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邶风 柏舟 -- 重耳

共:💬22 🌺1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邶风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近代说这首诗是悼亡诗的鼻祖。看到亡妻留下的衣物,思念“故”人,哀悼不已。这种意境实在是很感人,看得我鼻子都酸酸的。

据说潘岳的《悼亡诗》若干首中的句子: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还有元稹《遣悲怀》: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据说这些句子都是从《绿衣》化出来的山寨版。

《毛诗》和朱熹都不是这么说的。《毛诗序》说,“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僣,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对此无异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绿衣黄里”、“绿衣黄裳”,这样子搭配不对劲。“五行、五色、五方”里的那个五色是青黄赤白黑。而绿色是青黄之间的间色。虽说没有一定不能用间色做衣服的规定,但是无论如何没有用正色做里来配间色面的道理,这是“上僣”。还有,“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绿衣黄裳”也是穿错衣服了。《诗经正义》干脆指出,绿衣,这里有个错字,是褖衣。褖,读彖,第四声的团,按《周礼》,褖,女御之服,黑色,素丝为里。“褖衣黄里”、”褖衣黄裳”,这是失礼过头了。

这跟庄姜有什么关系?庄姜是齐国公主,是卫庄公的正夫人。古往今来第一美女庄姜夫人美而无子。诸侯一娶三国,卫庄公的一位媵、陈国公主厉妫生子孝伯早夭。厉妫这名字怪难听的,妫字念“归”,是陈国的姓,这位公主叫厉妫,意思是她是陈厉公的女儿。厉妫的妹妹戴妫,陪嫁来作妾,给卫庄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完、公子晋。戴妫去世早,公子完和晋是庄姜养大的,算是嫡子。如果卫庄公立东宫,顺理成章应该是公子完。

卫庄公另有一子名叫州吁,是嬖人之子。庄公大概宠爱这位嬖人过度,服制逾礼的大概就是这一位,引得庄姜牢骚满腹。庄姜大概还曾经试图引用古训劝告丈夫。如果她真这么做了,那我们知道,跟别人唧唧歪歪说大道理,古人云如何,那一定没效。

后来呢?后来事情搞大了。

庄公宠爱州吁他妈,爱屋及乌,自然看州吁比较顺眼。大夫石蜡劝庄公,要么就立州吁为东宫,要么就别这么宠,搞得他骄奢淫逸,没啥好下场。庄公想了半天也没好意思立州吁。石蜡的儿子石厚跟州吁有交情,石蜡回家告诫儿子不许与州吁来往,石厚也没听。

后来庄公去世,公子完即位,就是卫桓公。十二年以后,“郑伯克段”,由于州吁与共叔段儿子公孙滑的瓜葛,卫国被卷入事件中,被郑庄公收拾了一顿,很吃了些亏。估计卫桓公为此埋怨了州吁。于是,三年后,州吁与石厚合谋,趁桓公出城,借饯行的机会,刺杀了桓公。

这是春秋历史上第一个臣弑君的大案。中国历史以这一事件为标志,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州吁成了卫君,不被大臣和其他诸侯认可。不足一年,早已退休在家的石蜡出面,联络桓公外家陈国,骗州吁出访,由陈国逮捕了州吁和石厚。石蜡派人杀了州吁,亲儿子石厚也免不了头上一刀。这就是成语“大义灭亲”的出处。

然后公子晋作了卫国国君,就是卫宣工。美而无子的庄姜,培养了两名国君儿子。

关键词(Tags): #读一点诗经#读万卷书通宝推:铁手,大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