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姜维传 孤独的北伐―人多吃得也多 -- 陈不到底
晋书里面没有虞松传,这一点可以肯定。
查了一下,从《晋书 景帝纪》里面找出来这么一段,说司马师以“诸葛诞、??丘俭、王昶、陈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邓艾、石苞典州郡,卢毓、李丰裳选举,傅嘏、虞松参计谋,钟会、夏侯玄、王肃、陈本、孟康、赵酆、张缉预朝议,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既然《晋书》有“傅嘏、虞松参计谋”这样明明白白一说,可见虞松本来就是司马师的重要谋士之一,习凿齿讲的事没有不合理。
我觉得《晋书》说司马昭“进据长城,南趣骆谷”倒未必是假的,而说姜维就是因此被吓退的则假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史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事实本身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作者加入的一点理解。比如说《汉书》赵充国本传说匈奴将入侵,赵充国将兵屯边,匈奴不敢犯,引军退。而《匈奴传》则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说匈奴是因为单于重病退军,而且退军不久单于就死了。这两种说法哪种可靠呢,当然是后面一种,但你就不能说赵充国屯边然后匈奴退军这两件事是假的,问题出在作者对这两件事因果关系的理解上。再比如我们在史书上常常看说“某某将领在边几十年,外族不敢侵犯”,理解这话时就不能说外族几十年不犯边这事是假的,只是外族不犯边的原因未必是因为慑于这个将领的声威罢了。
写史并不全是抄原始材料,不可避免的要加入作者自己的理解在里面,我们要做的事把这些理解中错误或者夸张的部分剃出来,而不应该单纯用一个“真”“假”作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
那个“邓老之高”是不是说邓艾不清楚,至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我觉得“念崔徐之友”意思并不是“怀想崔州平徐庶的朋友”,实际这一句和“追二德之远”是对仗,组句方式是一样的,“友”和“远”是作形容词修饰前面“崔徐”和“二德”的,实际上这句就是怀想崔州平跟徐庶这两个人。
你说“习凿之只是为了写文章漂亮一些,用来做地理位置辩证好像不太合适”,我认为可谓一语中的。实际上这篇文章为了讲究声律和对仗,写了很多不通顺的话,什么“崔徐之友”“二德之远”云云,都是很生僻的说法,后人读起来只好半解半猜,《文心雕龙》说“晋末文章,依稀其旨”,就是说这种以辞害意的风气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是呀,以张合的经验 陈不到底 字142 2005-04-08 05:14:52
《汉晋春秋》说司马昭问虞松的事没有不合理 曹仲德 字548 2005-04-06 06:29:43
实话实说,很怀疑汉晋春秋的史学价值 电子赵括 字531 2005-04-05 08: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