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孩子的教育 -- 紫色风信子

共:💬38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孔融让梨一段,我觉得可能有些易引起混淆的地方

紫君谈到的,其实是好几种情况。首先须得注意到孔融让梨本身是有他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他是基于儒家的家庭伦理中的亲仁观念。而并不是单纯的指谦让。如果脱离古代的背景在现在来看,那么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孩子通过理性有意识地培养基于血缘的感情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和父母是天生地亲密的感情,但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却并不是如此。孔融让梨就是指能通过理性的行为来培养兄弟姐妹间的情感。而能够培养这种情感,则孩子长大之后也就能善于培养朋友间妻子间的感情。所以这个故事的本意不在让,而在培养感情上。

现在独生子女,但这个故事还是很有意义的。在生活中常见到父母为孩子尽一切心,而孩子却对父母漠不关心。这实际上就说明教育上有问题。孩子不能对父母从小就有一种报答之心,不能欣赏父母对他所作的一切努力,只能说在教育上没有注意这种精神的培养。孔融让梨在现代可以作孩子对父母让梨来解,如果孩子能有意识地从自己的利益中感受到应对父母的报答,那么这个故事的意义也就达到了。

紫君在文中所谈到的情况其实和此一问题并不相同。首先象孩子扬起沙子,这是一个公德问题,不是让不让的问题。我们当然要立即制止孩子的这种作法。

至于玩具,其实也不是让不让,而是两个孩子间有没有兴趣培养友谊,父母有没有兴趣在两个孩子培养友谊?如果有,才能谈得上如青君所说的共享,如果没有,大家彼此毫无关系,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有什么让不让呢?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过于强调竞争,所以父母以致于把孔融让梨让梨的精神都担心,觉得谦让可能会导致孩子软弱。其实就是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也不是一味争斗啊?而且在退一步说,人毕竟是需要感情的。一个不懂得谦让的人,在感情上有怎么能与他人和谐呢?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只能是具体场合具体看待了。

不过我自己没有孩子,什么都不如紫君的亲身体会,只是瞎说几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