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00 -- 桥上
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铍、盾夹之,阳越殿。将如蒲圃。桓子咋谓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尔以是继之。”对曰:“臣闻命后。阳虎为政,鲁国服焉。违之徵死,死无益于主。”桓子曰:“何后之有?而能以我适孟氏乎?”对曰:“不敢爱死,惧不免主。”桓子曰:“往也!”孟氏选圉人之壮者三百人以为公期筑室于门外。林楚怒马,及衢而骋。阳越射之,不中。筑者阖门。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阳虎劫公与武叔,以伐孟氏。公敛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弗胜;又战于棘下,阳氏败。阳虎说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舍于五父之衢,寝而为食。其徒曰:“追其将至。”虎曰:“鲁人闻余出,喜于徵死,何暇追余?”从者曰:“嘻!速驾,公敛阳在。”公敛阳请追之,孟孙弗许。阳欲杀桓子,孟孙惧而归之。子言辨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阳虎入于讙、阳关以叛。(《定八年传》(p 1568)(11081003))
鲁昭公与季家闹矛盾,死在了国外,季家不让他的儿子继位,另立他的弟弟公子宋为鲁国国君,即后来的鲁定公。到了公元前五〇五年(鲁定公五年),季家的族长,实际执掌鲁国政权的季平子(季孙意如)死了。此时,季家的大管家是阳虎,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季孙斯)继位后,实际上已经被阳虎所控制。
阳虎是孟家的人,庶出,因此只好投入季家作家臣。由于他很有才能,逐渐做到了大管家。公元前五一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阳虎还曾经奉着当时十六岁的孟懿子(孟孙何忌)带领鲁国军队出征,实际指挥作战(《昭二十七年传》(p 1487)(10270501))。
这样,阳虎就以季家家臣的身份实际掌控了鲁国的政权(陪臣执国政)。推测在此前后,阳虎还得了“氏”,有了自己的封邑(阳关和讙)。
但是阳虎还不满足,与一些不逞之徒密谋,想要杀掉三桓(季家、孟(仲)家、叔孙家)的族长,由他们取而代之,阳虎自己想要成为孟家的族长,并以此身份更名正言顺地掌控鲁国的政权。
公元前五〇二年(鲁定公八年)冬天,十月二日,阳虎与其同伙定好了第二天起事,把季桓子骗到鲁国都城东门外的蒲圃杀掉。于是阳虎发布命令,让各地都邑的季家军队于十月四日一齐开来鲁国都城,以便控制局面。可这个消息被孟家采邑“成”的大管家公敛处父得到了,他据此判断阳虎将要作乱,就与孟家的族长孟懿子(孟孙何忌)约定,由公敛处父带领“成”邑的军队赶前一天,在十月三日率先进入鲁国都城。
到了十月三日这天,阳虎借口要宴请季桓子,戒备森严的把季桓子押往蒲圃,阳虎自己在前面开道,为季桓子驾车的是林楚,装备铍和盾的护卫队在两侧跟随,押后的是阳虎的弟弟阳越。
马上就要到蒲圃了,季桓子突然对林楚说:“我知道你的先人都是季家的好臣子,你也是因此继承了他们。”林楚回答说:“您告诉臣下已经晚了。阳虎掌控鲁国,全国已经平定,现在再要违抗他,只能是找死,死了也还无益于主上。”季桓子说:“有什么晚的,你能把我送到孟家吗?”回答说:“我不怕死,就怕不能把您平安的带出去。”季桓子说:“走你的。”
于是,载着季桓子的车子一上大路,林楚就用鞭子猛抽驾车马,马车突然离开大队加速猛冲,一直冲向孟家。乘车跟在后面监管季桓子的阳越仓促间发箭射向前车,没有射中,只好在后面追。此时在孟家大门外,有孟懿子一早就派出的三百名壮士,他们假装在盖房子,实际上是在戒备。等季桓子的车冲进孟家的大门,那些壮士跟着一拥而入,赶紧关门,有人还从门缝里发箭,竟然射死了追来的阳越。
阳虎一看不好,马上派人劫持了鲁定公和叔孙家的族长武叔(叔孙州仇),同时调兵讨伐孟家。正在此时,按照先前的约定,孟家“成”邑的大管家公敛处父率领“成”邑的军队从上东门进入了鲁国都城。
“成”邑的军队与阳氏控制的军队在南门之内打了一仗,未分胜负,又在城里的棘下再打一仗,终于击败了阳氏控制的军队。战败了的阳虎冲入鲁国国君的宫中,拿走了那里的宝玉和大弓,然后逃往自己的根据地讙和阳关。
这里也是在城内的战斗中优先使用弓箭的一例。另外车下的护卫队以铍和盾作为武器,可能也是常例,吴王僚在被刺杀时他的卫队装备的就是铍。还有就是阳虎专门去鲁公宫中带走宝玉和大弓,显然这大弓也可说是鲁国的国宝。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22 8 桥上 字1419 2012-03-27 10:06:54
🙂吴越没有语言隔阂吗? 1 石头布 字34 2012-03-27 16:30:49
🙂还真没细想过这个问题, 3 桥上 字214 2012-03-28 07:08:32
🙂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21
🙂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20 9 桥上 字3846 2012-03-26 08:23:12
🙂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19 9 桥上 字2313 2012-03-26 08:22:23
🙂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18 14 桥上 字2519 2012-03-26 08:18:44
🙂太有意思了 1 光年 字253 2012-03-26 04: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