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因为本人理工科出身,所以对于哲学的规范讨论是门外汉,所想所述不过自己的理解,有些是感性直观,有些是觉得教条有理所以套用现成(就是你说的中苏理论界关于马克思的胡话),肯定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专业人士看来是错误也没错。本来不是本专业的东西应该谨言慎行才对,不过西西河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环境,而且泡论坛也是为了能够学习,所以时常说说自己的想法,正好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关于我上面的回帖,先撇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说,就当那些全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主要是针对这一句话:
既然提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就照办了中文书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指出耗散结构论不是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没法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等同讨论。我想先在这里达成一个共识,即老兄主要指正的是我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理解问题。如果不套用经后人引申加工或者说僵化的马克思哲学教条,而就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本身来说,老兄认为“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区别,也就是耗散结构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区别”这个陈述是否有问题?另外,结合上面的回帖,这个陈述的逻辑是:系统论和耗散论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也符合这个理论;系统都有产生、发展演化、衰老、死亡——人类社会也是——然后得到结论:
我想得到这个结论,至少有两点潜意识在里面:
1.毛想要一种固定的社会形态万万年,这种社会形态里消灭了阶级;
2.文革是捍卫这个毛设想的社会形态万万年的手段。
这么一来,逻辑链才能补齐。即“——人类社会也是——因而没有亘古不变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总是历经系统的那种演化过程——因而作为维护僵化社会形态手段的文革将必然失败,并将永远失败”。
我的那段回复也针对了这么两个潜意识逻辑:
将系统论耗散论与阶级论对立,又说阶级论可解释世界却不能指导实践。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调实际上是将阶级论的实践目的自然而然的引申到了“消灭阶级,建立没有阶级差异的社会”上了——并由此得出这个社会将是系统论耗散论里所谓的孤立的、最终走向热寂的社会。我针对这个提出这是“革命一劳永逸”的天真想法,就跟宗教的审判之后上天堂一样,。阶级永存人类社会之中,因而阶级斗争也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文革不过是现阶段阶级斗争的手段,失败正常。至于老毛怎么想现在众说纷纭,但我倾向于他知道他自己时代实践上的历史使命和长久来看的哲学思想。所以他即发动文革提出“人民的胜利”又说“一万年后也还是会有阶级斗争”。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票友性质的瞎扯,老兄若对此有心得体会,希望不吝赐教。
上面是就回帖而言的。下面回归到老兄回帖中关于马克思的思想的探讨上来。
老兄说的前4点问题我能体味,但自己不能系统的提出,也很难向这个方向深究。看回帖时我就在想您为何会在这个问题上仔细辨别。即关于本体论的匡正究竟要推导出什么来。您在下面的回帖中也有
那么正本清源后的生存合法性到底是什么?
我想中苏理论家们那种简单的“唯物”“唯心”的对立也许并不是这些人不懂其中的精妙之处,而是他们引申发挥甚至扭曲马克思的思想已形成的哲学体系的历史任务所致。这个哲学的服务对象就是革命群众,受压迫的工农小资,尤其是工农,缺少文化目不识丁的也不在少数。简单的哲学虽然在哲学工作者的细究下会漏洞百出,但胜逻辑简语言直白指向明确动员力强易于宣传:
1.“唯物”“唯心”的对立:“唯物”就是桌椅板凳山河矿藏一类的抽象;“唯心”就是你自己想象的或者大众想象的被规范化的玩意儿。即
2.世界是唯物的,“物”是第一性的,(直观上这个太容易说服人了)。
3.因而没有神仙鬼怪和上帝。人活着就是改造外物为己所用。改造外物即劳动,劳动的人理应获得劳动产物,不劳而获的人即为剥削者。
4.应该打到剥削者,让被剥削者获得自己的劳动产物。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动员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在大部分革命群众中应该就是如此的。苏联不太清楚,但考虑到沙俄时期俄国人受宗教的束缚更深,并且普遍的农奴制,因而他们关于“唯物”“唯心”的简单粗暴的绝对对立应该更严重,并由此来打破宗教和农奴主对于其的精神束缚。这种对立不是马克思的本意,但这也许是中苏理论家们得本意。他们扭曲马克思思想为己所用,来完成一定的历史使命。
但如老兄所说
马克思思想本身不是僵化,而被中苏拿去当做历史阶段任务附会出来的哲学体系才是僵化。因而任何时候回归马克思本身是没错的,马克思的事业在“轰轰烈烈地谈论一种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那宣告结束,却会在回归马克思本身的人身上又重新开始。不过我认为任何开放性思考最终都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拐杖)来指导实践,并开始僵化,最终成为一种束缚思想的规范。这个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只缩在书斋里搞研究。
最后,有3个问题请教一下:
1.
“多少、大小、有无、动静等等”这些不是依附于物和物之间关系的概念么?那么能否说这些概念是“物”的附属?
2.
为什么不能把“物质决定意识或者意识对物质反作用”中的意识理解为“阶级、集团、国家”的整体意识?把物质理解为具备“形式”的物质。
3.(这个问题有点大)从西方古典哲学的“唯物”“唯心”“存在”“意识”的概念出发来批判中苏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想以此出发重构一种什么样的新的哲学形式?大概方向是什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5 层
🙂儒倒好些,毕竟有典章制度层次和宗法关系等 fride 字48 2012-10-08 11:58:08
🙂还有治病救人,洁身自好 stinm 字0 2012-10-08 23:01:10
🙂嗯,儒毕竟是以世俗为本,加上还有法家等制衡 1 旧时月色 字80 2012-10-08 12:09:36
🙂感谢探讨
🙂你说得关于过去易于宣传这点是有道理的 13 fride 字2897 2012-10-06 05:16:35
🙂别人出行,你一把拉住给人讲交规。 1 墨里荀 字146 2012-10-05 13:44:56
🙂处在解释张力和区间的东西和明显错误的解释是有区别的 3 fride 字1099 2012-10-05 14:20:14
🙂你想多了 墨里荀 字436 2012-10-06 0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