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杂谈―从1640年英国革命1789年法国革命看物质与意识 -- napolen

共:💬19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桓温要的是什么样的北伐

桓温张口北伐闭口北伐,但他究竟要的是什么样的北伐呢?

首先,不是别人领导下的北伐。殷浩北伐的时候,他既不支持,亦不出兵相援,更不

肯将自己的部队交给殷浩指挥,反而一有机会就去拆殷浩的台。

其次,不是自己单独北伐。他每每向朝廷上书要求北伐,但只要朝廷不把兵权全交给

他,他是不肯自己认真出兵北伐的。第一次北伐,兵临灞上却逡巡不进。第二次北伐,明

明已经恢复了洛阳等大片地区,却又不肯坚持经营,最后又将这些地方放弃。他曾经坚决

要求朝廷还都洛阳,但是当朝廷要他先经营好洛阳之后再还都时,他却又拒绝经营。正如

扬州刺史王述所说:“温欲以虚声威朝廷,非事实也。但从之,自无所至”

再次,也不是上游下游同时北伐。永和8年,9年,殷浩两次北伐,他都抄着手看热闹

,不肯同时进兵

说到底,他要的北伐,只是一种北伐,那就是由他统帅全国军队所进行的北伐。

要进行这样全力以赴的北伐,就必须让他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全国的军权,又必须

以全国的财力物力来支援他的军队,这样就把财权政权也交给了他。此外,还要给他便宜

行事的权力,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这些权力,可以任用亲信,排斥异己。

北伐如果成功,桓温就是晋朝的再造功臣,权势直逼当年曹操司马懿。北伐即使失败

,权力也已经都集中到了他的手里,他尽可拉几个替罪羊,还能趁此机会打击一下异己力

量,这正是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

说穿了,桓温真正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权力,北伐不过是他为了攫取权力而打的一

面堂而皇之的大旗而已。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大败而归,但仅仅在两年之后,他就再次出兵北进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虽然损失并不比第一次北伐的损失大多少,而

此时他所掌握的资源则远远超过了当年,他却在此后一直到他去世的4年间再也没有任何出

兵的举动,而是专心致志的在行“废立”之事和打击不服己的大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

别呢?原因很简单,第三次北伐虽然以大败告终,但他的真正目的――权力,却已经拿到

了手。目的既然已经达到,又有什么必要再去打那面大旗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