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00 -- 桥上
桥上兄在帖中对此解释道,
我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的《左传全译》,说法不同,该书页73对此的解释是:
伍承弥缝:步卒承继战车之后,弥缝战车的漏隙。伍承,即伍承偏,指步卒五人承接战车二十五乘之后。弥缝,堵塞漏洞,这里指堵塞战车的空隙。
仔细想想,觉得这两个解释都有问题。若把“伍”解释为125乘兵车,“弥缝”则意味着兵车排列紧密,兵车之间没有缝隙。且不说兵车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碰撞,单想兵车需要行进,必要时需转向作战,如果兵车之间没有缝隙,显然会影响军团的灵活性。
但若把“伍”解释为五人,五辆车才分到一人,显然不能实现为二十五乘战车”弥缝“的效果。
另外, “鱼丽”之阵也可能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如你说的,只是郑庄公的中军所采用的阵法;第二是左拒、右拒、中军的排列,共同过构成一个“鱼丽”之阵。
----但何以该种“楔形”被称为“鱼丽”呢?感觉说明力不够。
我能想到的几种可能,第一,从鱼群行进的结队状态而启发创造的阵法,“鱼丽”,是指群鱼游动,像这样:
二是或是”鱼鳞“之误?按”鱼鳞“的排列方式,倒可以说是”弥缝“的。
三是同《诗经·小雅·鱼丽》一般,指结网捕鱼。”丽“通”罹“,遭遇,落入之意。
上汉典网查"鱼丽阵“得解释如下:
按杜预,”伍”,从性质上说,是指步兵人数,而非战车数;从数量说,为”五人“。参考《东周列国志》的说法(其说法细究不通,但作者的思路应该是按车计卒),“先偏后伍”,可能是“偏”中的每一辆战车后跟随五个步兵。
”伍“作为步兵计数单位,与作为战车计数单位的”偏“相对,也可见《尉缭子·制谈》,如,”士有什伍,车有偏列“,”士失什伍,车失偏列“;又《左传·昭公元年》,”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一乘战车上当有左、中、右三人,五乘即为15人,刚好是三伍)。
太晚了,暂时讨论到这里。列一些资料供你参考:
1. 张连文·《军阵的源起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术》,载《沧桑》,2001年第6期。(我从知网上下载了,仅两页,有效内容不多,可发给你。)
2. 陶玉亮·《春秋战阵补说》,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6期。(亦下载,两页,认为”鱼丽“是倒品字型阵法,对”伍“的理解和你相同,认为是指125乘战车。其解释来源于《司马法》所载”二十五乘为偏,百二十五乘为伍“,查”中国哲学电子化计划“网站说载之《司马法》,没有看到这个说法。可能是轶文,在古代注疏者的转引中被保留。)
3. 黄朴民·《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国学研究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我仅读到该书摘要)
4. 李严冬·《《周礼》军制专题研究》(吉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10年博士论文。)
在“道客巴巴”可读到全文。
我大致看了一下第一章和第二章,关于《周礼》中所见之各类军队组织及其制度源流的介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毛诗正义恐怕不能代替诗本身, 1 桥上 字48 2013-07-22 11:43:59
🙂大师安乐否 2 京华烟云AMIP 字162 2013-06-19 01:58:14
🙂【讨论】原文明显是错的,用不着了 1 普罗丁 字197 2013-06-19 09:04:53
🙂【商榷】关于“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你的毁容问题解决了吗,智商该恢复了吧, 5 桥上 字4458 2013-01-05 01:38:23
🙂关于鱼丽之阵 8 石头布 字519 2015-05-07 05:01:51
🙂部队或战车成对也是漂亮的想法 2 桥上 字130 2015-05-07 06:56:01
🙂纸上谈兵后你应该用计算机模拟一下, 战车的用处是用于机动 4 三力思 字900 2013-01-07 09: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