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先读原著再看电影 -- 逝者不死

共:💬39 🌺246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讨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小说不长,不复杂,但是很典型,所以很经典。

这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现代文学大爆发时期的一个重要著作,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艾略特,乔伊斯,福克纳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我个人最欣赏的是乔伊斯。

菲茨杰拉德的《盖茨比》的故事,可以参照艾略特的《荒原》。

《盖茨比》讲的是一个穷光蛋暴富、求爱、寻梦、身死的长篇悲剧故事。

《荒原》这部只有四百多行的诗歌中讲了好几个同时代的典型故事:有个贵妇精神极度空虚,有个女打字员和她的男朋友之间的无味也无意义的性交,有个四个孩子的母亲吃药打胎,三十一岁已未老先衰......

《盖茨比》的故事和《荒原》中的故事表面上并无相同之处,但它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不同侧面,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用莎士比亚的语言可以说是“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用佛陀的语言可以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现实,如果你用现实的眼光去看,会发现现实极为难看!如果再入木三分,就很自然地会多少同意马克思。如果再入木几分,就恐怕又会同意某些印度思想了。三观如何,取决于你在什么深度去“观”。

从莎士比亚跳入印度思想,表面上不搭界,其实是符合西方人文主义发展脉络的。莎士比亚代表的是人文主意发端和开始兴起的时期,但莎士比亚本身的卓绝决定他不是一个幼稚的理想主义者,他对人性和人世的认识是最深刻的。自但丁、莎士比亚以来,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如此阶段,文人对世界的认识、批评、失望、幻灭都从单纯的人文主义引向印度思想:印度思想博大精深!

《盖茨比》里面充满了灯火辉煌、光彩眩目的豪宅宴会,充满了纸醉金迷,充满了金钱与美女,然而这一切突然就象泡影一样破灭了,盖茨比的梦突然就象一个真正的梦一样梦断了。不需多去计较小说中谁是谁非,故事的核心内容就在于此。

人世间的忙碌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什么,这是文学的永恒话题。富人,穷人,旧贵,新富,都在折腾什么?菲茨杰拉德说大家都在作梦,艾略特则直接说大家都是死人,他引用但丁的话说: “人群漫过伦敦桥,真多, 我没有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

菲茨杰拉德只不过讲了一个令人深省的故事,艾略特的《荒原》,篇幅极短,内容却极为复杂。其中有一段雷语,便是他认为的代表出路的方向。雷语:一曰舍己、二曰同情、三曰克制。这些思想在后来的《四个四重奏》里有进一步的发挥,但是思想的起源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印度哲学。

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确是极为暴虐、喧嚣、泯灭人性的一种人为系统,其结果只能是制造人间的荒原,这在1920年代可以说是达到高峰。如今身处西方国家似乎并不觉得有多糟糕,相反,貌似比某些国家更具有吸引力,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西方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冲击和对抗,他们不得不做反思和调整。当然,能对人世做深入体谙和分析的,都是极少数,所以不论什么世道,大多数人永远都觉得日子倒也不坏,都是文学家瞎想。

《盖茨比》的最后,尼克和汤姆握手告别时想到:“......我突然觉得仿佛我是在跟一个小孩子说话。”这就象佛陀看世人:都是糊涂蛋;就象耶稣看世人:都是迷失的羔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