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4左传与礼 一、从豊到禮 -- 桥上

共:💬43 🌺1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14左传与礼 六、礼与朝聘 2.

鲁国附近也有一些从属于鲁国的小国,公元前六三一年(鲁僖公二十九年),其中一个小国介国的国君叫葛卢的来朝见,可鲁僖公正好去帮着晋文公打仗,顺便还要朝觐周天子,所以不在国内。鲁国接待的人请介葛卢住在国都之外,并按照“礼”的要求为他提供了应有的给养。

到这年冬天,等鲁僖公回国,介葛卢不辞辛苦,又来朝见。这回鲁僖公隆重的接待了他,超过了正常的规格以回报他再次来朝见。之所以采用这种超常的接待规格,也因为这位介葛卢可不是个普通人,他在鲁国期间,有一次听到了一头牛在叫,就告诉负责接待他的人:“这头牛说,它生了三头小牛,都被用作牺牲了。”接待他的人一问,果真如此。

由于在此次朝见之中得到鲁国人的认可,一年以后,介人就在鲁人的纵容之下进入萧国进行了抢掠。

这件事说明,如果小国循着“周礼”的精神,按照“周礼”的要求完成朝见等各种义务,让大国满意;大国就也会循着“周礼”的精神回报小国,支持这个小国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有人偏要坚持用什么“夷礼”,就像公元前六三三年(鲁僖公二十七年,杞桓公四年)来鲁国朝见的杞桓公那样;那么,不但当时《春秋经》的记录者会酸溜溜的把他贬称为杞子(正常的是称之为杞伯),而且鲁国人还会出兵讨伐他。

下面是《春秋经》、《左传》和《仪礼聘礼第八》中的一些相关段落: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僖二十九年经》(p 0475)(05290001))

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芻、米,礼也。(《僖二十九年传》(p 0476)(05290101))

《仪礼聘礼第八》:大夫饩宾大牢(一牛一猪一羊),米八筐。宾迎,再拜。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受。老退,宾再拜送。上介亦如之。众介皆少牢(一羊),米六筐,皆士牵羊以致之。

秋,大雨雹。(《僖二十九年经》(p 0476)(05290004))

秋,大雨雹,为災也。(《僖二十九年传》(p 0477)(05290301))

冬,介葛卢来。(《僖二十九年经》(p 0476)(05290005))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僖二十九年传》(p 0477)(05290401))

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犠(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僖二十九年传》(p 0477)(05290402))

介人侵萧。(《僖三十年经》(p 0478)(05300005))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僖二十七年经》(p 0442)(05270001))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僖二十七年传》(p 0443)(05270101))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僖二十七年经》(p 0443)(05270004))

秋,入杞,责无礼也。(《僖二十七年传》(p 0444)(0527030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