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桂林抗日保卫战(下集):牺牲 -- 梦秋

共:💬193 🌺16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猫儿山的地形只放两个排是少了些

猫儿山就是1978年照片中最左边露出半截脸的那座山,从1970年至今都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我小时候就住在猫儿山下,曾经和儿时的玩伴一起爬过猫儿山(为这个没少挨揍)。后来搬家离开了桂林,现在看到梦秋的文章,猫儿山、屏风山、伏波山好熟悉的名字啊。

感谢梦秋的文章,让我第一次知道猫儿山还有这么一段战火中的岁月。

猫儿山虽然占地面积不太大(当然也不小,至少比北京景山要大),但是和北方的山地不同:在一公里左右的山体长度上却分布着好几座小山峰和一条山谷,尽管是山谷,但海拔高度还是要比山下的平原高很多。这条山谷是南北走向的,从现在的猫儿山照片上很难看出那条山谷。大体上,猫儿山各个山峰与山谷之间的位置关系构成一个“非”字,日军就是从这个“非”的右边打过来的。

从猫儿山的地形看:山谷把整座山劈成东、西两部分,必须分兵把守。另外,南北两个谷口也是敌人迂回渗透的好地方,这两个谷口恐怕也要各摆一个班。所以,两个排的兵力要防猫儿山,实在是捉襟见肘。守军居然能死守两天,实属不易了。以猫儿山的面积,放一个加强连可能更好些:东面的前哨阵地摆一个排,两个谷口各放一个加强班,西侧的主峰及后备阵地放两个排(主峰下有一个比较大的山洞),山谷的反斜面里摆一个迫击炮排,西侧的主峰上设一个观察所(主峰上靠近山顶还有一个较大的穿山洞穴,东西向),指挥或校射桂林市区的炮兵射击都可以对日军构成更大的威胁。可惜覃团长手里没有更多的兵力。从日军角度看:攻击猫儿山估计不需要正面强攻,白天只需要佯攻以试探出守军的火力配系和大致兵力即可,夜间以部分兵力迂回到猫儿山西侧即可将守军后路切断。由于守军兵力太少,对于日军的迂回估计只能坐视而难以主动出击袭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