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英国的煤炭历史(读书笔记)(0)引子 -- PBS

共:💬174 🌺709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工商业的负担还是有的

但是征收的不得法,管则死放则乱。

按照中国帝国早期的财税分类,大抵是农业税为主体的收入归中央政府,由司农管理;工商、矿业的收入归宫廷,由少府管理。这一思想在清中期以前一直是大家认可的。

具体到明代,从初期起就有商税,当时集中的手工业者单独编成“匠户”,也是要出税、出役(应该是出役,就是免费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任务最重)的

但是明代后期江南城市里的这些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式的手工工场,在明初设计制度时是没有的,这些工人也大多不是“匠户”,原有的制度管不到他们的。不过工场的商品一定是大量转卖的,其实只要商税收的得法,也未尝不能从中提取合适的利润。但是,明朝皇帝把从工商业里收取财富当成自家的小金库(海外贸易也是,市舶司都有专门的管理太监,清代则是内务府的奴才管),完全不让文官政府部门插手,这样派去的税监们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的衙门(收罗了一批没档次的无赖做爪牙,因为不能指望政府部门的有力合作),在当时的治理水平下,不出问题才怪

结果皇帝自己钱没收到多少(大部分被税监部门自己花掉、吞掉了),麻烦惹了一大堆

又,请注意常识;郑和防备的是帖木儿帝国(狂热的圣战分子),那时候欧洲人还不能威胁中国人

明代江南财税折银,始于正统年间;盐税折银,始于弘治年间。那时候哥伦布还没到美洲,达迦马也没有东来。即中国选择白银为通货这个事情,是由白银合适的属性和中国经济规模和特点决定的,即使没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人也不会回头去用纸币。

早期明代用盐业专卖的利润来支持向西北边疆的物资运输,那叫做“开中法”,即商人通过为政府转运粮食为主的物资(米麦、豆、马草等等,提供军马也可以)来获得盐引(专卖许可证),这套体制在明代中期就运行不畅了。总的来看,还是大家都交钱,政府再用钱买所需物资最方便,但是:1 政府紧急要采购的东西,一定会涨价,财政总是紧张,银子总是不够用

2 北京的位置就在边疆,大部分钱被吸引到了北京附近,供养这中央的官僚、贵族、太监和京师驻军,北方其它省份很难得到(可惜这些银子大部分被京城的富人-不论他们什么身份储存了起来,之后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北方其它省份反而因为税赋折银而受到二次盘剥

除非当时世界上的银山不是在拉美,而是在中国陕西,否则中国很难利用这次的货币化来有效改善自己的经济结构

(这种假设未必没有意义,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白银产自北德和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1450-1490年间,捷克和匈牙利还是靠这个财富有效的把自己和整个西欧经济联系起来;在拉美海量的白银涌入之后,东欧的白银开采急剧衰落,因为成本太高,此后东欧成了欧洲的经济死角,没有太多商人肯来了;中国西北在明朝末年也是这个情况)

通宝推:联储主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