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卫风 淇奥 -- 重耳

共:💬16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卫风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殳,这个字念“书”。按《说文解字》引《周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 《释名》,“长一丈二尺,无刃,有所撞挃于车上,使殊离也。”这就清楚了,是用竹片粘合而成的一丈二尺长的八棱棍子,没有金属头,仪仗队中前车上的人拿着开道用的。殳如果加上相应形状的金属头,就成了矛、戈或者戟了,《周礼》上说这几个东西也是一丈二尺长,建于兵车。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卫国的诗啊,怎么跟“王”扯上的关系?这里就看见先儒考据的功夫了。一个“为王前驱”里的“王”字,一个下一句“自伯之东”里的“东”字,用这两个字就能把这首诗的时间、地点、人物考证出来。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人肉功夫全靠的是记忆。

考证出来的的结果是这样,《春秋》桓公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郑国在卫国的西边,在周的东面。周桓王受不了郑庄公无礼,亲自率领陈、蔡、卫三国攻打郑国。那时候执政的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都劝桓王不要冒失,打不过郑庄公,太丢面子。可是桓王实在是怒不可遏,非打不可。结果自然是打不过郑国,王师一战而溃,桓王甚至肩头中了一箭。郑庄公是什么人呐,春秋第一奸诈之人。他立刻派人向桓王认错,赔礼道歉。铺个台阶,大家有面子好收场。

卫国那时候的国君是卫宣公,稀里糊涂不得已派兵参与周王这么冒失的战争,损兵折将回来。臣民对他意见都挺大。《毛诗序》说这首诗,“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丈夫去打仗,逾时不返,这真能把家里的妻子急死,“首如飞蓬”、“甘心首疾”,多么自然的事儿。《毛诗正义》说“三月一时”,可是看这次周王伐郑的经过好像也超不过三个月去。这有点儿说不清楚,不硬说了吧。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句话的意思跟羊祜说的那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差不太多。联想一下羊祜的经历和处境,他的话更让人感慨一些。至于“焉得谖草”之类的想法,白日做梦谁也免不了,千万不要沉迷。真不如意的时候,该做的事情是赶紧干点什么以改变处境,什么也做不了的话就咬牙熬着,白日做梦无论如何不好。

关键词(Tags): #读一点诗经#读万卷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