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投资(一) -- 陈经

共:💬844 🌺5324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之前没有给出任何“普遍更穷”的结论和暗示

我的观点就事论事,不占立场。

我同意你“普通人有钱的现在也很普遍,总体上还是比以前要富裕”的感受。但让我们仔细看下财富的构成。

稍微了解财务知识的人都知道,企业资产总额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家庭资产总额也可套用类似概念,而家庭成员即家庭资产唯一的所有者。

90年代中年双职工普通家庭的典型的家庭财务状况是:40-50平方公房一套,五位数(万元户是80年代的概念,90年代普遍都是万元户了,5万元差不多是90年代消费水平10年日常生活的开销总和,也就是说即使以90年代的物价,坐吃山空十年用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包括储蓄,国库券,黄金等),若干奢侈品(主要还是以彩电空调VCD等家电为主),负债为零,另有各种前文提到的较好的隐性福利,子女教育支出(较低);

10年左右的中年双职工普通家庭的典型的家庭财务状况是:100平方商品房一套,六位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包括储蓄,股票,基金,黄金等),若干奢侈品(电脑,手机,轿车,珠宝),负债50万-100万(购房贷款),四金或五金(福利较差,且未来有违约风险),子女的教育支出(较高,典型例子就是学区房概念的出现);

比较而言,10年左右的家庭资产总额明显高于90年代,这就是你提到的“普通人有钱的现在也很普遍,总体上还是比以前要富裕”的感受;但其中有三点,1。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应归功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反映在收入提高,住房质量提高和高性能家电和汽车的普及;2。 90年代家庭几乎无负债,10年家庭有百万负债,负债同样计入资产总额3。05年之后家庭资产的大头是住房,但问题是家庭不是企业可以宣布破产,普通家庭通常只有唯一的住房,不得将其变卖而抵债。也就是说无论房产价格多少,只有唯一住房的普通家庭不应将其视为可流通的资产,而购房带来的负债却是真实的。基于国内多数家庭都有购房贷款的事实,香港楼市风波和美国次贷危机殷鉴不远。

综上,就家庭资产总额来讲,现在确实高于90年代,但剔除了科技生产力的提升的因素,再加上新“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高昂支出,现在家庭的所有者权益比起90年代的情况并不乐观。

关于5万元的贬值问题,事实上,90年代的普通中国人既无观念也无意愿更无渠道去做良性投资,观念和意愿不说了,到现在很多那个年代的人还是热衷储蓄;就渠道而言,股票市场刚经历过股疯正进入长达十年的熊市,商品房市场刚起步市场很小且无收益,小本经商也不是多数人有魄力和经商头脑去从事的,而90年代的下岗工人面对通胀的压力,区区5万就是将来二三十年的生活费和医药费,压力可想而知,唯一的念头就是节衣缩食存银行,即使当时有人告诉他们房价涨十倍也不会有人去买房。

通宝推:airman,parishg,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