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俺老孫
《饥饿的盛世》的作者只记述了乾隆一朝的腐败,并未尽述整个满清帝国的全景。
已故朱维铮教授在《重读近代史》中介绍
“清代弊政,捐纳为最。然一代不改,《会典》中一字不提,盖讳言之。”邓之诚著《中华二千年史》,卷五中第一分册,页88,中华书局重印本,1983)
“捐班是满清文官的四大资源之一。捐班的官员唯知‘将本求利’。……皇帝明知捐班不好,仍然照准开捐,仍然照旧骗人。
“捐班在清代体制化,始于康熙,倡于雍正,定于乾隆。假如从康熙八年(1669)这个圣祖仁皇帝突袭鳌拜集团得手算起,经过其子世宗宪皇帝的雍正朝十三年,到其孙高宗纯皇帝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老死而结束太上皇专制为止,那末这祖孙三代满洲大君所表征的“盛世”,总共延续一百二十七年,占满清入主北京的全部时间的一半。不消说,直到十九世纪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洲权贵,顽强抵制帝国实行自上而下的“自改革”(参看拙作《“君子梦”:晚清的“自改革”思潮》,见《走出中世纪二集》页54-5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唯一理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那祖宗正是康雍乾“盛世”的一祖二宗,而所谓不可变的祖宗之法,就包括他们体制化的捐班也即捐纳制度。
“关于清代捐班,以后还将提及,但写到这里,有几点愚见不妨一说。第一,捐班是清帝国官僚体制的一大资源,到晚清可说是主要资源。第二,至迟从康熙中叶起,满洲八旗子弟已成寄生族群,所谓科举取士也难以制造维系帝国体制所需的能干官僚,因而帝国不得不从世职、科甲以外的异途汲取人才。第三,囿于传统和“祖制”,满清寻求异途人才,只能乞灵于中世纪的市场机制,即权钱交易。第四,满清列帝实行捐纳,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缓解天灾人祸导致的突发性财政困难,并非为了寻觅异途人才,或许雍正帝是例外。第五,因而直到晚清,民间才学识兼备的人士,仍然多半鄙视捐班,不惜耗费生命追求正途出身,这心态史至今缺乏系统研究。第六,清代的捐班,包括常捐即捐贡监、虚衔、加级、记录和封典等,大捐即借口赈灾、河工、军需等开例的实官捐,出资捐输者主要是土豪富商或在职乃至已革官员,无不把捐资作为交换权力的条件。第七,清代的捐班于是成为腐败官僚的同义语,即使正途出身而被迫输银补缺的官员,也无不痛诋捐班体制。第八,贯穿全清一代而渐成主流的捐班制度,至迟在乾隆晚期已成为满清帝国的自杀机制。
“汉军于成龙对满清政体的“贡献”,还在于他作为清官,却促使满洲统治者将捐班体制化。《清史列传》、《清史稿》都散见此事,却以李光地死后由其愚昧子孙编刊的《榕村续语录》所收他生前秘而不宣的内部谈话记录,内有“本朝时事”三卷,较多透露了历史实相。
“你想得到官员职称、顶戴或者花翎的荣耀么?出钱便可如愿以偿;你有银两、米谷、铜钱、洋钱的选择顾虑么?不必在意,只要折算,都可认捐,政府但问捐数,折银越多,给官越大。……满清有常捐,如捐贡生、监生、顶戴、加级、纪录等,多明码标价,但列朝价格不同;而实官捐在列朝的差别更大。一般地说,承平时或补实缺等价昂,动乱时或捐虚衔等价廉。但像咸丰朝捐班那么亷价,在道光朝以前则属罕闻。《漏网喁鱼集》记咸丰六年(1856)的捐班价格,除说民间“新咸丰不要”,下云:“京中已行钞票。报捐监生,京庄收兑者不过二十六、七元,后贱到二十二、三元,六十日到照。惟以钞票上库,虚衔实职亦然。(江苏)省中协济局,报捐从九(品)衔,只需二十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摘】腐败的盛世 13 俺老孫 字6408 2013-10-04 23:54:41
🙂听着好像有些是现在故宫的陈设 桥上 字0 2013-10-06 01:56:39
🙂腐败始于乾隆后期昏聩 15 孟词宗 字12579 2013-10-05 01:18:32
🙂【文摘】与清王朝相始终的腐败——捐纳(制度化的卖官鬻爵)
🙂看到老弟揭了满清的遮羞布 2 逸龙哥 字32 2013-10-05 19:33:18
😄【原创】卖官鬻爵用意之深非常人所能解 83 孟词宗 字3446 2013-10-05 15:41:54
🙂观点新颖,献花一朵,坐看各位高人详加论述 米爹 字0 2013-10-08 19:20:05
🙂指出三点 6 月下 字652 2013-10-06 04: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