实的,是一周内被击落1699架,地面被击毁未提到,完全印证了德军总的数字。其中西方方面军空军被击落500架。那么单单第2航空队一周击落加击毁,肯定没有2500架那么高,比较客观的数字可能在1500左右) 。凯塞林一如既往是陆军最热心的支持者,7月初就把航空队司令部前推到明斯克以东的火车上,以便就近协调空地支援。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建议,鉴于苏联空中抵抗微弱,德国空军应该打破集中兵力的常规,把小编队分散开来对地支援,以便覆盖更广阔的战场。凯塞林以现实主义的态度采纳了建议,结果效果相当不错。开战一周,德军的战场制空权已经优越到凯塞林本人可以放心地驾驶他的福克-沃尔夫189侦察机,亲临苏军前线侦察的程度了。凯塞林本人也参与对地支援:他驾机侦察发现霍特第3装甲集群向斯摩棱斯克突进的矛头身后,德军对苏军的包围圈出现缺口,苏军正在组织突围。凯塞林立刻通知霍特和博克,但是陆军已经无兵可派,凯塞林命令空军尽力从空中遏制苏军突围,但空军本身没法占领阵地,无可奈何地看着大约10万苏军从包围圈的缺口逃生。
在战略方向上,凯塞林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意见相同,认为应该直接突击莫斯科,分兵向北向南都是错误。因此,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团军南下之初,凯塞林并未全力支援。他的支援重点是魏克斯第2集团军。直到9月5日德军撤出叶尔尼亚突出部,才不太情愿地向南支援古德里安从北面包抄苏军西南方面军。基辅合围战胜利结束,德军重新转向莫斯科方向。10月1日台风行动开始,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集中了东线德国空军总兵力的将近一半,1320架作战飞机,其中720架轰炸机,400架ME109。仅仅6天以后开始下雪,陆军开始遇到麻烦。10月中下旬中央集团军群仍然努力着,还能在维亚济马包围圈歼灭了60万苏军,但已近强弩之末,到12月台风攻势最后的努力失败。但是凯塞林本人并未看到莫斯科战役失败。1941年11月底,莫斯科战役激烈进行的半中间,凯塞林和第2航空队司令部调离东线,被派往地中海战场。按照德军单方面的统计,到11月30日为止,凯塞林的航空队一共击毁6670架苏军飞机(地面加上空中) ,1900辆坦克,1950门火炮。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双翼的兀鹰:德军全才凯塞林元帅 (续4) 5 顾剑 字11384 2005-02-18 08:06:32
双翼的兀鹰:德军全才凯塞林元帅 (续3) 2 顾剑 字5230 2005-02-18 08:04:46
双翼的兀鹰:德军全才凯塞林元帅 (续2) 3 顾剑 字5784 2005-02-18 08:02:34
双翼的兀鹰:德军全才凯塞林元帅 (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