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吴清源的政治问题-- 下河以来从来没这么困惑过 -- 香山居士
现象之外,似乎中国棋手没人故意如此说
可以说围棋的推广程度大于象棋(指同类规则者,中日韩三国围棋的规则较通行,象棋规则差距大,日本将棋几乎和中国象棋完全不同)
甚至可以追述说围棋诞生早于象棋,但说围棋地位高于象棋,"(国手这个词仅限于围棋,别的棋类哪怕你再强,也不能享受这个称呼) 是上面人人网一文的原话"这纯属自以为是
但是在日本确有此事,就是碁将棋名顺诉讼事件,发生在1737年,
当初制定围棋、将棋相关制度,使之职业化的德川家康较喜欢围棋;加上最初身兼围棋、将棋领头的本因坊算砂把将棋领头资格让予大桥宗桂,使大桥宗桂成为首位将棋名人;因此本因坊家位列首席,且将棋棋士地位较围棋棋士低。
当时名顺、席次以下列方式排列:
围棋名人(若无名人,则由本因坊家家督代替)
将棋名人
本因坊家家督(在有名人,且名人非本因坊家家督情况下)
围棋其他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将棋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棋四家迹目(按照段位排列)
将棋三家迹目(按照段位排列)
即日本人把棋界的排位顺序变成了类似官位的等级差异
由于受封的棋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惠,所以围棋棋家的春风得意和将棋棋家的羡慕和嫉妒,是可以想像的。同样可以想像的是,将棋棋家对这种状况并不心甘并且亟欲改变。
享保20年(1735),井上家的第4代掌门策云因硕去世;元文2年(1737),安井家的第4代掌门古仙角也去世了。这时算得上围棋界领衔人物的,就只有林家的因长门入和本因坊家的秀伯。因长门入被后世称为“上手门入”,棋力高强,但年纪不足半百,就已经暮气沉重(后于55岁死去);秀伯继掌坊门不久,时仅六段,并且刚刚成人。既然围棋界处在“冰川期”,一直隐忍未发的将棋界终于蠢蠢欲动了。这时,正好将棋界又在政界找到了后台,此人是刚就任寺社奉行(幕府时期重臣职位)的井上河内守,他与伊藤宗看有师生之谊,本人有将棋五段的棋力。彼消此长,环境气候对将棋界真是十分有利,于是宗看等人就上书发难了。他们提出,围棋、将棋现行席位座次不当,要求幕府予以更改(当时也不敢说将棋高于围棋,只是要求按段位排序)。而他们的要求一旦获准,势必形成围棋和将棋社会地位的逆转。消息传出,围棋界人人自危,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将棋界沾沾自喜,就盼着弹冠相庆的日子快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此事悬而未决之时,井上河内守却患急症死去了,寺社奉行之职由大冈越前守继任,局势又现转机。大冈与将棋界没有特殊的渊源,他主张围棋、将棋的席位座次沿袭旧例,根据他的“指示精神”,围棋和将棋棋家的座次被重新排列如下:一、本因坊;二、伊藤宗看(将棋名人);三、林门入;四、井上因硕;五、安井仙角;六、大桥宗桂(将棋);七、大桥宗珉(将棋);八、林门利;九、伊藤宗寿(将棋)。可以发现,在这次排序中,将棋棋家的地位还是明显有所提高,在占居棋家的席位数和座次上均有反映。
这次事件自1737年的5月闹到10月,是围棋和将棋的角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桩公案,棋院四家在事后合编了《围棋将棋座次之争实录》,说明其始末。
在中国,由于帝国时期并无官方围棋和象棋机构(棋待诏是有过的,但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分),所以并无围棋高于象棋的说法,大家都是靠技艺混饭吃,哪个没事闲的作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傻事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他是被邀请他去日本的那批人同化了 24 环宇7504 字1094 2014-12-04 02:48:09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这样的行为是入道还是入魔真难说 wage 字282 2014-12-14 07:29:24
🙂人人一篇介绍吴清源的文章,因为人人需要注册,就搬来这里, 19 隔路山贼 字14625 2014-12-04 02:25:34
🙂另外,围棋地位高于象棋这种找茬的话,好像除了日本曾有类似
🙂至少在国内中国象棋的普及程度高于围棋 1 电子赵括 字181 2014-12-09 10:16:56
🙂如果就国际上来看,推广度最大当然是国际象棋 6 环宇7504 字6421 2014-12-09 10:43:32
🙂80年代有说法 4 电子赵括 字657 2014-12-09 11:02:09
🙂但看多了,俺觉得是“日本棋院”的人 1 环宇7504 字358 2014-12-09 21: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