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3:赵鞅——鼓音不衰 -- 桥上

共:💬41 🌺19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3附:知伯陵人2/4

《哀二十四年传》:

二十四年夏四月,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曰:“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穀(谷);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臧石帅师会之,取廩丘。军吏令缮,将进。莱章曰:“君卑、政暴,往岁克敌,今又胜都,天奉多矣,又焉能进?是躗言也。役将班矣。”晋师乃还。饩臧石牛,大史谢之,曰:“以寡君之在行,牢礼不度,敢展谢之。”((p 1722)(12240101))(141)

我的粗译:

到我们的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七一年,周元王五年,晋出公四年,齐平公十年),夏四月,晋出公准备亲自讨伐齐国,派人来我们这里请求派兵支援,来人说:“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穀(谷);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当年臧文仲曾经请了楚国的军队讨伐齐国(杜《注》:“在僖二十六年。”),打下了“穀”(谷);后来臧宣叔又请了晋国的军队讨伐齐国(杜《注》:“在成二年。”),打下了“汶阳”。这一次寡君也想得到周公的保佑,希望能借助臧家的威风。)”

于是我们派了臧石领兵与晋军会合,攻取了廩丘。胜利后晋军的军吏传下了命令,要求各部做好准备,要继续进攻。不过这时他们的敌方齐国的大夫莱章就判断说:“君卑、政暴,往岁克敌,今又胜都,天奉多矣,又焉能进?是躗言也。役将班矣。(他们的主上没有威信,施政又很残暴,去年打了胜仗,今年又攻克了都邑,上天已经给了他们这么多,他们还会继续进攻吗?这只是要迷惑我们的谣言,他们马上就要撤退了。)”晋军果然撤退了。

撤退后晋国方面送了活牛给臧石,慰劳我们的部队,他们派来的大史还感谢我们说:“以寡君之在行,牢礼不度,敢展谢之。(因为寡君身处军中,不能具备牢礼,斗胆请贵军原谅。)”

一些补充:

臧文仲(臧孙辰)和臧宣叔(臧孙许)都是过去的臧家族长,臧石则是现在的臧家族长,是臧会(臧顷伯)之孙,臧宾如之子。

杨伯峻先生注“是躗言也”曰:

躗(wèi)即[言萬,mài]之假借,躗言,大言也。说参钱大昕《潜研堂集》及章炳麟《左传读》卷四。

“穀”(杨注:穀(谷),齐地,今山东省-东阿县旧治东阿镇。#《公羊传》徐彦《疏》云:“二《传》作“小”字,与《左氏》异。”孙祖志《读书脞录》、刘文淇《旧注疏证》、章炳麟《左传读》等因谓《左氏》本作“城穀(谷)”。但案之《水经济水篇》“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余里,是穀城县界,故春秋之小穀城也,齐桓公以鲁庄公二十三年(当作三十二年,杨守敬《注疏》已订正)城之,邑管仲焉。城内有夷吾井”云云,则是郦道元所据《左传》已有“小”字矣,孙等之说恐非。小穀即穀,齐邑,今山东省-东阿县治,顾炎武《杜解补正》据《谷梁》范宁《注》、孙复《尊王发微》谓小穀为鲁邑,曲阜西北有小穀城,不合传意。#庄三十二年《传》云:“城小穀(谷),为管仲也。”则此穀即小穀,亦即庄七年之穀,在今山东-东阿县新治东南之东阿镇。#穀见庄七年《经注》,即今山东-东阿县南之东阿镇。本东阿旧治。穀亦齐地,师过本境而民不知,言其整肃。),推测位置为:东经116.28,北纬36.17(平阴县-东阿镇)。

“汶阳”(杨注:水北曰阳,田在汶水之北,故曰汶阳之田。《水经汶水注》云:“蛇水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即此)。又西南迳铸(乡)城西。”张云璈据此,以为季友所得汶阳田在今泰安县西南楼上村东北。详梁履绳《补释》。#棘,江永《考实》据杜《注》以为在今山东-肥城县南,沈钦韩《地名补注》据《山东通志》以为在泰安县西南境。《水经汶水注》谓棘亭在汶水北八十里,与此两说皆可合。#杜《注》:“三邑,皆汶阳田也。”鄆,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余详成四年《经注》。讙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三十余里,参桓三年《经注》。龟阴,在新泰县西南、泗水县东北处。),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6.88,北纬35.98(后来的汶阳,今汶阳镇-城南村北)。

“鄆”(杨注:鄆音運(运)。鲁有二鄆,东鄆已见文十二年《经注》。此则西鄆,十六年《传》“公还,待于鄆”,即此西鄆。地近于齐,昭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以及定六、七、十年诸鄆,皆西鄆。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东十六里。),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6.6,北纬36.0(另一鄆,东平县东)。

“讙”(杨注:讙音歡(欢)。鲁国地名,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北而稍西三十余里。#讙在今山东-宁阳县北而稍西,详桓三年《经注》。阳关今山东-泰安县东南,详襄十七年《传注》。#杜《注》:“三邑,皆汶阳田也。”鄆,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余详成四年《经注》。讙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三十余里,参桓三年《经注》。龟阴,在新泰县西南、泗水县东北处。#讙在今山东-泰安地区-宁阳县北而稍西,亦见桓三年《经》并《注》。阐,今宁阳县东北三十里有堽城,即古刚城,阐又在其北。),推测位置为:东经116.75,北纬35.89(南夏辉村,大汶河边)。

“龟阴”(杨注:杜《注》:“三邑,皆汶阳田也。”鄆,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余详成四年《经注》。讙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三十余里,参桓三年《经注》。龟阴,在新泰县西南、泗水县东北处。),推测位置为:东经117.22,北纬36.13(邱家店镇-桂林村)。

“棘”(杨注:棘,江永《考实》据杜《注》以为在今山东-肥城县南,沈钦韩《地名补注》据《山东通志》以为在泰安县西南境。《水经汶水注》谓棘亭在汶水北八十里,与此两说皆可合。#孔《疏》云:“《土地名》,齐地无曲棘。十年《传》,桓子召子山而反棘焉,此即彼棘也。本无‘曲’字,涉上‘卒于曲棘’误加‘曲’耳。”棘见成三年《传》并《注》。),推测位置为:东经116.78,北纬36.12(王晋村南)。

“汶阳之田”杨伯峻先生注云:

水北曰阳,田在汶水之北,故曰汶阳之田。《水经汶水注》云:“蛇水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又西南迳铸城西。”张云璈据此,以为季友所得汶阳田在今泰安县西南楼上村东北。详梁履绳《补释》。

史念海先生则曾经提到:

黄河下游平原广漠,一望无垠,可是却没有中游那么多的原。原既是地势高昂而上面平坦的地方,黄河下游的平原里,这样的地形就是很少见的。当然,黄河下游也并非就是绝对没有原的,《禹贡》徐州的东原就是一个。这个东原据说在汉代的东平郡,位于太山的西南,汶水的下游。春秋时期,鲁国的汶阳之田就在这里。“自汶之北,平畅极目”,故土田沃饶。现在这一带的高程一般都在五十米以上,与其西的运河两岸不同,显得高亢。这里虽有几个山丘,比起太山来实际只是几个培塿而已。这样平衍的地方可以当东原之称而无愧色。它的广大幅员有今东平、汶上、宁阳、泰安、平阴、东阿诸县地。现在黄河由原的西北向东北流去,运河则流经它的西南。《禹贡》以东原与大野相提并论。大野为当时著名的泽薮,位于东原的西南,距离不远,遥遥相对。由于曾受到黄河的泛滥,大野泽久已湮淤,泽畔各处也都有相当深厚的堆积。两周时期,原上原下的高差当然更大,原下当更卑湿,不过当时的人却没有特别提到原下的隰,仿佛和黄河中游不同。(史念海 《河山集》 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 327)《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三、两周时期黄河下游的山与丘》)

下面是“汶阳之田”相关诸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廩丘”(杨注:廩丘,据《清一统志》,在旧范县(今范县治已移旧治西樱桃园)东南,《范县志》云,在县东南七十里义东堡。廩丘本卫邑,或齐取之以与乌馀,故乌馀得以之奔晋。#廩丘,今山东-鄄城县东北约四十里。#廩丘,齐邑,在今山东-范县东,详襄二十六年《传》并《注》。),推测位置为:东经11.74,北纬35.63(郓城县-水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