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座有故事的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 -- gobi
宛平城
燕京一带从秦至唐基本都是叫“蓟”,辽分蓟县为二,东为析律县,后改名大兴县,西边就是宛平县。这就是宛平名称最早的来历。宛平,取自“宛然以平”,我琢磨半天不就是说这个地方很平嘛。这古人太有文化了。过去的宛平范围很大,就像北纬42度说的,基本就是北京的“西城区”,不是现在这个西城区,是西半个城。当然大兴就是“东城区”了。现在的丰台、门头沟、房山、石景山、海淀、西城都曾是宛平属地。
1928年北京改北平市,宛平和大兴都缩小为市郊的一部分,划给了河北。宛平县衙就从地安门西积庆坊,现在的妇女报,迁到拱极城。这个县衙在七七事变中被日军炮火所毁,现在原址上修建了抗日战争纪念馆。1952年,940年历史的宛平县划入北京后县制取消。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宛平城
宛平城建于明末。卢沟桥作为北京南大门的咽喉,自古便是军事要地。崇祯十年(1637年),为防李自成农民军,明朝在卢沟桥东修筑拱北城(1640年建成),以扼守咽喉拱卫北京。但是这个坚固的堡垒没有守住北京的南大门。1644年农历三月李自成分南北两路进攻北京,其中南路刘芳亮克保定过卢沟桥抵达北京城下。没查到其间在卢沟桥或拱北城存在激战。一方面当时守卫京城的明军战斗力极低下,很可能根本没怎么抵抗,另一方面农历三月的永定河河窄水浅,卢沟桥也就失去天险咽喉的作用。
说起李自成攻占北京真很偶然。李自成崇祯十七年初从陕西出发,一路顺利,但在山西代州、宁武关与周遇吉大战二十余日,明军火药用尽,方才破城。破城后一算,前后死了7万人。小小宁武就这么大损失,后面还有拥有重兵的宣、大,还有天险居庸关,真是信心全无,于是李自成打算撤回陕西。但就在破城当晚,宣、大总兵降表先后送到,李自成不得不接着东征。之后居庸关,基本都是投降,也没费力气。到北京城下,李自成还想着和崇祯议和,分给他陕西做个土皇帝就满足了,没想颠覆明朝。只是崇祯死硬不答应议和,叛臣内应又太给力,是想做土皇帝也不成了。京城破城之时,吴三桂的勤王援军其实只差两天就能到。你可以说历史巧合,如果宣、大降表晚点发,李自成就走了,也就不用降了;如果崇祯能多撑两天,援军就到了。但从明军一路投降来看,其实崇祯玩完是必然的,只是迟早而已。
从拱北城的修建者武俊的遭遇就能看出明末的朽烂。崇祯打算修城,内宫监群议需要“三十二万余”,御马监太监武俊重估仅需14万余两白银,修完甚至剩余比自己预估还节余2万多两。但清廉的武俊却被诬告“冒支”银两被捕入狱。
明朝灭亡也是命。拱北城东门叫顺治门,西门叫永昌门。建成4年后,李自成破城称帝,年号永昌,清兵同年入关称帝,年号顺治。防守的堡垒预示着终结者的名字,真是讽刺啊。
拱北城清代改名为拱极城,永昌门也改名为威严门。之后承平日久,拱极城的军事意义渐渐减弱。清末原本只驻扎军兵的拱极城也逐渐有了茶楼、酒店、旅店。
2003年重修的仿古建筑。
到了清末,平静了两百年的北京城再次出现了异族的军队。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从卢沟桥通过,未见到在宛平城的战斗记载。
法国远征军过卢沟桥
七七事变,卢沟桥、宛平城骤然成为全国人民的焦点。这也是宛平城4百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发挥咽喉堡垒的军事作用。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进出京城咽喉。由于依托宛平这一坚固的堡垒,虽然北面的铁路桥曾失守,但宛平守军能够快速夺回。宛平守军一直坚持到南苑失守后,29军全线撤退之时。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一座有故事的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5) 9 gobi 字3125 2015-08-29 00:10:06
🙂不是圈养是圈钱 時千峰 字211 2015-09-01 23:51:55
🙂2007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当天 gobi 字117 2015-09-03 12:24:13
🙂【原创】一座有故事的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4)
🙂这里有一点点小错 1 redapp 字153 2015-08-19 11:42:38
🙂你是对的,是地安门西 gobi 字99 2015-08-19 12:03:10
🙂那地皮应该是妇联的,现在我路过看到的是报社, 1 redapp 字80 2015-08-19 21:54:05
🙂又查了一下,应该是妇女报,妇联干部管理学院已经改名搬走了 1 揭密 字0 2015-08-20 07:41:29