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2姓氏宗族家室 1: 序 一、姓 -- 桥上

共:💬27 🌺2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02姓氏宗族家室 2: 二、氏 (上)

二、 氏

再抄书:《汉语大字典》:“《说文》:‘氏,巴蜀山名岸胁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氏崩声闻数百里。象形,乁声。’林义光《文源》:‘不象山岸胁之形,本义当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义引申。’”“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上古时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族。《广韵纸韵》:“氏,氏族。””“远古传说中人物、国名、国号、或朝代,均系以氏。”“古代称呼已婚妇女,常在其父姓后系“氏”。”“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p892)

从《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可以看到,“氏”的概念分化的很厉害,有很多方向不同的衍生义,所以在《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用法也多种多样。

《春秋经》中“氏”字共出现40次,其中30次缀于鲁国国君夫人“姓”的后面,最多的是称“姜氏”,2次尊称鲁国国君夫人为“君氏”、“夫人氏”, 4次缀于男子“氏”的后面用以指其人(武氏(《隐三年经》(p 0024)(01030004))、崔氏(《宣十年经》(p 0704)(07100006))、尹氏(《昭二十三年经》(p 1440)(10230008)、《昭二十六年经》(p 1469)(10260007))),以上都是指称其人,1次在国名后加“氏”指其国(英氏(《僖十七年经》(p 0371)(05170001)))、2次在“狄”的部落名后缀“氏”指其部落(潞氏(《宣十五年经》(p 0758)(07150003))、甲氏(《宣十六年经》(p 0766)(07160001))),还有1次是地名的一部分。

在这里,按照《汉语大字典》所谓“由根柢之义引申”,我想可能《春秋经》中称国君夫人为“某氏(例如姜氏)”的原意是“从某“姓(部族)”(例如姜)所出的女子”,这大概也是《汉语大字典》所谓“古代称呼已婚妇女,常在其父姓后系“氏””的来源吧,称“君氏”、“夫人氏”,则是后期的变称了。不过在《春秋经》中男子的“氏”、“国名”、“部落”名后亦有缀以“氏”字的(这三者都可归于“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一类),可见当时“氏”这个字的含义还扩展到了“从某处(“氏”族等)所出的那个人”,不再只限于“女人”,也包括了男人,至于用以指其“国”或指其“部落”,则是进一步的引申。

《左传》中“氏”字出现次数很多(将近七百次),我就没有一一统计,但其中最多的也是与《春秋经》中类似的用法。不过缀于男子“氏”后面的“氏”的用途有了很大扩展,既可以指其人、指其国家、指其部落,亦可以指其“氏”族(家族)(如孔氏(《桓二年传》(p 0085)(02020101))、工娄氏(《庄十七年传》(p 0205)(03170201))、赵氏(《文六年传》(p 0544)(06060101))、范氏(《成十七年传》(p 0897)(08170301))、巩氏(《定二年传》(p 1528)(11020101)),用于指其“氏”族的这种用法在《左传》中是用得最多的);还可以指不包括族长的其他“氏”族成员(例如:当“齐人或为孟氏谋”(《文十五年传》(p 0609)(06150401))时,老孟孙(孟孙是孟氏“氏”族族长的称号)刚死在齐国,而新孟孙在鲁国国内;当“向氏欲攻司城”(《襄二十七年传》(p 1136)(09270602))时,受到族长向戌的制止);更可以指其“家”(“氏”族)所居之地(例如“初公筑台临党氏”(《庄三十二年传》(p 0253)(03320401)),“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蓺僖负羁氏”(《僖二十八年传》(p 0452)(05280301)),“庚午盟而入馆于伯子同氏”(《成十八年传》(p 0906)(08180101)),“囚之于士弱氏”(《襄二十六年传》(p 1116)(09260703)),“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襄三十年传》(p 1177)(09301006)),“令尹欲饮酒于子氏”(《昭二十七年传》(p 1485)(10270301)));还有一些变称,如称夏徵舒为少西氏(《宣十一年传》(p 0713)(07110501)),以及称某人为“舅氏”、“伯氏”“季氏”等等,也是指称人。亦有缀于官名之后指称官署所在之地的:《昭二年传》“观书于大史氏”((p 1228)(10020102))。最特别的是将某一位国君的所有旁系后代统一依其谥号称为某氏(有时也称某族),例如鲁桓公的旁系后代被统称为“桓氏”,或简称“桓”,鲁国著名的“三桓”,就是指鲁桓公的三位未继承君位的公子的后代,即“季氏”、“叔孙氏”和“孟氏(仲氏)”,这三个“氏”族都包含在所谓“桓氏”之中,后来这三个“氏”族(家族)占据了要职,联合统治鲁国;相似的还有郑国的“七穆”,则是郑穆公未继承君位的七位公子的后代受封的七个“氏”族,包含在所谓“穆氏”中的这七个“氏”族后来也在郑国占据了要职(《宣四年传》:“襄公将去穆氏,而舍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大夫。”((p 0677)(07040204))),共同执政。又例如《僖五年传》:“桓、庄之族何罪?”((p 0307)(05050801))中的“桓、庄”就是指的晋国的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旁系后代(此二人的直系后代已经登上晋国的君位)。还有例如楚国的所谓“若敖氏”,也是指某一任楚国国君“若敖”的旁系后代。而且周天子的子孙也有类似的称呼,《成十一年传》“周公-楚恶惠、襄之偪(逼)也”《注》:“惠、襄指周惠王、周襄王之后裔族人。”((p 0853)(08110501))还可见这段:“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戌在。桓氏虽亡,必偏。””(《成十五年传》(p 0874)(08150402)),明见这里的以宋国国君之谥称的戴、庄、桓三族,与作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氏”(华、鱼等)所代表的“氏”族不是一回事。其他例子还有《文八年传》:“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p 0567)(06080601))《定九年传》:“右师将不利戴氏。”((p 1571)(11090101))

总的来说,在《左传》中“氏”用得最多的义项应该是两项,一项是指用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字(例如晋、鲁、陈、赵、韩、魏、士、随、范、刘、高、孔、中行,等等),另一项是缀于男子“氏”的后面用以指称那个“氏”族,在后一个意义上的“氏”字的用法与“族”字的用法类似。

以上对“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字举例时,我实际上是把各诸侯国的国名也包括在“氏”里面了。我认为二者的用法相似,诸侯国与“氏”族的实际内容也差不多。

用为“氏”与“国名”那些字(晋、鲁、陈、赵、韩、魏、士、随、范、刘、高、孔、中行,等等)的实际用途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冠于有“氏”者或有“国”者“名”的前面,另一项是用以指称“氏”族或诸侯国。

当时有“氏”者把“氏”冠于名前的例子就不举了,只举一些各诸侯的国君把国名冠于名的前面的例子。例如在《定四年传》中摘录的当时的盟辞里,有好几位国君的名字,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p 1535)(11040104)),都是在名前冠以国名。与有“氏”者的子孙有时在其名前冠以“氏”一样,有些国君的子或孙有时也在其名前冠以国名,例如前面名单中的“卫武”,其实是卫国国君的弟弟,摄位而代表卫国国君出席;又例如《桓十一年经》中的“郑忽”((p 0129)(02110004)),则是当时郑国的太子;还例如《桓二年经》中的“宋督”((p 0083)(02020001)),字华父名督,有时称华父督(《桓元年传》(p 0083)(02010501)),是宋戴公的孙子。另外,周天子的儿子则有时在其称谓之前冠以王,例如《宣十年经》中的“王季子”((p 0705)(07100013)),《宣十五年经》中的“王札子”((p 0758)(07150005)),《襄三十年传》中的“王儋季”((p 1173)(09300601)),《昭二十二年经》中两次出现的“王猛”((p 1432)(10220007)、(p 1432)(10220008))。

关于作为“氏”与“国名”那些字的另一项用途,用以指称“氏”族或诸侯国,例证就太多了,而且大家都很熟悉,我也就不举了。

由此可见,用为“氏”与“国名”那些字其用法是相似的,至于国名所代表的实际内容与“氏”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有何差异,即诸侯国与“氏”族有何差异,孔老夫子在《论语先进》里说了:“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其实就是说“氏”族与诸侯国在内容上实际是一回事。在我看来,国名与“氏”的区别可能是前者是由天子所命,后者则是由诸侯国国君或天子有司所命。当然,“国”最突出的特征是有一圈城墙,但“氏”族也是聚居在一起由院墙围起来的,不过是“国”(城墙)这个大圈子之内的小圈子。而且,有些“氏”族甚至也有自己的独立的采邑——城,甚至后来还有独立为国的。

通宝推:看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