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南半岛遗事(奠边府之七) -- 唯有天使生双翼
3月10日,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摆上了科尼将军的案头,这是法军情报部门刚刚破译的越军密电,密电的内容是越军将于3月13日至14日间向奠边府发起大规模进攻!纳瓦尔一直期盼的最终决战终于要开始了!读着科尼转来的这份密电,纳瓦尔一点喜悦之情都没有,之前无论进行了多么大努力的地面进攻和空中封锁,法军既没能切断越军的补给线也没能挡住越军向法军阵地挖掘壕沟。在会战前的两军较量上,法国人实际上已经棋输一着。
差不多同一时间法军还破译了另外一份越军的密电码,是关于其炮弹囤积情况的,至1954年3月初,越军已经囤积了44000发37毫米高射炮弹,5000发75毫米山炮弹,15000发105毫米榴弹炮弹,2100发81毫米迫击炮弹和3000发120毫米重迫击炮弹。在法国集中其几乎全部空中力量进行全面绞杀战的同时,越军仍然能够囤积了足够的弹药,这实在是令法国人毛骨悚然:这些乡巴佬是怎么做到的?
最令奠边府的法军担惊受怕的是越军的堑壕。为了避开法军优势火力的杀伤,最大限度地隐蔽自己,遵照中国顾问团在解放战争期间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经验和教训,越军各部队在2月下旬即开始着手进行土工作业,从法军炮火最大有效射程开始,一寸寸地向前掘进。越军的堑壕一步步逼近兴兰高地。鉴于308师劳师远征,刚刚从老挝返回,需要休整,因此打响奠边府攻坚战第一枪的任务就交给了312师。从2月到3月,312师师长黎仲迅,政委陈度和中国顾问董仁多次秘密前往一线观察所对兴兰高地的法军防御态势进行抵近侦察。他们先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然后回到师部听取侦察员的报告,同时研究,标注地图。兴兰高地是奠边府东北前沿的咽喉要点,控制着至关重要的41号公路。打下兴兰高地,奠边府的茫清机场就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直射炮火之下了。
鉴于奠边府的首战事关全局,务求必胜,除了312师的领导外,在越军总军委作战局担任顾问的茹夫一也亲自抵达前线,观察兴兰高地的守备情况。他观察到,法军的工事多半是半地下式的,地面就露着一个射击孔。1个连控制一个防区,依据自然地形,3个山头分别防御3个点,相互间形成掎角之势,这是法军的一个整营的防区。防御的特点是坚守性质的,火力点多而密,配备如鱼鳞状,如果不突入法军的交通壕是很难一一啃下这无数的火力点的。但法军的防御也有一个巨大的漏洞,法军完全摆出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大量的火力点迫使守军的有生力量全部分散到阵地的每个角落,因此无法保持足够的预备队进行反击。这不得不说是法军在防御方面的一个败笔,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考虑到绝大部分法军的士气和斗志,恐怕出去野战是凶多吉少,还不如躲在工事里向外开枪。
查看完毕后,茹夫一心里有数了,以土工作业,炮火组织和步兵迅猛突击这三者结合的战术,必能破之!当然他也考虑到了越军部队的素质问题,必须在一开战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法军阵地的数个要点,从而突入法军的地道,从内部瓦解法军的防御体系。如果仅仅只靠坑道作业,时间消耗太长,而且迟则生变,有可能在坑道完工前就招致法军的猛烈的炮击和轰炸,并且投入精锐预备队反击。如果只靠爆破,也必须进行连续爆破才能摧毁和瘫痪法军的防御体系,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造成爆破手大量伤亡。考虑到越军的火力无法长时间完全压制法军,因此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突破前瞬间集中大量火力,造成法军短时间的震撼,而后越军步兵趁机突破法军防御的支撑点,随后在突入地道与法军展开近战,分头深入法军的防御体系作战。如果攻击无法奏效,则实施连续压制,连续突击以撕开法军的防御圈。
茹夫一带着攻击计划的构想满意地离开了前线。2天后他再度秘密抵近独立山(加布里埃尔)据点进行了侦察,根据观察最终他得出结论,独立山的防御不如兴兰坚固,要好打一些。有了初步的结论,他的心情轻快了不少,他要赶快回去把这份初步的构想向梅嘉生,韦国清进行报告。他先给梅嘉生打了电话,在报告了情况后,他提出了自己的2点主张,一是建议再推迟一天进攻,让越军部队再进行一次细致的战前准备,因为这是攻坚战,首战的胜负至关重要;二是兴兰和独立山不要同一天打,这样子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675炮兵团的20门75山炮的火力压制守军,作为步兵进攻的伴随火力。韦国清和梅嘉生商议后同意了他的主张,于是经过和武元甲的协商,首战的日期又被推迟了一天。
土工作业是解放军在长期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从我军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长期和火力远比我军强大的敌军作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利用土工作业来降低敌军火力对我有生力量的杀伤就成了我军的传统。这次越军在奠边府按照中国顾问教授的方法挖掘的堑壕,很类似1948年底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围困敌12兵团的那种堑壕。战壕分为2种,一种较宽的主堑壕可以机动火炮,后送伤员,或者主力部队向前机动;另外一种较为窄的辅助堑壕,则是步兵接敌攻击之用。这2种类型的堑壕组成了一张巨网,将整个奠边府牢牢困住。从森林中越军部队的集结地一直延伸到各个预定攻击目标。这些堑壕约1人多高(考虑到越南人的小个子,高度通常不超过1.7米),宽度很窄,主堑壕宽约1米出头,可以并行2人,便于抬运重武器或者伤员;辅助堑壕就只有半米宽了,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在堑壕的两侧,还挖掘了无数的火力点,猫耳洞,防炮洞等工事。为了避开敌军火力的杀伤,只在夜间挖掘,而且是各部队一起动手,边挖边伪装。从2月下旬开始,堑壕就一步步逼近兴兰据点,进入3月份,几条堑壕从兴兰据点对面的高地上一点点延伸下来,穿过了之间的开阔地,当掘进到距离法军外围阵地一定的距离时,越军就开始挖掘环绕整个法军阵地和据点的主堑壕,然后以环形的主堑壕作为新的起点再继续向法军阵地进逼。到3月10日越军攻击发起前,堑壕的前端和法军的铁丝网的距离已经不足百米,最近处仅50余米!
3月10日,之前饱受美尼尔氏综合症困扰的韦国清的身体终于暂时复原,又开始重新指挥战斗。他将之前大家讨论对奠边府展开围攻的初步方案上报中央军委。3月11日晚20时许,中央军委复电韦国清,同意他们攻击奠边府的部署,采取稳打稳扎,分割包围,逐步歼敌的方法。在同一天敬爱的胡伯伯在得知大战将至后,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出来鼓舞一下士气和斗志,刷一下存在感。于是他亲笔致信奠边府战场的越军指战员,鼓励他们与法军决战!
信的全文如下:
你们即将开赴战场,你们这次任务是巨大艰巨的,但也是光荣的!
你们刚刚见过政治和军事整训,并且在思想,战术,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绩。很多单位在各条战线都打了胜仗。伯伯坚信你们将发扬刚刚取得的胜利,决心克服艰难困苦,圆满完成即将来临的光荣任务。
伯伯等待你们报告成绩,以便奖励最出色的单位和个人。
伯伯吻你们!
胡志明
1954年3月11日
那么法军东部的据点群的防御情况究竟如何呢,是不是和中国顾问战前侦察的情况一致呢?这点,中国人和越南人想知道,同样,越北战区司令科尼将军也想知道究竟奠边府的防御究竟已经完善到了一个什么程度。1954年3月12日星期五,科尼将军乘坐1架C47运输机再次抵达奠边府进行视察。飞机降落后缓缓地在跑道上滑行,跑道两侧随处可见零零星星堆放着被越军炮火击毁的各型飞机残骸----虽然无法完全封锁机场,可是越军的炮兵已经对机场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满腹心思的科尼首先在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例会,会上他听取了各位指挥官的意见,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越军对奠边府的大规模进攻即将展开。会上还通报了法军的伤亡情况:从1953年11月20日至1954年3月12日,奠边府的法军共有7名军官,19名士官和125名士兵阵亡,还有2名军官,9名士官和77名士兵失踪,受伤的人数是29名军官,100名士官和675名士兵。从指挥部出来后,科尼首先检阅了法军的2个营的预备队。他们是奠边府最精锐的部队,能不能打好这一仗就全靠他们了。
他随后登上了比阿特丽丝据点。这里的守军是外籍军团第13半旅第3营,营长是Paul Pegot少校。外籍军团第13半旅是法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精锐部队,号称字组建以来,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哪怕是二战中法国沦陷那最黑暗的日子里。作为自由法国的一员,13半旅在北非的利比亚与英军第8集团军并肩作战。在1942年初夏第8集团军又被隆美尔击败,主力向埃及撤退时,第13半旅奉命在比尔哈凯姆(Bir-Hakeim)阻击非洲军团的追击。德意军对他们的阵地展开猛攻,13半旅寸步不退,双方激战期间,德国人数度派出军使想让13半旅投降,均被拒绝。直到英第8集团军部队在埃及站稳脚跟,重新部署了新的防线后,13半旅才奉命突出重围,回到己方战线一侧。
比阿特丽丝据点一角
Paul Pegot少校他自豪地向科尼报告说他已经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地强化了据点的防御。就奠边府法军整体防御态势而言,科尼对其还算满意。正如之前中国军事顾问团侦察到的情况一样,比阿特丽丝据点由3座山头组成,每个山头有1个连,形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2,3号高地刚好卡住41号公路,2号高地守军是3营10连,连长Nicolas上尉,3号高地是11连的防区,连长Turpin上尉,1号高地在面对正北方的莽莽大山,由3营9连防御,连长是Careiire中尉。营部部署在3座高地之间,营部直接掌握12连作为预备队。法军在3座高地上构筑了坚固的半地下式的火力点,火力点之间由交通壕连接,自动武器火力可以覆盖越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为了防止越军可能从比阿特丽丝据点的侧后切断41号公路,从而孤立据点和奠边府的联系,法军在1号高地的西面还修了一座碉堡。
比阿特丽丝据点法军火力点遗迹
比阿特丽丝据点四周环绕着数道带刺的铁丝网,足有100-200米宽,铁丝网之间都布设了地雷,除了常规的踏雷,绊雷这些司空见惯的型号外,还包括了防步兵跳雷,这种德国人最先在二战期间发明的地雷通过导线控制起爆,跳雷可以在越军突破铁丝网时给予对方的密集人员以重大杀伤。此外法军工兵还很有创意地搞了一种特制的地雷,他们称其为“内格尔”(nagel),就是在一个10加仑的鼓形容器中装上凝固汽油和电雷管,碉堡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导线将其引爆,只要越军接近这玩意,法国人有信心在一秒钟之内就把他们变成一具具熊熊燃烧的人形火炬。而且各核心据点都配备了美制带红外瞄准仪的狙击步枪(其实是美制M3卡宾枪的一种变形枪,1953年圣诞节期间奠边府的法军阿尔及利亚第7步兵团第5营第一次拿到了这种高大上的“神秘”武器。为了掩人耳目,这批武器是和军服一起运来的)。凭借着红外夜视仪,可以在深夜也可以看见袭击者的身影。
带红外夜视仪的美制M3卡宾枪,法国人认为有了这种利器,越军就再也无法利用夜暗偷袭了
法国人大约没想到早在1年多前的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已经在攻击正洞西山时从美骑1师手里缴获过该型狙击卡宾枪了,这是指挥正洞西山战斗的志愿军郑波团长在试射缴获的美制卡宾枪
不过在科尼面带微笑地听了这些天花乱坠般的介绍后,Paul Pegot少校也略带忧虑地告诉科尼说由于不停地派人巡逻附近地区,与越军不时发生冲突,时常发生伤亡却得不到补充。目前他的营就只有500多人,而不是额定的700人,而且大部分的排级指挥官都是军士,这时另外一个法军军官上来补充说目前军官人数不足是大问题,甚至每个连都只有1名军官,每个营也只能保证营部有几个军官。不过最主要的是,比阿特丽丝所在的高地高度比周围大山的海拔高度要低,这就意味着越军很可能利用附近的大山作为前进基地和观察所,而且望着越军挖掘的堑壕一圈圈地围着法军的据点进行近迫作业,科尼就有点犯晕,透不过气来,这些堑壕就像一道道的绞索,正在逐步勒紧。通过堑壕越军的攻击部队可能只需要一分钟就能接近法军据点的外围防御圈。而偏偏比阿特丽丝是奠边府东部最孤立的一个据点,距离核心据点有2.5公里,一旦遭到越军猛攻,核心区的预备队可能很难马上就做出反应。可是究竟该怎么办,科尼也拿不出好的对策。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比阿特丽丝据点的部队趁着当天天气晴好之际,在坦克和炮兵的掩护下出击破坏越军的堑壕。1个连的法军配合推土机填平了一段越军堑壕,从望远镜里看着外籍军团的小伙子们凯旋而归返回据点,让科尼感觉轻松了一些,仿佛脖子上的绞索也没那么紧了。
图中可以看见比阿特丽丝据点(Beatrice)相当孤立。
就在科尼视察的期间,越军炮兵零星发射的75山炮和120重迫击炮弹不时呼啸而下,落在各处法军阵地上。不过越军没有炮击机场,使得暴露在机场上那架科尼的C47得以顺利地完成了加油,检修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机组人员一面祈祷越南人千万别炮击机场,一面祈祷将军赶快结束当天的访问回河内。负责进行当天补给任务的C47运输机一架架地在机场上卸下货物,然后迅速转向掉头,拉走伤员。
15时30分,科尼将军结束了当天对奠边府的视察,在德卡斯特里等一票人的陪同下来到茫清机场,准备坐飞机返回河内。虽然科尼笑着说过几天会再来看他们,可是在场的人心里都隐隐感到,这有可能是他们在战役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就在C47的2个螺旋桨缓缓地开始加速时,越军炮兵突然向机场的停机坪发射了一排105榴弹炮弹!机场上欢送的人群立即作鸟兽散,有的就地卧倒,有的一溜烟窜进机场边的壕沟里。炮弹击毁了2架停在停机坪上的“蟋蟀”侦察机。C47的飞行员立即加速,飞机在烟雾中疾驰而过,在跑道末端迅速收起起落架,随后急速爬升,消失在云端之中。这是科尼将军最后一次视察奠边府。
茫清机场上被越军炮火严重毁伤的F8F“熊猫”战斗机
科尼将军前脚刚走,越军的对机场的炮击就加紧了,而且落弹精度不断改善。17时30分,1架在机场修理的F8F战斗轰炸机被越军炮弹击中,变成了一堆碎片。在夜幕中,正在燃烧的飞机残骸和越军炮击引起的其他各处星星点点的火灾,以及在法军据点四周又重新响起的挖掘声让奠边府的大部分法军官兵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恐怕今夜就是他们在奠边府渡过的最后一个可以安然入睡的夜晚了。
未完待续。。。。
(因为有的图片太大,站内无法上传,请大家原谅,可以去我的博客http://ken-093.blog.163.com/)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做个沙发,花等后文,终于又更了 2 阴霾信仰 字0 2014-04-26 23:07:54
🙂【讨论】终于更新了! 西红柿 字0 2014-04-30 00:43:13
🙂关于越南特工袭击机场造成的损失具体数字 10 唯有天使生双翼 字163 2014-01-26 0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