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在新工党执政时期,低通胀率与稳健的经济增长使得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变得更加富裕起来。自1997年起经济增长便保持在每年2.8%,高于战后英国此前的平均水平。英国人均GDP高于法德两国,失业人口在欧盟内部排倒数第二。工作人口增长了240万。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了五分之一。养老金体系的确遇到了问题,但是房价却一路攀升。置业者们的房产价格翻了一番,因此很有了些家道殷实的感觉。调查显示,如以美元计算,英国百万富翁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世界任何国家。家庭预算很难一概而论,但是2006年分析人士估计,英国国民的可支配财富—— “人们在必要时可以实际利用的钱”——为每户家庭40000英镑。财富的分配从地理角度而言并不均衡。在英格兰东南部大约是平均68000镑,而在威尔士及格兰西北部则稍稍超过30000镑。但是即便在英国的历史性贫困地区,房价上涨速度也很快,以至于原本北部毫无价值的联排房屋也开始值钱起来,政府原本打算将其推平的计划也因此搁浅。廉价贷款,便捷的借款手续以及高房价意味着尽管税收负担日益加重,仍有千百万人感到自己的经济地位大幅上升。廉价的航空旅行最早在七十年代由弗雷迪.雷克(1)引进,英国人就此不仅有机会飞往阳光明媚的传统度假地,还能轻松到达欧洲的各个角落。一股由英国海外侨民掀起的房价繁荣缓慢地从法国的乡间荡漾开来,一路席卷到了西班牙中部。人们开始在每周工作结束后离开伦敦或曼城回到自己位于地中海之滨的别墅里度过周末。小型地区性机场也借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设计精巧、不断更新换代的消费电器以及廉价服装从远东地区源源而来,充实着英国的店铺。互联网从大学校园与技术宅男的圈子扩展开来,先打入了喜欢炫耀的上层中产阶级,接着就进入了每家每户的儿童卧室,一种新型购物方式也应运而生。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吸引住了主流公众的兴趣。英国的第一家网吧以及第一份网络杂志——介绍了当时上线的上百个早期网站——均于1994年问世。伴随着ebay与亚马逊的上线,网上购物也于次年开始流行起来,尽管早期的网上购物者依然人数有限。这是一个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时代,尽管人们耳边总是回响着整个数字世界都有可能因为“千年虫”崩溃的警告。据说“千年虫”是电脑系统内部无法辨识“2000”年最后两位数字的缺陷,当时的人们对其相当认真。
事实上,导致数码泡沫破裂的正是其自身的无节制膨胀,正如其他任何泡沫一样。在暂时的停滞与遍地的破碎梦想得到收拾之后,“新经济”再度腾飞起来。到200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大约40%的英国人有条件上网。赛博热潮席卷了全国商以及商界。接下来3年里将近一半的英国家庭连接了网络,至2004年,宽带的普及使得在线视频与音乐下载成为了新兴的大众市场。至2006年,四分之三的英国儿童可以在家上网。与此同时,新的投资也源源而来。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俄国的财富开始在伦敦以及英国其他富有吸引力的地区购房置业,例如爱丁堡、苏格兰高地、约克郡与康沃尔。尽管伴随着诸多问题与失望以及融资方面的长期性风险,新校舍与公共建筑还是在全国遍地开花——博物馆、美术馆、购物中心、企业大厦等等,这些建筑的构造不再直来直去,而是曲折有致,光照充足,中庭高大,外覆玻璃与钢骨的薄皮。这些在炫耀性物质文化影响下出现的炫耀性建筑并不总能保持体面,但是与单调的混凝土时代前辈相比它们的外形的确更加美观并富有想象力。
在更为贴近生活的层面上,卵石铺就车道,砖砌外墙、屋顶开着阁楼窗的“执行性住房”开始在农场与河流两岸遍地开花,丝毫不顾及行洪区的限制。远离伦敦的农村地区,例如英格兰西南部以及约克郡,也享受到了一波波财富的波浪,那里的房价也被推高到了前所未闻的地步。从利斯到盖斯黑德,从贝尔法斯特到卡迪夫湾,一度荒废的海滨地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超级市场发挥着强大的市场力量,将廉价的肉类与工厂化制造的食品带进了每家每户的菜篮子。新兴的全球空运市场以及在一个毫无内部分界的一体化欧洲自由往来的冷冻货车运输体系将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太平洋的鲜鱼以及各类异国食品输送到了英国各地的超市。在乐购(2)、莫里森(3)、塞恩斯伯里(4)或阿斯达(5)里面几乎没有找不到的食品。到了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中期,这四家超市巨头旗下已经一共拥有了超过1500家店面。这一方面引发了关于它们商业影响力的政治纷争,另一方面也将许多一度被人视为奢侈品的商品普及了开来。在撒切尔时期,上百万英国人开始饮用红酒。他们的子女很可能得借钱上学,但是他们上大学的可能性要高于自己的父辈,入学前还往往有机会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在环球旅行中度过一个“空档年”。以前空档年就意味着工作,在少数情况下还意味着出国工作。但是现在这个词则代指飞跃南美或者在泰国海滩上晒太阳。在物质层面上,这个时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黄金时代,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早先人们对于福利体系决策以及隐形税的愤怒没有在接下来的大选中演变成反对工党的投票。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幸躬逢其盛。新工党的基调瞄准的是收入优渥的中产阶级,但是戈登.布朗从一开始就着力于扶贫。新工党尤其着重强调儿童贫困,自儿童贫困行动组织(6)创始以来,这个问题也变得尤其感情化。自1997年至2004年,新工党的政策使将近100万名儿童脱离了相对贫困,尽管贫困儿童数量最近又有所上升。布朗的重点还放在了工人阶级贫困人口以及振兴工作品质上面。因此他的最主要创新就是全国最低工资,针对青年失业人口的“新政”以及专门面向工人家庭与儿童的税额减免。此外他还推出了最低收入保障政策与稍后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养老金领取者的养老金补贴政策。
最低工资的标准最早设定为每小时3.60英镑并逐年提升(2006年升至5.35英镑)。因为最低工资的确很低,这一政策并未像保守党与许多其他人所宣称的那样摧毁200万的工作岗位或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就业得到了增长而通货膨胀并未随之上升。这一政策看起来甚至还有削减行政程序的功效,因为旧工资委员会对企业的检查必须比新推出的本岛利润部(7)最低工资检查更为频繁。在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中期,最低工资政策已经覆盖了2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女性。而且由于最低工资的涨幅略高于通货膨胀,穷人的工资总还能领先通货膨胀一步。这一情况未必一定能保持下去,尤其是在万一日后失业加剧的情况下。但是这一政策看上去依然取得了不折不扣的成功,以至于在迈克尔.霍华德手下一度对其大加反对的保守党也在2005年大选前全盘接受了这一政策。
支持“新政”的是针对众多私有化民生行业公司的暴利税。在2000年,布莱尔称这一政策使得25万年轻人找到了工作,并将这一政策视为失业人口降低的主要因素。实际上与其说这项政策是个积极因素倒不如说它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规模。在布莱尔执政时期,政府岗位在创纪录的税收额支持下增加了700000个。至于连哄带捅教育人找工作的成本也很高。国家审计局对这一政策在第一届议会期间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核查,认为25岁以下受惠于这一政策找到正式工作的人只有25000人左右,平均每人的成本是8000英镑。而所有这些为了帮助人们找工作而创造出来的工作岗位也伴随着自己的代价。第二项举措则针对着年龄最小的群体,即最贫困家庭的婴幼儿与儿童。“起跑线计划”(8)旨在通过遍布英国各地的家庭帮助中心——预计计划提出十年后的2010年要建成3500座——将母亲们集中在一起相互帮助以提升她们为人母的水平。类似举措在美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起跑线计划在其本质上也得到了保守党的支持,尽管布莱尔本人对其一向有看法,因为许多贫困家庭都拒绝参加这一项目。他本人更相信胡萝卜与大棒并重的手法。
在海外,英国政府的扶贫举措主要针对非洲。2004年布莱尔启动了“投入非洲”项目(9)来游说世界上最富裕的几个国家支持一项基于债务减免、范围极广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改革计划。当时根据估计非洲每天都有5万人死于饥荒或饮用水不洁,而艾滋病的肆虐则几乎抹去了整整一代人。2005年,一直在费力劝说美国支持他组建一个国际融资机构——一个全球性存钱罐——的布朗同意将英国的捐助额上升至GDP的0.7%。但是华盛顿方面却不愿有样学样。“令贫困成为历史”运动(10)在这方面也出力极大,这是布莱尔时期两次最大规模街头政治活动之一。这些议会之外的行为显示了英国人解决非常规政治问题的意愿,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残留。英国一向有针对海外饥荒发动道德抗议并采取实际行动的传统。乐施会(11)成立于1942年,其前身是牛津饥荒赈济委员会,这一组织曾游说战时政府解除对德占希腊的封锁,因为纳粹把当地的粮食全都运到了北非供应自己的军队,听任当地人民饿死(丘吉尔认为饥馑都是德国占领军的错而封锁应当保持下去——这一论点与梅杰和布莱尔执政期间针对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实施制裁的理由惊人地相似)。之后的活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名人、音乐与电视全都参与了进来,筹款数额也令人闻所未闻。
一切都始于爱尔兰裔摇滚歌星鲍勃.吉尔道夫(12)以及Ultravox乐队(13)的歌手米兹.尤瑞(14)。BBC记者迈克尔.波尔克(15)对1984年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的报道令两人深受触动。于是两人召集了30余名当红歌星组成一个“超级天团”并录制了一首慈善募捐圣诞单曲《他们知道今天是圣诞节吗?》(16)。单曲筹款6500万英镑,此外吉尔道夫还成功劝说撒切尔免除了受灾国家的增值税。承接这一慈善义举的后续行动是1985年的“拯救生命”大型义演(17),据估计全球共有160个国家观看演出,观众总数达到15亿,这场演出也成了到那时为止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电视活动。此后吉尔道夫一直为了非洲问题而多方奔走并加入了“投入非洲”项目。尽管曾经发誓再也不会重新组织另一场“拯救生命”,但是吉尔道夫还是在2005年拉上一票摇滚歌星再度出山(18),包括U2和(暂时)重组的平克佛洛依德,刷新了上一次的全球观众总数记录。不过这一回的演出着重于游说富国首脑,此时他们正在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参加由英国主持的八国峰会。
2005年7月2日,大约225000名示威者在爱丁堡举行游行,呼吁进行债务减免一帮助最贫困非洲国家。一周后一笔总计288亿英镑的援助计划、一项覆盖18个国家的免债计划以及关于供应抗艾滋病药物的新承诺都在格伦伊格尔斯获得了通过。由于富有世界中的一部分依然对向非洲开放贸易——帮助非洲恢复元气的根本性手段——持敌视态度,许多示威者都相当不满。此外那些年十分时兴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对这一决定大加嘲讽与怀疑。但是尽管如此,吉尔道夫依然认为“从未有过这么多人合力强行扭转一项关于全球性议题的政策”。他的活动共同参与者,U2乐队的波诺则声称他们的举动救助了600000名非洲难民,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人们将一直就“拯救生命”与“投入非洲”留下的遗产争论不休。但这的确是一个少有的联盟,汇集了民间团体、教会、摇滚歌星、演员、作家——还有政客。布莱尔与布朗都曾小心地试图借助声势浩大的游行与摇滚歌星的魅力来敦促其他国家的领袖向达成协议的方向挪动,他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上述事件显示了这种合作关系的力量。
贫困很难定义,但是提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在英国这样的国家,贫困在极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尽管国内也有几千人生活条件着实恶劣或者无力承担体面的生活,还有更多的养老金领取者担心自己交不起暖气费,但是英国贫困人口的大多数还是那些被物质生活改善趋势抛在身后的人们。衡量这一点的标准是与平均水平相对照的收入,根据这一标准1997年英国大约有300万至400万儿童生活在相对贫困的家庭里,与1979年相比这一数字翻了3倍,因为国家的整体富裕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幸福原本就与我们与身边其他人的相对关系有关,这正是幸福的确实性所在。在新党首大卫.卡梅伦领导下的保守党宣称他们不相信中左派新闻评论员波利.托恩比(19)所谓的相对贫困。此外还存在着一个依旧低于最低工资的世界,许多在私人家庭以及其他不见天日之处谋生的移民就深陷在这个世界里遭受着剥削。大约336000个工作岗位的工资依然处于“致贫收入”级别。*16*
不过金融城的瑞银集团(20)相信英国的财富再分配——新工党由于害怕吓着中产阶级选民而不愿意用这个词——远比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更为给力。尽管超富阶级有所增长,但是社会整体公平程度在布莱尔执政期间还是得到了些微改善。造成这一点的众多因素之一是经济状况调查措施的重新采用与针对工人家庭的税额减免(2003年这一政策划分成了儿童税额减免与工作税额减免两部分)。对于布朗而言这是他个人立场的180度大转折。当初身居反对党时布朗曾反对过经济状况调查,不过成为财长后他又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状况调查才能将并不宽裕的资金花在最贫困的家庭身上。于是越来越多的养老金领取者接受了经济状况调查,最终达到了总人数的66%,结果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政府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承诺最终会重新采取养老金率与平均收入挂钩的做法。经济状况调查的另一个不利之处在于需要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追踪每位个人的收入情况并借此确定其应得养老金的数额。结果几十亿不该支付的养老金就这样花了出去。另一方面,那些接受税额减免而非传统福利补贴的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时,往往会面临着将已经花掉的钱再交回去的要求。上千名公务员不得不火速赶往各地应付一轮轮抗议的潮水,系统运行的成本也变得越发昂贵起来。此外诈骗活动也借机大行其道,犯罪团伙收集了大量个人身份信息并且开始大肆利用“过度支付文化”。
在新工党执政时期,正如在梅杰时期一样,一股令人作呕的委婉语大潮席卷了一切,任何事物的表面都少不了要被抹上一层辞令的滑腻油膜。乘客升级成了“顾客”,实际上所有人都升级成了“顾客”。垃圾工成了“废弃物管理员”,智障与精神病人成了“其他能力者”,穷人也摇身一变成了“社会排斥人士”。此时社会上存在着颇有争议的运动,要令更多的残疾人(以及不愿干活的懒人)重返工作岗位。“社会排斥者”们遭遇了一系列就其本质而言意图将他们转化成中产阶级的举措。在理论上,工党对于人们的行为不予置评或者持开明立场。在实践中,面对着最为黑暗的赤贫世界,一股几乎有些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道德主义开始重新抬头。在初期针对艾滋病与毒品的政府宣传活动之后,关于健康饮食、减肥与合理饮酒的官方指导也相继出笼。家长培训课程得到了大力鼓吹。至于那些将街坊四邻或者路上行人折腾得苦不堪言的少数人,工党引进了一个新词来指代他们,这个词就像“.com”或者“短信”一样成为了这个时代赠送给英语的一份特别礼物:反社会行为限制令(21)。
反社会行为限制令最早于1998年引进。早年间官方针对当时人们所说的“小流氓”有一套禁令体系,而反社会行为限制令则是对该体系的更新换代。限制令由警察与地方议会执行,由当地法官签发。触犯限制令中规定的宵禁或行为限制——这些限制条款在细节上可以十分详细——等同于触犯刑律。可以施加反社会行为限制令的行为包括对他人口出污言秽语,骚扰过路行人,破坏公共设施,制造噪音,街头涂鸦,聚众闹事,随意张贴传单,吸毒或嗅闻胶水,街头飙车,卖淫或街头招妓,打人,在特定公共场合饮酒……基本上只要是令他人反感或害怕的行为都在此列。关于反社会行为限制令还有一些比较稀奇古怪的案例。例如警方曾向林肯郡斯克格尼斯镇某一部分的全体居民签发反社会行为禁令,以便逮捕藏身其中的捣乱分子。一位13岁的小姑娘被禁止使用“草”字,还有一位87岁的老太太被禁止针对自家邻居及其访客“发表讽刺性言论”。在比较极端的案例中,甚至还有一位屡次自杀未遂的妇女被禁止跳河或跳入水渠。
不过几乎所有见诸报端的离奇限制令案例背后都有各自的道理,反社会行为找找看也已经成了颇受欢迎的全国性体育项目,还有人担心那些特别顽劣的青少年会将限制令视作自己的荣誉徽章。在这一举措问世早期,自民党与保守党议员曾对其冷嘲热讽,民权人士也对其大加抨击。由于触犯反社会行为限制令会导致监禁,这也意味着许多以前不至于令人坐牢的罪名如今也要受到坐牢的威胁。但是民调显示公众强烈拥护这一举措。随着限制令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与强化,它们也得到了越发频繁的应用,几乎成了日常规范。如同最低工资、银行自主以及一部分扶贫举措那样,反社会行为限制令似乎也成了将会延续下去的一项新工党政策。在本书写作之际,英格兰与威尔士已经共计发放了7500份限制令(苏格兰于2004年推出了自己的相应版本)。这一切是不是威权主义与监视体系改变英国生活方式大计划中的一部分呢?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ddie_Laker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3643.ht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rrisons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sbury%27s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da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ld_Poverty_Action_Group http://www.cpag.org.uk/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land_Revenue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re_Start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mission_for_africa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ke_Poverty_History
(11) http://baike.baidu.com/view/460306.htm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b_Geldof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Ultravox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ge_Ure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Buerk
(16)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zMDg3MTk2.html
(17)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1145.htm
(1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37662/
(19)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lly_Toynbee
(20) http://baike.baidu.com/view/524508.htm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Social_Behaviour_Order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26)七月七日 8 万年看客 字3960 2012-02-29 06:53:28
🙂报纸还有新闻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报道 1 奔波儿 字117 2012-03-03 14:03:57
🙂(25)隐私战争 5 万年看客 字3489 2012-02-28 09:39:27
🙂(24)相伴到永远?
🙂好像脱漏了部分文字? 1 大秦猛士 字68 2012-03-04 20:25:43
🙂已经补全,多谢 万年看客 字0 2012-03-05 06:47:42
🙂(23)媒体政治 6 万年看客 字7814 2012-02-25 06:00:36
🙂系统显示如下 1 大秦猛士 字108 2012-02-28 0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