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共:💬842 🌺10273 🌵5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黄仁宇的说法最靠谱

其实也不是他的原创,不过他说的比较完善。我这里再补充一下:

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关键是季风带来的充分而不稳定的降水,平原地形和两大水系在这方面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降雨量大可以带来高的农业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中国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既不平均又缺乏规律。所以三五年一灾,南涝北旱或者南旱北涝都是寻常事。人口密集又碰上灾荒就会产生大量灾民。对于大国来说,一方面可以将本国受灾人口转移到无灾地区就食(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河东灾则移民河西就食,河西灾则移民河东就食的记录),另一方面也能集中起足够的力量来应对外地灾民的冲击。小国在这方面就非常不利。一方面很容易举国受灾救无可救,另一方面外地灾民稍多就扛不住冲击。长期竞争下显然国家越大越容易生存,扩张起来也越容易。国家大到一定程度,更多了治理河流以灌溉和排水的需求。中国主要就那么两个庞大的水系,要协调上下游的关系客观上需要一个疆域涵盖整个流域的庞大中央帝国。最后当帝国疆域整合到一定程度以后又要直接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更是非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不行。结果是中国就这样一步步走向统一。为了长期维持这个统一的大帝国,又产生了统一的文化传统和治理大帝国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即使因为种种原因,帝国暂时崩溃,文化和舆论也自动要求一个能够重建大帝国的英雄出现——乱世之下哪个大好男儿要是没有扫平天下的志向是要被鄙视的。另外中国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也使得长期割据因为缺乏容易封闭扼守的关隘而变得困难重重。简单说,从秦以后,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中国的地方势力要么把自己的权力扩展到整个中国地区,要么就只能被消灭,没有别的选择。

实际上国家大了以后对治理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成本都是迅速上升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中国这种自然地理条件产生的对大一统的需求,小国家在管理成本上更有优势。自然不会产生中国这样统一的大国。

具体来说,和中国比较,印度的特点是降水充分而且规律。人们比较容易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来适应。所以即使人口密度高也很少灾荒。虽然河流流域很广但是治水的需求并不强烈。结果是各地区很容易自给自足,基本不需要和外界打交道。结果印度的情况是短暂统一以后在一代人的时间内重归分裂(基本上只有一代雄主的统治时期能够统一,继承者能力稍差国家就重新分裂)。因为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在古代技术还不够发达的时候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在成本上很不合算。各地区长期自给自足,最后发展出了以种姓制度为核心的超稳定结构——不仅仅是结构上超级稳定,而且几乎没有流动性;不仅不同等级之间,同等级不同职业之间也几乎各自成为独立的小圈子而没有互相流动。都说中国是超稳定结构,其实印度和中国比起来稳定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花岗岩和江河水之间的区别。

欧洲则是降水少而且规律。结果古代时期是平均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和印度。结果社会制度发展也相对缓慢。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其实跟中国战国时代非常相像。后来是机缘巧合的撞上了资本主义才有了后来的列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