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中国青蒿素的发现 -- qinhaosu

共:💬28 🌺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意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贡献最大这一点

但不能同意你的其他说法。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这叫复方?

不知道有效成分为何,因此也不能用来根治疟疾
这里有因果关系?

那些为青蒿素的发现尽心尽责、淡泊名利的科研人员,只是些技术员

贡献是以职称、职务而论的么?

没有屠呦呦意识到用低温萃取有效成分,他们再做一百年也做不出青蒿素。

青蒿抗疟有活性,是古书中记载的,后来的发现也说明古方是真实可信有效的。而不同的提取方法,活性差异悬殊。那改进提取方法是顺理成章的事。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她率先提出用乙醚萃取,改进了提取方法,确定了粗提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导致了研究有重大突破,引导研究方向集中于蒿类植物。但这不意味着其他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你说一百年过于夸大其辞了。至于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过程中,其它单位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不可磨灭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外链出处

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一个药物的发现,除了确定粗提物有效以外还有提纯、药理、结构、临床等部分。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的基础,她的研究小组其他成员有重要贡献。也不能忽略其他研究小组和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医研究院曾学习云南和山东的青蒿素提取工艺。在中医研究院用自己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发现毒副作用时,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等人明确其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而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蒿甲醚、青蒿琥酯等青蒿素的衍生物则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英等和广西桂林制药厂刘旭等于1976年后多年研究的结果。

科学研究,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过度拔高和过度贬低都不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