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衲子说因果 -- 衲子

共:💬65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衲子说因果(续二)

器物的存在即是苦(续)

v)由于资源(能量源,原材料,生殖能力最强的异性,etc.)的有限性, 每个机器人为最大化它的存活几率, 必然有相互的竞争. 这种竞争的失败者必然占多数. 所以就统计而言, "人生不如意者, 十之八九." 所以痛苦是主旋律, 快乐只是在其上的偶尔的变奏. 如刀口舔蜜, 刚觉甜味则舌破矣.

苦的定义

设一个活的生命系统的状态的演化是在一个n维流形上. 为方便讨论, 我们将它嵌入于N维的欧基理德空间. 例如, 若此系统包含m个粒子, 则为决定每个粒子的运动状态, 需要坐标(x,y,z)与速度(vx,vy,vz)六个参数, 故而N=6m. 若此系统表示一个活的生命, 则系统内的粒子必须满足一些约束条件, 比如头和躯干不能断开. 故而该系统被限制在n维(n<N)流形上. (例如: 篮球的球面是嵌入于3维欧氏空间的2维流形, 在球面上无穷小的patch近似于一个平面, 故为二维.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一点的矢量是垂直于此点处的patch, 我们称之为法向量. 事实上, 有N-n的维数的空间是垂直于n维的流形, 称之为法空间.) 若此系统的状态矢量偏离那个流形太多, 那么该系统就会死亡(由那个流形的定义).

一个生命系统随时会受到各种扰动, 这些扰动在法空间的分量是会导致该生命的死亡.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必须具有反馈控制模块, 它侦测到那些可置它于死地的扰动, 随即采取措施来抵消它们. (若这些措施无能为力, 那该系统便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 这个反馈控制模块侦测可致死的扰动, 就是"苦". 由前节我们知道, 只要为了保持一个生命系统的存在, 就不可避免地有"苦".

在释迦牟尼传道的年代, 还没有微分几何的概念, 所以对徒众他只能粗略地概括人生有八苦: (下文摘自<<宣化上人开示录>>)

-----------------------------------------------------

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这八种苦是世界上害人最甚的。

(一)生苦――人生来已经受很多苦难了,在母腹中,母吃凉物,就像住在冰山中。吃热的东西,就像住在火山中。有种种不如意事发生。到出生时,犹如被两大山夹住,故小孩子一出生就哇哇叫,只会说:‘苦!苦!苦!’想说很苦,但也不会说话,只会哭叫。人若无身体,就不会有苦痛之感觉;但有身体,就有种种苦痛。刚出生时的苦,犹如生龟脱壳,痛苦难忍!

(二)死苦――有生就有死,到死时四大分张,被业风所牵,痛楚难言。

(三)病苦――人体乃由四大:地、水、火、风假和合而成。若火多了,水就少了;或风多了,土就少了;或水多了,火就少了。四大不调合、不均匀,身体就会有病,有病就有痛苦。有人头痛,或脚痛,或胳臂痛,或腰痛,或有心脏痛,或有脾病、肾病,各从其类,各有各的来源。若好色,肾就会有病。贪财多了,就会有心病。脾气大,肝就会有病。生恼怒,肺就会有病。尽怨人,脾就会有病。心、肝、脾、肺、肾病,是由恨、怨、恼、怒、烦所起。恨人就伤心,怨人就伤脾,恼人就伤肺,怒人就伤肝,烦人就伤肾。这四大不调,是由恨、怨、恼、怒、烦,及七情在作怪。或者喜太多,或恨太多,或哀痛太多,或恐惧太多,或欲太多,都能令四大不调,生出种种病。病苦就容易老,故接下来有老苦。

(四)老苦――老时,眼花耳聋,牙掉,腿不听指使,身也做不得主。

这是生、老、病、死苦,这四种苦都是令人不自在,令人生很多烦恼。

(五)爱别离苦――人为什么做人?就因为有爱,才到这五浊恶世来。

若爱减轻了,就会生到其他世界中,如极乐世界或琉璃世界,或其他世界。古人说:‘爱不重不生娑婆,业不空不生极乐。’业尽情空就是佛,业重情迷是凡夫,被情爱所迷,打不破关头,以为是无上的。世人认为男女爱情是最有价值。其实爱越重,情越深,被缠迷的就越重,有人明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越要往里钻。男女一长成,就想赶快结婚,走这条老路。

爱是一种情牵物累。有人爱财,也有人爱色。财属于身外之物,色是精神上之需要,情牵物累也是因为爱,精神痛苦不自在,受了打击,皆因这爱。故有爱别离苦,本来两人相爱,如胶如漆,如鱼得水。但有种特别的境界来了,迫不得已要分开,这种极度难舍难分的场面,非常痛苦。这种精神上的折磨,不容易制止。

(六)怨憎会苦――人若有缘,一见面谈话皆很融洽,做事也不冲突。但有一类的人,一见面就无缘,就讨厌对方。故要远离对方,到别处去。但到了别处,又碰到对方。越怨憎他,却又越碰到对方,这也是精神上之苦。

(七)求不得苦――有所求就有所贪,贪不到就生出种种烦恼,这也是苦。求名、求利、求财、求色,皆求不得是苦,不能遂心满愿,随心如意。纵使求而得了,也不能算是乐。譬如钱,未得之前,就患得之;已经得了,又患失之,故昼夜提心吊胆。所以求得也是苦,求不得更是苦。其余之物,也是如此类推。未得前,患得之;得后,又患失之,总是觉得不平安、不快乐、不自在。

(八)五阴炽盛苦――五蕴:色、受、想、行、识,又叫五阴,都是不容易降伏,很不容易看空的。

这五蕴炽然而盛,如火般,烧得精神痛苦万分。

-------------------------------------------------

这是佛法中四圣谛的第一条, 苦谛.

(未完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