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他们带着黄金之一 雨打芭蕉 -- 玉垒关2

共:💬25 🌺3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他们带着黄金之二 浪奔浪流

一条溪流经过刘家的竹楼前。和别的溪流一样,这一条是编了号的。以便殖民政府从土著渔民那里收税。

殖民政府的林业管理局就设在小溪上游。伐木工人在洪水的季节砍伐下木料,放入山涧,木料就顺流而下,汇入大河。然后人们把木料编排成木筏。放排工人就在木排上搭上竹篷以挡风遮雨。两岸的大象和恒河猴的嘶鸣不已,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河里汽船,篷船穿行。陡峭的河岸上,衣衫褴褛的工人们把沉重的土特产背到船上,然后同样蓬头垢面的船工们把满仓的廉价谷物,水果等土特产送到港口去。那里的几家法国公司,掌握着全国商品的定价权和出口权。也正是这些小船把昂贵的法国工业品输送到柬埔寨各个角落。

刘明修坐的篷船就和这些船来船往插肩而过。学生打扮的她要回到首都的父母家去了。轻舟逐浪。小舟上的刘明修已看到远处金塔耸立。那就是塔仔山了。柬埔寨人传说,古时有位奔夫人被大水冲到这里,她从水中捡到一座佛像,然后她把这天赐之物供养在山上。后来的人们把这山就称为奔夫人之山。华人译为金奔。而奔夫人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为了躲避泰国人的锋芒,高棉人把首都从吴哥迁到了金奔。而广东话里,奔和边同音。这就是金边了。

古都早已掩埋在雨林里。那都是五百年前的旧事了。

刘明修从洞里萨河上岸。杏黄袍的僧侣一列列从岸边芭蕉树下走过。寺庙里传来铮铮钟鸣。却是西瓦索.莫尼旺国王驾崩。

这一年正是1941年。

码头上来接刘明修的是她的妈妈。这个小个子的潮州女人一直有些遗憾,她把小女儿送到乡下去养。明修刚刚下船立定,她就连忙伸手去接女儿的行李。明修却有些生疏的避开了。然后把行李交给了站在后面的家里的帮工,陈练生。“兄生”,她按照当地的规矩称呼他。

一路上,钟声乐器连绵不绝。人们在谈论,王的长子莫尼勒王子将要继承王位了吧。在军队中有实力的王子也许会和法国殖民政府分庭抗礼吧。

一会儿,路上跑来一群华人的小孩。他们分为两派,正在玩中国兵暴打日本兵的游戏。而华人学校里歌声阵阵,唱的是“九一八”,“我们在太行上上”,“八百壮士”。

有一阵子,明秀还听到阵阵歇斯底里的哀嚎。那是很多人在一起哭泣。明秀就看到旁边的陈练生脸上抽搐了一下。

等到明修进入学堂,她才知道,原来唐山人不仅仅只是潮州人。比如,光是金边的唐山人就分为五个帮。就是广肇帮、闽南帮、客家帮、海南帮,潮州帮。这是背井离乡的人们按照方言自己组织起来。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帮”,帮就是成了这个人的担保。各帮还有自己的学校。明秀上的是端华学校,这个中文学校大名鼎鼎,就是潮州人的。

端华中文学校起源于大清国末年的私塾。不过,明修进学校的这一年,潮州帮的帮长郭德隆和侨贤们到处奔走,并且去越南堤岸请了郭殿宝先生,他曾是前泰国新民学校的校长,出任端华公立学校第一任校长。

南亚的华人学校差不多都是“先庙后校”。比如潮州人的端华校园的左侧是协天大帝庙。协天大帝,是道家对关公的称呼。而金边福建帮的民生学校的庙除了主祭关公之外,还有副神妈祖,以及副神赤兔马,哪吒等。

寺庙的庙祝往往也是校董。华人子弟读书的钱,有华人们的直接捐助,也有寺庙里的香火钱。

半个世纪后,劫后余生的端华学生们,在巴黎组织校友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原是旧相识。

那个时候的金边有两百万人口,熙熙攘攘。街道上有说书的华人。说起那些说唱艺人,有些老人回忆说,那个时候的艺人是真的是满腹经纶,不是现在那些演员靠着嗓门大吸引人。

各色柬埔寨小吃摊人潮涌动。越南裔的小贩子把一种小青辣椒捣碎,挤上青柠檬汁,还有各色调料做成小菜,配上各色烤鱼烤虾。再配上华人凉茶馆里苦味的王老吉或者是用龟板熬制的龟苓膏。

刘明修说,有个法国的面包店很有名,总是排很长的队,柬埔寨王室的人也很喜欢吃那里的面包。她就在那里看到过柬埔寨的王子公主们。有一次叮叮咚咚的丝竹传来,原来是皇后銮驾经过。同学们说,皇后身边有个很高地位的女侍从,是广东人。她说一口标准的柬埔寨官话,她在华人圈子很有名气,华人圈子都称她皇城阿婶。

而刘明修家里经营着咖啡馆。柬埔寨人最喜欢喝的是冰咖啡,浓缩咖啡里加上冰块,再加上浓缩牛奶。一份就是一大杯。苦涩不掩浓甜。

金边城常常下雨,雨后的芭蕉树翠欲滴,而佛塔发出金色的光芒。少女时代的刘明修心怀绮梦站在校园里张望,耳边传来端华的校歌:

……

猗欤盛哉,

我校屹立金城,

椰风蕉雨饶兴趣,

弦诵悠扬。

都会乡村每角落,

文盲肃清,

四维既张,

国基永固”

…….

通宝推:南云北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