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新一战史 -- 普罗丁

共:💬38 🌺18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新一战史(15)

· 我们已经看到,当商品被交换时,它们的交换价值呈现为某种独立于 shiyong-jiazhi 的东西。而如果我们把 shiyong-jiazhi 抽象出来,剩下的就是上边所定义的 JIAZHI 了。因此,在商品交换中呈现自身的共同实质(无论交换何时发生)就是它们的 jiazhi。我们随着调查的进行将会发现,交换价值是商品的 jiazhi 能够呈现出自身或被表达的唯一形态。但就目前而言,我们需要暂时抛开这个形态,先思考一下 jiazhi 的性格。  

毫无疑问,既然神奇的 jiazhi 已经产生出来,就需要对它作一些论述,以区别它和别的东西。它既和 shiyong-jiazhi 不同,也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用钱来衡量的那个“价值”不同(拼音文真是好东西啊)。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马克思的语言都变得纠结起来。总之,这个 jiazhi 完全是马克思依靠个人的天才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一个“存在”,它是如此的不同寻常,却又无处不在,非常普通。老马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你们随时都生活在 jiazhi 当中呢,自己却不知道吧?  

而随着这个概念的产生,我不禁想到另一个重大的问题:通常所谓的马克思发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它究竟是个什么理论?难道像 jiazhi 这样的存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

  

  

· 有的人可能认为,如果商品的 jiazhi 取决于其中花费的劳动数量,那么劳动者越是低效和缺乏技能,商品就会变得越有价值,因为他必将花费更多的生产时间。但是,这里形成 jiazhi 之实质的劳动是“同质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种劳动力的使用。而社会的劳动力的总和(体现于社会所生产的全部商品 jiazhi 之总和)在此计算为人类劳动力的同质之混合。当然,给出这些劳动力的是无数的个体单元。这些单元之中的任何一个都等同于其他一个,只要它具有平均的社会劳动力的水平,并就此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要它仅仅需要社会平均需要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商品。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普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个物品所需要的,同时需要平均的技能水平和主流的劳动强度。英国引进动力织布机,很可能把纺织一定量的纱线(纺成布)减少了一半。当然,手动缝纫机仍然需要跟以前一样的工作时间,但是这项改变之后,劳动一小时仅仅相当于之前半个小时的劳动,从而其 jiazhi 也跌了一半。  

基本上是弯弯绕,绕弯弯。这一点,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即所谓 jiazhi 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实是同一个概念,但是有些政治教材却故作高明地声称前者的定义是后者。当然,当时的我想不明白为何老马要提出这个概念,现在终于明白了,于是也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需要花功夫来不断地“阐述”和“论证”。说白了,对于有悟性的人来说,这些论证根本没有必要,或者不是写给我们看的。  

  

· 我们看到,决定任何物品之 jiazhi 的大小的是社会必要的劳动量,或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此关系中,每一个商品都会被视为其级别的“平均样本”。因此,各种商品只要体现了平等的劳动量,或者能以相同的时间生产出来,那么它们的 jiazhi 是一样的。一种商品之 jiazhi 相对于其他商品的 jiazhi,正如前者的必要生产时间相对于后者的必要生产时间。“作为 jiazhi,所有商品不过是确定的劳动时间凝结体。”  

为了建立和强化一种关于 jiazhi 的认识方法和思维习惯,马克思在此运用了一条古老的中国哲学----“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当然,这句话应该倒过来理解,就是他认为那些“常识”才是真正的谎言,是需要尽可能破除的东西。我们习惯于用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所看到的商品,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丰富多采,充满了创造与智慧,表达了人际的和谐与积极交流。恰恰相反,老马说,那里边只有最普通,最庸俗、最找不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内涵的所谓人类劳动。由于这种背景,商品不是商品而是“样本”,劳动不是劳动而是“量”和“时间”的数学关系。  

马克思这是在说哪里?是他所生活的活力四射的英国吗?我觉得不是。我认为他说的是德国,甚至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