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苏联二战期间的飞机设计师们 -- 北纬42度
米亚西舍夫,他出狱后开始设计远程轰炸机DVB-102,需要两台大功率发动机,于是很自然的掉到Ash-71的大坑里。但后来斯大林认为远程轰炸机的关键是加紧山寨B-29,B-29来自轰炸日本受伤后飞到海参崴的机组,因为当时苏日仍未交战,苏联自然就把天上掉下来的大礼给扣下了。山寨B-29的任务被交给苏联航空设计师的元老级人物图波列夫,于是DVB-102项目彻底完蛋,米亚西舍夫的设计局被解散了。
B-29用四台美国怀特18缸星形发动机,所以苏联仍然需要18缸星形发动机,因此什维佐夫继续改进Ash-71,直到战后的1947年,Ash-71的改进型Ash-73才实现量产,装在B-29的山寨版图波列夫Tu-4身上。Ash-73并不是怀特18缸发动机的山寨版,但他们有共同的祖宗,因为什维佐夫起家是靠山寨怀特9缸发动机,所以这两款发动机还是很像的。图波列夫出狱后虽然设计了二战中苏联另外一款成功的轻型轰炸机Tu-2,但仍然受到监视,直到Tu-4的成功才重新取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即使Ash-73量产了,可还是问题不少,这回轮到伊留申被坑了,他在战后设计了一种民用大型客机Il-18,装4台Ash-73,结果因为Ash-73寿命极短,导致该飞机如果进入民用市场毫无经济性,只好让项目下马。直到10年后苏联有了大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伊留申再次设计了一款大型四发民用客机,虽然是全新的设计,但编号仍叫Il-18。Il-18在60年代是苏联的干线客机,中国在购入三叉戟之前,Il-18是领导人的公务专机。
总结一下,苏联二战中唯一还算出彩的自主发动机是米库林的AM-3X系列和什维佐夫的Ash-82,这两个系列的身上分别有德国和美国血统。另外就是直接山寨法国货的克里莫夫M-10X系列,也算很成功。但无论是液冷发动机还是星形发动机,每一系列的后续发展都遇到不少问题。苏联技术水平比较低,却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导致液冷和星形发动机的发展都不太顺利。苏联没能做到在战争中量产18缸星形发动机,没有超过1400kW的发动机,在这点上甚至都不如工业水平远低于苏联的日本。
代表二战时最大功率发动机的18缸星形发动机各国发展情况,英美日意都在二战结束前量产了,英美自然不用说,意大利战前就量产了但功率很小,日本中岛(今富士重工斯巴鲁)的誉系列在战争末期是主力战斗机发动机,但经常出毛病,三菱号称自己的18缸星形发动机比中岛的稳定得多,但天亡日本,三菱在名古屋的新发动机工厂在投产前被地震给毁了,就没有然后了。法国人的研发过程遇到很多问题,没量产法国就投降了,不过就算法国没投降前景也不妙,在苏联美国血统的什维佐夫系列远比法国血统的图曼斯基系列成功,说明法国的星形发动机完败给美国人。至于德国为什么没能量产18缸星形发动机,因为宝马的18缸星形发动机还在研制中就直接被喷气发动机给淘汰了。
二战结束后,苏联因为没能开发出稳定的新一代液冷发动机,所以最终雅克战斗机也被淘汰了,采用Ash-82的La系列战斗机成了战后的主力战斗机,不过La系战斗机的并没有换装新型的发动机,改进仅集中在优化气动外形,因为喷气时代已经开始了。。。
(待续)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自己用,还卖给以色列了 北纬42度 字0 2014-06-16 18:06:08
🙂错了 1 火候 字65 2014-06-14 20:23:18
🙂好看,正在玩warthunder,补课中 Pita 字4 2014-06-13 00:13:04
🙂5. 被发动机坑的设计师名单还很长
🙂日本的航空技术总的来说和苏联半斤八两 3 火候 字622 2015-06-18 22:58:46
🙂我一直不明白,美国工业是如何变得如此强大的 1 金口玉言 字396 2015-06-22 0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