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八百美金的一刀 -- forsake
做硬件的公司,往往忽视持续升级一个软件系统的巨大成本。IT行业的核心规律,就是以摩尔定律这样指数下降的硬件价格,和成本下降很慢的软件代码。
一个软件系统必须要持续维护和扩展才能持续生存。但硬件公司,往往错误估计了软件成本,尤其是后续持续扩展的成本。硬件公司更熟悉生产,运输,原料这样的成本核算。对软件公司的高利润往往眼红。经过简单估算,发现自己做一套类似功能软件,找几个人写出同样长度的代码,其成本效益非常划算的。所以就轻率决定自创一套软件系统。但没有想到,后续的持续更新和提高效率,往往成本惊人,尤其是为了保持与老系统的兼容性,升级成本巨大(新的竞争软件不需要保持旧的兼容)。硬件公司轻率的软件开发决策,往往决定了其系统架构较差,且不易升级和开发。维持旧系统的兼容升级,成本总是比新软件系统高而效率较低。这样很快就无法负担升级成本,功能效率也失去竞争力。而硬件公司的硬件,是和其特殊软件捆绑销售的。软件失去吸引力,其硬件也变得卖不动。诺基亚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惊人的40亿美元一年,大部分是软件人员成本,也只是在维持一堆垃圾,和一堆旧垃圾兼容。现在HP几亿买了webos,像是捡了个便宜,但可能很快就发现,也需要几十亿美元每年去升级维护这个宝贝。
硬件公司错误低估软件系统的升级扩展维护成本,是IT行业的常见致命错误。
(比如现在samsung仍然贼心不死,找人写了个os bada。从现在的时间点看,随便找几个人写一堆垃圾代码,找开源社区抄几段,实现和ios类似的功能,似乎只是piece of pie,找几个没事做的代码工,像打发要饭的钱就实现了同ios竞争的意思。但是,不断维持提高,不断match业界最高水平OS,才是真正挑战。而未来显然不能做到,那么和bada捆绑的硬件也都成了垃圾)
另一个错误是硬件公司忽视摩尔定律。现在对ARM和Intel的普遍错估,也是普遍忽视摩尔定律。RISC和CISC之间的差别没有媒体忽悠的那么大。几十年来淘汰的RISC一大把。这些也都曾风光过,都曾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超越过Intel。从当年的z80,6502开始,这些芯片当时都一度比X86强。但没有能够跟随摩尔定律持续升级,指数级持续提高性能和性价比,最终都遭到淘汰。只能做一代两代好产品,不能跟上摩尔定律的硬件公司,也不会长久。
现在过度估计了ARM的优势。intel未来的22nm产品在性价比和性能功耗比上可以追上ARM。再往后,至少5年到8年,intel仍然会持续按照摩尔定律提高,而ARM是否能继续提高就难说了。或者我们可以回顾一下ARM过去历史,过去10年ARM是持续按照摩尔定律在提高吗?ARM要成功,需要未来有持续按住摩尔定律升级的潜力。ARM作为一家不研发半导体工艺的公司,我觉得不一定行。目前看的风气是一大堆无厂化公司活跃。但如果工艺更加精细和更新,说不定逻辑和半导体工艺也许需要更紧配合。我更看好intel这方面的潜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卖什么?这是个问题 200 渡泸 字1838 2011-02-10 02:42:42
🙂写的真好。直接,易懂 月光光 字0 2011-02-19 21:41:12
🙂其实做软件做到最后也是做服务 4 司徒彼 字121 2011-02-18 09:18:41
🙂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里面有IT行业的深刻原因
🙂说得太对了。软件三大块,架构,算法,数据,哪一块都不是 jent 字24 2012-08-24 09:52:31
🙂ARM的优势在于功耗,不在于其有多快 牵着一只大猫 字239 2011-02-20 23:16:21
🙂其他大厂也会升级啊 1 积善 字216 2011-02-19 13:18:55
🙂你太火星了 1 大山猫 字66 2011-02-19 16: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