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伟大的烂尾楼—大航海时代3的信息注释 -- 环宇7504

共:💬104 🌺26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鲁米和哈菲兹

介绍鲁米和哈菲兹之前,先要简单介绍一下伊斯兰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因为他们的诗歌本身就是波斯神秘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非派是伊斯兰教内部衍生的一个神秘主义派别,“苏非”一词意为“穿羊毛衣服者”,因为该派信徒长年穿粗羊毛织品。该派对《古兰经》经文和教义进行神秘解释,在履行宗教功课方面也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概括地讲,苏非神秘主义就是通过一定方式的修行(或外在的苦行修道或内在的沉思冥想),滤净自身的心性,修炼成纯洁的“完人”,在“寂灭”中和真主合一并在合一中获得永存。因此“人主合一”是苏非派功修的最高目的和最高精神境界,是苏非神秘主义的核心。其经文依据《古兰经》中所言:“你们要像他创造你们的时候那样返本还原。”;“洗涤身心者,只为自己而洗涤。真主是唯一的归宿。”;“他们确信自己必定见主,必定归主。”

苏菲派最重要的仪式称为齐克尔(Zikr),是一种反覆念诵颂主经文或语句(从数百遍到十万遍不等)的仪式,往往伴随着诗歌、音乐和舞蹈一起进行。通过不断的颂主、悦耳的歌唱、婆娑的舞姿、激烈的旋转,苏菲们会慢慢进入恍惚、陶醉、出神、狂喜的状态,获得与真主合一的体验。

苏菲们这种探求内心世界、寻求宇宙人生终极答案的精神追求,其实是人类所共有的精神活动。苏非神秘主义在某些方面与中国道家思想相类似,前者追求人主合一,后者追求天人合一,实际上他们追求的都是一种人的个体精神与宇宙的绝对精神相和谐的境界。和印度教追求梵我合一的理念也有共通之处。它虽然产生于阿拉伯,但使之发扬光大的却是波斯人。在11—15世纪这长达五百年的时间里,苏非思想一直是伊朗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伊朗民众的社会生活、精神需求、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如同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般。在文学领域,苏非神秘主义在伊朗的盛行,消弭了文学家与宗教学家的界限。在波斯,很多著名的大诗人本身就是苏非长老,或者说很多苏非长老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诗人。波斯的苏非诗人们把诗人的天赋与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密切融合,力求用自己的诗歌为广大信众授道解惑,并反映出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最根本的认识,创造出了具有极高宗教、哲学、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苏非神秘主义诗歌。在苏非神秘主义盛行之前,宫廷诗十分兴盛,而苏非神秘主义使波斯诗歌从歌功颂德、优美而浅薄的宫廷诗转向阐述宗教哲理的神秘主义诗歌,使波斯诗歌的思想内容变得更为深广。这是波斯文学的一次重大转变。

当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在波斯迅速兴起的时候,波斯的苏非长老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把它深奥的哲理向广大的苏非信徒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普通信徒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对纯理论纯思辨的苏非神秘主义哲理难以理解,而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给他们讲解,就容易被接受。因此,应运而生的便是苏非神秘主义叙事诗的迅速兴盛。苏非诗人们把自己对苏非神秘主义哲理的冷静和深刻的认识,用各种各样的故事表现出来,它们或取材于历史,或援引《古兰经》和《圣训》,或来源于民间,或是诗人杜撰,总之都是些文学性和哲理性较强的故事,经过诗人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加工成诗句,不仅形式优美流畅,琅琅上口,便于记诵流传,而且因其思想的深刻更具魅力,因此被奉为经典。比如萨纳伊(1080-1140)的《真理之园》、阿塔尔(1145-1221)的《百鸟朝凤》、内扎米(1141-1209)的《五卷书》、贾米(1414-1492)的《七宝座》等,皆是苏非神秘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而莫拉维的《玛斯纳维》则是其中最伟大的著作。

莫拉维-贾拉尔-阿德-丁·穆罕默德·鲁米(Mevln Celleddin Mehmed Rumi,1207~1273),常简称鲁米(鲁姆苏丹国人的意思)或莫拉维(长老、大师之意),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诗人、教法学家,生活于13世纪塞尔柱土耳其人统治下的波斯和小亚细亚。

他的家乡在伊朗东部巴尔赫城,其父是当地很有名望的苏非长老。1219年,蒙古人入侵巴尔赫,其父带着三百多名门徒举家迁徙,一路辗转到了科尼亚(今属土耳其共和国),在那里传经布道,建立苏非教团。父亲死后,24岁的莫拉维继承了苏非教团长老之位,40岁左右就成了名重一时的大苏非学者,尤其在小亚细亚更具有崇高的威望,人们都把他奉为精神导师,在他周围形成了著名的莫拉维苏非教团。在近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该教团的势力时强时弱,但从未中断,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在欧美还出现了“莫拉维热”。

莫拉维是波斯最伟大的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家和诗人,也是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前辈们的理论融会贯通,创作出了六卷叙事诗集《玛斯纳维》(“玛斯纳维”即“叙事诗”的音译,由于莫拉维用该词作书名,该词也成了专有名词),苏非信徒们把这部书视为稀世珍宝,称之为“知识的海洋”。这是一部讲述苏非神秘主义玄理的博大精深的叙事诗集,共计25000联诗句左右。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却在精湛的语言,大量的比喻、隐喻和象征,深奥的哲理的衬托下,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如果作为一种哲学观,实际上是对绝对精神的追求。

《玛斯纳维》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手法,重重叠叠的故事涵盖了苏非神秘主义思想的方方面面。其主旨虽是宣传苏非神秘主义的宗教哲学,但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才能使宗教哲学与诗歌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可以说,是深厚的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和诗的艺术魅力,使它成为博大精深的文学经典和思想瑰宝。

游戏里 《玛斯纳维》含线索 津巴布韦要塞

此外 还有 鲁米语录 含线索 国王清真寺

游戏里出现的最后一位波斯诗人是 哈菲兹 和他 的诗歌集(诗颂集),没有线索

哈菲兹,本名沙姆斯丁-穆罕默德,约1315~1327年间出生,约1389~1390年去世,最有名的波斯抒情诗人。据统计他的诗集在伊朗的发行量仅次于《古兰经》。哈菲兹为其笔名,本意为“能背诵《古兰经》者”。他还有许多其他称号如“神舌”、“天意表达者”、“设拉子夜莺”等。在伊朗,10月12日为哈菲兹日。

由于生活的年代正值伊儿汗国瓦解后,伊朗各地处在混战割据的时期,关于他生平的资料很少,而且可信度还不高。他生于波斯的设拉子,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设拉子。他幼年丧父,受过传统的宗教教育。从少年时就开始学写诗歌,20岁时就才华出众,曾担任过莫扎法尔王朝的宫廷诗人。他曾在中年结婚,生有两个孩子,但都很早失去。他的妻子也先于他逝世。1387年帖木儿攻陷设拉子时,哈菲兹已经是一个乞讨维生的托钵僧人,之后两年内因贫困和愤懑逝世,被葬于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

他一生诗作共有500~900多首,主要以“加扎勒”(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为主,其诗集为《诗颂集》(Divan)。哈菲兹的诗和宗教思想被认为深受苏菲主义影响,但他又极为反对宗教教条,极为追求精神的自由。他的诗歌里最多的主题是爱情和美酒,也有对设拉子美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黑暗、腐败、虚伪的上层宗教和世俗统治者的抨击。

哈菲兹的作品不仅在波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欧洲文學也有很大影响。18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受哈菲兹的诗集激发创作了《西东诗集》,还专门做了若干诗歌并汇成“哈菲兹篇”献给哈菲兹。他说:“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一叶小舟。”早在18世纪中期,哈菲兹的作品就已经被翻译为拉丁文传入欧洲。其后在1771年左右,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将哈菲兹的诗翻译成英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出版,促成其在欧洲的广为传播。很多大诗人诸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爱默生以及尼采、丹纳、黑格尔、恩格斯等哲学家,都赞誉过哈菲兹。印度在2004年发行过纪念哈菲兹的邮票。

很多音乐家(尤其是波斯作曲家)由哈菲兹的诗得到灵感创作出作品,或直接为他的诗篇作曲。土耳其作曲家布胡里扎德·穆斯塔法·伊特里根据一首哈菲兹的诗创作了他的代表作《Neva Kr》。波兰作曲家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根据哈菲兹作品的德文译本创作了声乐套曲《哈菲兹情歌集》。

许多伊朗人使用哈菲兹的《诗颂集》来做占卜。伊朗家庭经常在家里放有一本哈菲兹的《诗颂集》。当他们在纳吾肉孜节或耶尔达节聚会时,会随机打开《诗颂集》的一页并朗读该页的诗篇。他们相信这一页的诗篇会预测出他们的未来的一些事情。

(哈菲兹的创作代表了抒情诗体和神秘主义合一的传统。哈菲兹及其后世的影响,反映了波斯文化和伊斯兰传统的微妙的结合,一方面他精熟古兰经,另一方面他歌颂爱情和美酒,热爱他的人们以他的诗集占卜,而饮酒和占卜都是违反伊斯兰教规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