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姜维传 孤独的北伐――天意 天意? -- 陈不到底

共:💬16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姜维传 孤独的北伐――对手

孤独的北伐

对手

255年九月狄道城解围后

59岁的邓艾回到6年前工作过的陇右地区,和以往的习惯一样,邓艾每到一地观察地形地貌,布画军营处所。这时众将议论说,撤退的姜维军力已竭,短期内恐怕不会再出兵了。

邓艾一听,这么说可小瞧姜维了,我也学学陈征西教育教育你们。

“咳咳,不能这么说。姜维肯定还会回来的,因为有五方面原因。

第一:洮西之败,非小失也。我方损失的将士、军资、百姓都很严重。蜀军因此还是有乘胜之势的。

第二:蜀军常年备战,经验装备都比我方现在要强。

第三:蜀军可以乘船前来,而我方却只能以步行支援。

第四:我方必须在陇山以西各处(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分兵防备,而蜀军却可以集中兵力。

第五:蜀军既可以依靠羌人支援军粮,也可以偷袭我方在祁山一带的屯田。

总之,敌人是狡猾地,也是聪明地,如今的形势还是强敌弱我,所以姜维还是会回来地。”

(周围众将纷纷点头,“嗯,嗯,这回邓安西说话利索多了。”“9494。”邓艾“……”)

其实邓艾所说的五条理由除了第一条是挺严峻外,其余诸条好像是为了让众将莫要掉以轻心而特意强调的。

2,邓艾说蜀军“五兵犀利”,我方“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以魏的雄厚实力,太尉司马孚亲自坐镇关中做后援,这样的对比只是暂时的。

3,“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我理解也不同,蜀军可以利用的河流,都是发源秦岭的,蜀军要出秦岭到陇西都须逆流而上,即使蜀军利用陇西境内的洮水、渭水也得自己准备舟船。这样蜀、魏两军对水力的应用几乎是平等的,甚至蜀军还处于弱势。

4,邓艾说魏军要分兵防备陇西各处,但这几个地方都是区区小地,平时魏军并无重兵防守。雍州刺史治所在上??,这个地方在天水境内,离祁山、南安都很近。而且蜀军在陇西的目的不仅仅是一处,就算攻下某地,必定要分兵攻击别处。而魏军得到信息反而会集中兵力,两者对比正好相反。――姜维对此点应该认识很深,此前姜维出战陇西数次,头两次吃了分兵的亏(筑城分兵坚守)。后来姜维虽然会攻下某地(比如李简出降狄道那次),却不敢再分兵据守,而是将蜀军集中寻找魏军主力决战。与之对应的魏军(郭淮、陈泰)也没有分兵据守各个小城,同样是集中魏军,侦探蜀军动向再考虑对策。邓艾现在还是要以前两任的老规矩行事,再强调一下以给属下加深印象。

5,邓艾说蜀军“因食羌谷”,我在前文已经解释过了,自从姜维带“数”万军出陇西后,羌人的友情资助显然是供不应求,所谓的“羌谷”只能是蜀军的加餐罢了,还成不了主食。

“若趣祁山,熟麦千顷”,祁山的千顷田地应该是指当年因为诸葛亮北伐,魏军在祁山、上??附近设立的屯田。这个地方就在刺史驻所上??的眼皮底下,当年诸葛亮也想打这里粮食的主意,《汉晋春秋》说“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之东”,但也是打败魏军趁空割的麦,随后蜀军就碰上司马懿。况且这一战说法众多,诸葛亮还真不一定把魏国的粮食吃到了肚里。再退一步讲,魏之所以敢在这交界敏感地带屯田也是有准备的。处在上邦的屯田,是当年司马孚的建议,司马懿又支持,才由明帝曹睿下令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邦”,这帮人都干什么呢?“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干活的时候是农民,不干活的时候就是支部队啊。蜀军要是想在这里抢粮食,还真得掂量掂量。

当年陈泰初任雍州刺史就对陇西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得到上司郭淮的信任。这次邓艾故地重来(上次任南安郡太守时间很短),他也必须得到陇西属下的信任。前任雍州刺史王经就是不了解情况导致失败,虽然没治罪却马上被调离,否则他就算不羞愧死,也得被陇西阵亡将士的亲友用吐沫淹死。所以邓艾对属下的议论及时地反馈是要向他们证明:这次的统帅可真真儿的是姜维的对手,更是克星。

256年春,姜维因之前大胜王经进位大将军,之后蜀军再次出兵陇西,这是55岁的姜维第七次北进。

夏秋之际,姜维的军队往祁山(天水郡境内)方向进军,还未到达,听说邓艾有了准备。蜀军又往回走准备从董亭(南安郡境南,祁山以西)走进攻南安郡,探知消息的邓艾又占据蜀军前进方向的武城山。姜维和占据险要的邓艾接战却失利。夜里,蜀军悄悄撤离武城山,往东北渡过附近的渭河向东进发,企图顺着山岭偷袭上??。就在蜀军再次渡过渭河到达段谷(上??东南)时,却被等候多时的邓艾迎头痛击。

连续攀山越河的蜀军本来要达到奇袭的目的,却突然受到以逸待劳的魏军攻击,当然是以惨败结束。七月(蜀卷作八月),魏安西将军邓艾大破蜀大将军姜维于上??。

在蜀卷的记载中,这次姜维进军上??,本来还和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但是胡济却“失誓不至”,所以姜维的军队才被邓艾破于段谷。(*注三十九)

此战蜀军损失惨重,魏方面嘉奖邓艾的诏书称:“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这个“馘”的意思是割取敌首左耳计数的意思,这么算的话还不包括俘虏。另外的诏书就称“丑虏摧破,斩首获生,动以万计”。

蜀方面的记载是“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有怨恨、诽谤、憎恶好几个意思。对于长期北伐的前魏国降将姜维,蜀国的老百姓对他的怨??,大概每一个意思都包括了吧。而陇西郡暂时处在魏国势力之外(钟堤以南)的地方也骚动不安。

姜维各方面遭受的压力巨大,上表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收拾残部的蜀军向成都退却。

(*注四十)

我下面附了一个修改过的地图,假设姜维从钟堤出兵,以后行军的路线

曹髦对这次胜利非常高兴,特地派遣使节“犒赐将士,大会临飨,饮宴终日”。并且升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这个任命将邓艾从征西将军司马望的手下分出来,以前督雍、凉军事被分为了两部分:督陇右诸军事和督关中诸军事。这个改制是因为蜀军数次侵扰陇西四郡而作的特殊改动,也为日后晋朝初建时再度把雍州分为关中一部分的雍州(治所长安)和陇西一部分的秦州(治所上??)――这一州制改动作了铺垫。(*注四十一)

不知撤退的蜀军是否能看到魏军饮宴终日的篝火,而姜维终究也看不到邓艾映照着在篝火前同样苍老的面孔……

*注三十九

这位没有赶到的镇西将军胡济在蜀卷中并无传,从蜀卷中零零碎碎大概可以知道胡济和姜维是同时代的人,活动时间基本一样,先后任中典军、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镇西(大)将军、督汉中各职。裴松之在董和传的注引中提到了这位神秘人物:胡济,字伟度,做过诸葛亮的主簿。诸葛亮说胡济多次对他谏议,把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相提并论,认为此四人都能给自己诚恳的建议。“亮卒,为中典军,统诸军,封成阳亭侯,迁中监军前将军,督汉中,假节领?贾荽淌罚?至右骠骑将军。”胡济督汉中的时间是258年,就是上??惨败的两年以后。很不明白,如果真是胡济的部队没有按事先计划到达上??的原因,导致蜀军段谷惨败,岂不是要受军法治罪?就算他是孔明时代的老臣,也没有见到任何方面对他的批评。

对比反差最大的就是西汉的李广,公元前119年,前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约定分兵出击匈奴,因迷路迟到。卫青截击匈奴单于不成,回军后派长史责问李广,问他为什么“失道”,还要“责广之幕府对簿”。李广说,这不干属下的事,还是我亲自对簿吧。然后对部下说,我六十多岁了,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我可不愿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狱吏)。说完就抹脖子死了,当时和李广同行的右将军下狱,用钱才赎回一条命。

卫青当时只不过没能围捕匈奴单于就要治罪“失道”之将,可这个胡济不见治罪,两年后反而升迁,地位仅次于姜维,比张翼的位置还高。难道怕吵了他,这老头也学李广自杀不成?

愤慨!我不是愤慨胡济,而是愤慨陈寿,他怎么记史的?这么大的事记的字数,拿脚指头都数的清!等写完这个,一定把他的帐全算算……

*注四十

此战在蜀卷姜维传和后主传里的记述都很简单,这里的描写是魏卷邓艾传里的记载。但有一点点疑问,就是这次姜维是从什么方向向上??进军的――是从蜀中还是钟堤?。

如果按照邓艾传里的记述,姜维应该是在上次撤狄道之围退守的钟堤出兵的,但是姜维255年九月撤到钟堤,256年春(资治通鉴为正月)被任为大将军,夏秋之际(六、七、八月)在陇西作战失败。这一系列时间,姜维升任大将军肯定要返回成都(没有见到谁去任命),那么钟堤(以南陇西郡)可能有蜀军留守,或者处于魏、蜀两不管的真空状态(邓艾不愿分兵去这样的“有所不守之地”)。所以蜀军夏秋之际轻易的就到达了这一地区,(更合理的是从陇西郡南)从而向东进发上??(参看地图)。而且,蜀卷姜维传记载姜维败退,“陇已西亦骚动不宁”指的就是这一地区。既然蜀军撤退,那么这一真空地段自然被魏的空气补进。

*注四十一

在晋书志第四地理上中记载,雍州条这一栏里却写着,“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此“秦州”怀疑是雍州笔误,但时间又不对,翻遍三国志都无秦州的说法。治所上??的秦州是蜀灭亡好几年后的269年,分雍、凉、梁州(即原来的益州一部分)置秦州,是为了对付这一地区日益严重的鲜卑族问题,又特别任命胡烈为刺史,这个胡烈我们后面还会再提到他―― 之前的事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